(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形成“观察”、“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 认识常用的实验仪器;
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事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使用显微镜。
2、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生命世界的许多奥妙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究揭开的。生物学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观察与实验: (一)尝试观察 1、观察:
借助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对周围环境有意识的感知,我们称之为 观察。 2、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自然发生 的现象或变化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解决一个科学问题或验证一个科学假说,是有理论指导的观察。 3、关于观察的名言
- 1 -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观察, 观察,再观察。——巴 甫洛夫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序》 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二)学做实验
实验是指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通过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改变、控制条件,或模拟研究条件,在尽可能排除外界无关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可分为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验证实验与探究实验等。 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材
对照P8图1-7中学生实验常用器材,先自己认。
1、 解剖用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针、解剖刀、镊子。 2、 试管和试管架:试管架:用于存放试管。 试管:用于存放和加热物体。 培养皿:是用作培养细菌的化学器材。
3、 科学的本质是通过观察来验证,即观察是为了寻找证据。科学观察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活动,是具有假说指引的观察。学生的课堂观察活动应是围绕着建立一个核心概念有 4、 放大镜:常用于简单放大观察。
5、 滴瓶:用于存放少量液体药品,其特点是取用方便。 6、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 2 -
7、 盖玻片和载玻片: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8、 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 9、 纱布:擦拭实验用具。
10酒精灯、三角架和石棉网:用于加热。 五、板书设计
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学习观察与实验: (一)尝试观察 (二)学做实验 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材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同步练习》 七、教学反思
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因此,要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索生命。
本实验课井然有序,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所提高。提醒学生实验中要细心,要尽量不惊扰金鱼,实验结束要把金鱼饲养起来。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