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 2014年第21期(总399期) 环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辛喜萍 (甘肃省环县水务局,甘肃环县745700) 摘要:文章分析总结了环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3-901 9(2014)21—0030—02 作者简介:辛喜萍(1 980-),男,甘肃环县人,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 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套以及场窖工程损毁、农户异地搬迁等因素影响,目前饮水仍处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部。环县地域辽阔,东、西 于不安全状态。 宽约124千米,南北长约127千米,总面积9236平方千米,现有耕 二、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豆 地357万亩,人均1O.95亩。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丘陵沟壑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以来,虽然建立了大量的工程,取得 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山、川I、塬兼有,梁、峁、谷相间。全县大 了一定的成绩,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缓解和改善,但仍存 部分地区属马莲河流域,为温带性半干旱气候,多风干燥, 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已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为分散工 旱、雹、风、冻、虫五灾俱全,尤以旱灾为重。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程,大型骨干供水工程极少,全县集中供水工程仅有19处,且饮 以下,且由南向北递减,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 水安全保障范围小,供水保证率比较低,遭遇特旱年份,无法保 7、8、9--个月,北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境内水质整体较差, 证正常供水;二是所建集中供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不高,全县自 属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并存区,以苦咸水为主,全县可直 来水率不足10%,管理站所简陋、形式单一,整体设计理念落后; 接饮用、灌溉的淡水资源量仅占2%。素有“全省不旱环县旱,甘肃 三是由于土壤、地质、气候条件的影响,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群 旱情看环县”之说,是全省41个国扶贫困县和20个干旱县之一。 众依然存在,地方病未得到根除;四是部分供水工程,设备老化 伞县辖4镇l6乡及一个旅游办公室。全县总人口35.2万人,其中 失修严重,工程供水能力下降,同时受干旱影响,部分水源补给 农村人口32.52万人。 ‘ 严重不足,工程效益难以发挥;五是大部分集中供水工程无消毒 水资源缺乏,不仅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的生产发展,而且影响 净化和自动化检测设施,饮用水水质无安全保障:六是扬黄调水 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县大部分山区居民,仍靠集蓄雨 工程管网只敷设到北部受益乡镇,没有建设入村入户管网工程, 水解决饮水难题,水源保证率低,水质无保证;居住在马莲河沿 只解决收益乡镇城镇人口。苦咸水地区机井工程设计供水范围 川I苦咸水区的群众,由于缺乏必要的净水设施,部分仍在饮用高 为扬黄工程受益区范围之外的中南部乡镇,但该工程目前只能 氟水、苦咸水及污染严重的地表水,饮水不安全问题严重困扰当 解决群众极度干旱年份远距离拉水困难,属于抗旱应急水源工 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对居民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程;七是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不高,申报项目时存在编本子、凑工 2000年以来,在各级党和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3年 程现象,个别地方困于人情和工作难度,项目安排是锦上添花, 底,环县先后实施了三年人饮解困、扬黄工程、“母亲水窖”“老 而非雪中送炭。 促会”人畜饮水、人饮专项、氟病改水、农村饮水安全及苦咸水机 三、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井淡化等项目,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9处,苦咸水地区深层机井 对于如何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把握好当前有 104眼,分散集雨水泥窖7.2万眼,集流场4.37万处,正常年景下 利机遇,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基本可以保障13.0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余l9.50万农村人 一是要抢抓机遇,精心谋划,以当前正在实施农村饮水项目 口由于“十二五规划”实施未结束、扬黄工程入村入户管网未配 为契机,统筹考虑全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要做到“高起 甘肃农业 2014年第21期(总399期) 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积极探索项目 照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建设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二是在今后发展模式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 技术文本》编制。大型供水工程设计工艺必须齐全,工程净化水 厂,水质化验、检测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要一应俱全,管理机构 工程形式,根据环县山大沟深、居住分散、水源奇缺的自然条件, 按照“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留住天上水、开发地下水”的用 水思路,具体方案:一是依扬黄调水工程的优质水源,发展川区、 塬面集中连片的供水工程,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配套布置冬季 (停水期)的调蓄工程,敷设进村入户配水管网,解决扬黄工程覆 设计要美观大方、时尚、实用。此外,还需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做 到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五是要严抓建后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良性运行。根据工程类 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落实管理 机构和人员,建立用水户参与的自主管理。以保障农村饮水 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 管理。 六是要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使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 合,防与治并重。供水水源要划分不同水源保护区,设置卫生防 护带,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还要严格按照《饮 盖区的城镇人口及川区村庄、塬区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用水问 题,尽最大可能发挥扬黄工程效益;二是对水质较好的现有地表 水源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扩建,延伸管网,供水到户,发展农 村自来水。该方案可用于曲子镇楼房子村、木钵镇刘家塬以及樊 家川I乡樊家川村;三是开发利用优质地下水资源,兴建适度规模 的集中供水工程,对已建成的地下水集中供水工程、小电井、苦 咸水地区机井工程等,进一步改造提升,稳定解决区域内群众饮 水安全问题,对南部川区和沟台掌区等扬黄工程不能覆盖的区 域,合理开采地下水,适度补充小电井和苦咸水淡化工程,并对 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严防乱打井或 超采地下水造成水量不足和引起不同含水层的水质混合现象, 而导致饮用水中氟、六价铬等有害物质超标。同时,要强化水质 检测,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质检测制度,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安全可靠。 改造和新建的机井敷设入户供水管网,解决群众拉水问题;四是 继续在集中供水敷设不到的山区大力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户均建100平方米砼集流场和水窖或较大容积的蓄水池,收集降 四、结语 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也是水利 部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切入口。环县要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 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后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既要规划好、建设 雨径流,配套操作简便、技术可靠、价格低廉的水质净化设施,持 续稳定解决山塬区居住分散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三是要从实际出发,区分轻重缓急,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分 步实施;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 迁项目相结合,整合多部门资金,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对影响群 好,又要管理好,使之长久发挥效益,唯此,才能上对得起党和政 府,下不负百姓厚望。 众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和严重缺水问题作为解决的 重点,优先安排解决。 四是要在项目前期工作上下功夫,项目文本一定要严格按 (编辑张亮) (上接第29页)【9]陈冬冬,杨志彪,施丽娟,等.新型自动气象站 结构特点及其优越性[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O11,(4). 【15】甘肃省气象局.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硬件原理及维护维修 技术培训教材[M].2007. [10]王洋,王晓蕾,李萍,等.温度和风速对湿度传感器动态特性 的影响[J].气象科技,2O12,(6). [11】王建佳,王科,杨志勇.基于CAN总线的高精度温湿度智能传 感器设计[J].气象科技,2O12,(5). [12]袁佰顺,尹宪志,徐启运,等.自动气象站风传感器防冻控制 电路设计[J].干旱气象,2 009,(1). 【1 3]尹宪志,郭爱民,卢会云.CAWS型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风速记 [16]宋树礼,王柏林.蒸发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性能比较[J].气象 科技,2O1 0,(1). [17]苏禹宾,谭龙,李艳萍.雨量采集的优化设计….气象科技, 2012.(3). [18]李亚丽,任芝花,陈高峰,等.自记与自动观测降雨量的差异 及相关分析….气象科技,2O儿,(2). 【19]李耀宁,李艳,李珊珊.地温观测常见问题及报表数据处理 录的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06,(1). [14]尹宪志,徐启运,王炜,等.华家岭自动气象站防电磁脉冲设 计[J】.干旱气象,2 004(增刊). 方法….气象科技,2011,(3). (编辑张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