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答案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略) 二、选择
ADDABADCDBCB 三、填空
1、动态 2、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4、能力、气质、性格,性格 5、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 6、观察法、实验法 7、 人脑、客观现实 9、无条件、条件 10、兴奋、抑制 四、判断
9正确,其余错误
第二章 心理过程 二、选择
1—10 BDCBACADCA, 11—20 D, ABCD,A,C,ABCD,A,B,C,A,C. 21—30 DBCCDABBBA 31—40 ABADBBDCCC 41—52 BABDABACACBD 三、填空
1、直接、个别 2、直接、整体 3、感觉适应 4、对比 5、对比 6、联觉 7、感觉适应 8、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9、直观形象性、概括性 10、再认、重现
11、敏捷性 准确性 持久性 准备性 12、当前的客观事物
13、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14、表象、语词 15、恢复
16、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 17、再认
18、形象、逻辑 19、表象、新形象 20、再造、创造
21、幻想、理想、空想
22、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23、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
24、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25、行动、困难、离不开、行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26、采取决定、执行决定、动机斗争、目的确定、意志努力 27、果断性 自制力 坚韧性 自觉性 28、意志对情感
29、果断性 四、判断
3、8、10、13、16、26、27、29正确,其余错误 三章心理状态 二、选择
1—10 BDBCACABDC 11—20 BDCBAADACC 21-22 DD 三、填空
1、适应性动作、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的变化 2、不需意志努力、有 预定目的 4、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 5、指向、集中
6、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7、对象的特点、知识经验、目的任务
8、注意广度 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 、注意转移 9、分散
10、空间、时间 四、判断
3、4、6、10、12正确,其余错误 第四章个性心理 二、选择
1—10 CBDCAAAACC 11—20 BADDDDCABD 21—31 BCCDCDCDCDA 三、填空
1、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2、生理、社会 3、独特性 4、稳定性
5、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 6、社会、生物
7、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多血质 、 胆汁质 、 粘液质 、 抑郁质
8、比较稳定
9、态度、意志、情绪、理智 10、正态 四、判断
1、3、7、8、12、15、16、19、20、24、25、27正确,其余错误 五章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填空
1.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 具体运算。3. 知识。4. 操作,短时储存。5. 高级心理机能。 6. 图式。7. 社会。 8. 符号(或心理工具)。9. 动作式表征、图象式表征和符号式表征。
10. 同化,顺应。
11、连续性阶段性、方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12、初中二年级13、抽象逻辑思维14、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15、心理发展 二、选择
1.D2.A.B。3.C。4.A5.D 6 .D 7.C 8.C 9.B 10.C
11---19 CCBCBAAAB
三、判断
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6.错误。7.错误。8.错误。
第六章学习心理
一、 填空
1、美国 桑代克 人的本性 学习心理 个别差异及其起因 3、.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4、.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5、 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6、. 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 7、.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 尝试错误,顿悟 9、知识 技能 行为规范
10、经典性条件 操作性条件性反射学说 11、认知结构 发现法 12、转化 评价
13、顿悟说 布鲁纳 奥苏贝尔 14、模像、语言、实物
15、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6、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17、原型定向、操作、内化
18、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9.暗示,理智化
20.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检验 21.桑代克
