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4)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综合训练
1.某学生将两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和金属钾分别投入到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来研究二者与水反应的异同。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
① 观察法 ② 实验法 ③ 分类法 ④ 比较法 ⑤ 假说法 ⑥ 模型法 A.① ②
B.① ② ④
C.③ ⑤
D.全部
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 D.③④
3.标准状况下,将4.48L CO2气体充入到某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和CO2的质量为58.8g。若条件不变,在该密闭容器中充满SO2气体,则容器与SO2的总质量为( ) A.6.4g
B.58.8g
C.12.8g
D.62.8g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 mL蒸馏水,然后分别放入0.23 g Na、0.62 g Na2O、0.78 g Na2O2、0.4 g NaOH,待固体完全溶解,则四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5.某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蒸发后所得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76molL-1 B.3.52molL-1 C.3molL-1 D.1.5molL-1
6.X2、Y2、Z2三种气体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
A.X2为Cl2 B.X2Y为Na2O
C.X2、O2、Cl2 Y2、Z2分别为H2、D.Z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NaOH=NaClO+NaCl+H2O 7.下列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②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③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
④Na-K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⑤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 ⑥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Na2O2
A.仅①③④⑤⑥ B.仅③④⑥ C.仅③④ D.全部 8.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配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浓硫酸稀释后马上转移到容量瓶中
9.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化成小球时撤去热源,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 2 -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完全吸收
10.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该溶液的密度为gcm-3质量分数为
,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a100%
Va1000amolL-1 17V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C.溶液中c(NH+4)1000bmolL-1 V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
11.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CaCl2+2H2O+Cl2,用久置漂白粉和浓盐酸反应得到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 CO2 ② HCl ③ H2O ④ O2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② ③
D.① ④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表演了“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的小魔术。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上放一小团脱脂棉,在里面裹入一种淡黄色的化合物,对着脱脂棉吹气或者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一会儿脱脂棉会燃烧起来。
(1)淡黄色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_____。
(2)由“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可以得出Na2O2和H2O发生反应的依据: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气生火”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 13.回答下列问题:
- 3 -
(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中。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是_________色固体,Na2O2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其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在做完实验后,多余的氯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漂白粉溶于水后,与空气中的CO2作用,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相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在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退去。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退去。
乙: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退去可能是因为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较大引起的。
丙:可能是Na2O2与生成物中的O2、H2O2(可能产物)等共同作用使红色退去。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当__________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可能正确。
15.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知A、B、C、D、E、F有如下转化关系:
通电2Na+Cl2。已
(1)写出A、B生成Na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化学式:E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常利用B与Ca(OH)2反应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 4 -
(5)若把A投入盛有D的溶液中,溶液中出现_______________(填沉淀颜色)沉淀,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 0.5mol·L-1 NaOH溶液以备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______。 2.该同学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使用容量瓶前需检查是否漏液,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干燥的 B.不漏液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
4.配制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通过钠、钾与水反应现象的对比,比较二者化学性质的异同,其中用到了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2.答案:C
- 5 -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对物质的成分辨别不清。氯气、液氯中只含有氯气分子,在氯气的酒精溶液中存在的是氯气分子和乙醇分子,错误;盐酸只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能使其退色,⑤错误;新制氯水中既含有HCl又含有HClO,故③正确。 3.答案:D
解析:密闭容器的质量为58.8g-4.48L/22.4Lmol-1×44gmol-1=50.0g;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故SO2的质量为4.48L/22.4Lmol-1×gmol-1=12.8g,则容器与SO2的总质量为50.0g+12.8g=62.8g,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及烧杯中液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2Na+2H2O=2NaOH+H2,甲中液体增加的质量
m(Na)m(H2)0.23g0.01g0.22g;Na2O+H2O=2NaOH,乙中液体增加的质量
m(Na2O)0.62g;2Na2O2+2H2O=4NaOH+O2,丙中液体增加的质量
将NaOH加入水中,丁中液体增加的质量为0.4 g。m(Na2O2)m(O2)m(Na2O)0.62g。
由乙、丙两烧杯中发生的反应可知,0.78 g Na2O2与水反应放出O2后生成的NaOH和0.62 g Na2O与H2O反应生成的NaOH的质量相等,均为0.8 g,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乙、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0.23 g Na和0.4 g NaOH放入相同体积的水中,Na与H2O反应放出H2,生成NaOH的质量为0.4 g。综上分析,甲、乙、丙、丁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丁<甲<乙=丙,B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设原溶液的质量为mg,则有mg10%(mg100g)20%,得m=200,故溶质的质量为200g×10%=20g,蒸发后所得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0g/142gmol-10.08L=1.76molL-1。 6.答案:C
- 6 -
点燃点燃X2Y(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可知),X2Y为H2O,XZ(产解析:由X2+Y2由X2+Z2生苍白色火焰)可知,XZ为HCl,即X2为H2,Y2为O2,Z2为Cl2,故A、B项错误。C项正确;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只有化合态,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产生的CO2反应生成O2,故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故钠不能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因此正确的是③④⑥,答
案选B。 8.答案:B
解析: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漏,A项正确;容量瓶不能用待配液润洗,否则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B项错误;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C项错误;浓硫酸稀释时放热,必须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钠在Cl2中燃烧的火焰呈黄色,A项正确;钠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B项正确;Cl2溶解在碱液中,可防止污染,C项正确;浸有淀粉-KI的棉球变蓝,说明Cl2与KI发生了反应,证明Cl2未被碱液完全吸收,D项错误。 10.答案:BC
解析:解答本题的疑难点在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的判断。A项,a100%。Vamol1000abmol1000b17B项,cmolL-1。C项,溶液中c(NH+molL-1。D项,4)33V10L17VV10LV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加入等体积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 11.答案:A
解析:由于Ca(ClO)2容易和空气中的H2O、CO2反应生成CaCO3,所以久置的漂白粉中会含有CaCO3杂质。而CaCO3与HCl反应会产生CO2气体,反应过程中浓盐酸会挥发出HCl气体,同时带出水蒸气。
- 7 -
12.答案:(1)Na2O2
(2)有热量放出; 2Na2O2+2H2O=4NaOH+O2 (3)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1)淡黄色的化合物为Na2O2。 (2)该过程放热且有氧气生成。
(3)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3.答案:(1)小; 煤油; 2Na+2H2O=2NaOH+H2 (2)淡黄; 2Na2O2+2CO2=2Na2CO3+O2 (3)Cl2+2NaOH=NaCl+NaClO+H2O
(4)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解析:(1)钠的密度比水小,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2)Na2O2呈淡黄色,其分别与水、CO2反应均能放出O2,可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3)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Ca(ClO)2与CO2、H2O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
14.答案:冷却后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 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或加较多的水后滴加酚酞试液看溶液是否变红); 在退色的溶液中再加入几滴NaOH溶液,溶液不再变红色
解析:引起化学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改变实验条件看实验结果是否变化,是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验证甲同学的推测,只要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酚酞看溶液是否变红就可以做出判断;将溶液稀释后若恢复红色,说明乙同学的推测正确;在退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几滴NaOH溶液,若溶液不再变红色则说明丙同学的推测可能正确。 15.答案:(1)2Na+Cl2(2)复分解反应
点燃2NaCl
- 8 -
(3)Na2CO3;CaCl2 (4)CaCl2、Ca(ClO)2
(5)红褐色;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
解析:(1)熔融NaCl通电后生成Cl2和Na,结合框图中B与Fe反应可确定B为Cl2,则A为Na,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
(2)C为NaOH,D为FeCl3,FeCl3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Fe(OH)3,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NaOH与CO2反应可生成Na2CO3或NaHCO3,FeCl3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和Fe(OH)3,而E与F反应可生成NaCl,故E、F分别为Na2CO3和CaCl2。
(4)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 (5)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FeCl3反应。
16.答案:1.500mL容量瓶; 2.10.0 ; 3.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塞紧瓶塞,倒置容量瓶检査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容量瓶正放,旋转瓶塞180°,再次倒置,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检查均不漏水,则说明容量瓶不漏水; B 4.偏高
解析:1.没有480mL的容量瓶,需要配制500mL溶液, 要选用500mL容量瓶。
2.按配制500mL溶液计算NaOH的质量,即m(NaOH) =0.5L×0.5mol·L-1×40g·mol-1=10.0g。 3.容量瓶需洗涤干净,不用干燥,且保证不漏液即可。若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容量瓶,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4.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容量瓶内实际液面低于刻度线,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