22. 形式训练,否定了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23.哈洛
24、认知结构、外部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 25.力求成功,力求避免失败 26.任务难度,运气 27.生理,自我实现
28、 阿特金森 戴维·麦克利兰
29、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交往内驱力 30、自我效能感
31、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32、力求成功,力求避免失败
二、选择 1---11 (1)(4)(3)(4)(1)(2)(4)(2)(2)(4)(4) 11—20 B D B B (3) (1) A D A B 21—30 (1)(4)(2)ADCCCAB
31 C 、32 D、32 C 33 C 34 、AC 35、BD 36、C 37 C 38 A 39 B 40 D 41 C 42 C 43A
44 D 45 A 46 D 47 B 48 A 49 B 50 D 51 A 52 C 三、多项选择 1、ABCD 2、BE 3、ABCD 4、BDE 5、CDE 6、ABCD 7、BDE 8、CDE 9、BCD 10、AC 11、ABCDE 12、ADE 13、ADE 14、AE 15、CD 16、BCDE 17、BD 18、CE 19、ABC 20、ABCD 21、CD 22、BDE 23、ABCDE 24、ADE 25、BD 26、AE 27、ABE 28 CD 四、判断
5、7、8、11、13、14、15、17、18、19、21、25、26、29 31、32、33、35、37正确,其余错误
第七章 、第十一章 教学心理 与教师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B 6.B 71 C 8.B 9.A 10.D 11.A 12.C.13.C 14.A 15.D 16.D 17.B 18.D 19.B 20.D 21.D 22.B 23.A24.B 25.D 26.B 27.D 28.C 29.D 30.B 31.B 32.D 33.C 34.A35.D 36.D 37 A 38 C 39 D 40 D 41 B 42 D 43 C 44 D 45 A 二、填空题
1.良好品质 2.期望 3.主要步骤4.行为 5.灵活性 6.心理辅导者 7.能否自觉关注学生8.年龄阶段特征 9.组织化 10.预见性 11.练习 12.言语表达 13.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 14.组织化观摩 15.组织化16.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17.课时计划 18.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19.认知特征 20.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21.经验+反思=成长22.反思日记 23.关注情境 24.自我指向型 25.自我强化 26.民主的管理风格 27.角色信念 28.教师威信 29.人格影响 30.微格教学 31.布朗 32.专家 33.学生的行为 34.完善的技能训练 35.科顿 36.才能 37.微格教学 38.个体性 39.策略 40.关注生存
一、选择
1----10 CADAA BAAAA 11—20 BAACB BDAAA 21---30 CBBBD DABCD 31—35 ADCBD 二、填空
1.群体2.社会助长3.社会惰化4.吸引力;倾向
5.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人际关系 6.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 7.有意识的模仿;无意识的模仿 8.内驱力
9.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D 6.D 7.C 8.B 9.A 10.A 11.D12.A 13.B 14.B 15.C 16.B 1T.C 18.A 19.B 20.B 21.C22.A 23.B 24.A 25.D 26.C 27.A 28.A 29.A 30.A 31.D32.D 33.B 34.B 35.C 36.B 37.B 38.C 39.B 40.B 41.B42.D 43.D 44.C 45.A 46.B
二、填空题
1.情感成分 2.心理特征 3.道德认识 4.道德信念 5.直觉的道德情感 6.道德情感 7.行为习惯 8.他律道德阶段 9.后习俗水平 10.惩罚服从取向 11.遵守法规取向 12.社会契约取向 13.自律性 14.内化15.社会关系 16.班杜拉 17.同伴群体 18.道德行为 19.想象的道德情感 20.态度定势 21.内心体验 22.他律道德 23.个体与环境 24.伦理道德 25.认识与体验 26.自觉性 27.模仿 28.态度与品德 29.外在压力 30.品德不良行为 31.内部准备 32.能力 33.行为 34.道德观念35.依附性.36.自觉纪律 37.道德观念 38.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渐进39.榜样示范40.自我中心 41.心理倾向 42.规范要求 43.实践活动理论 44.社会参与经验45.自我认同 46.对人性的尊重 47.观察学习48.赞赏阶段
49.教育 50.三四 51.社会 52.少年 53.个体与环境54.他律道德 55.动机 56.自觉行动 57.心理准备 58.掌握程度
第十章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D 7.D 8.A 9.C 10.A 11.C12.C 13.C 14.B 15.B 16.A 17.C 18.C 19.A 20.B 21.D22.B 23.C 24.C 25.A 26.B 27.A 28.A 29.C 30.C 31.B32.B 33.B 34.B 35.A 36.A 37.A 38 A 39 A 40 B 41 A 42 B 43 A 44 D 45 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CDE 3、ABC 4、ACD 5、ACDE 三、填空题
1.强迫观念 2.抑郁症 3.辅导关系 4.强迫行为 5.澄清 6.系统脱敏法 7.积极关注 8.健康模式 9.项目检核表 10.评估性会谈 11.观察法 12.神经性厌食症 13.人的潜能 14.道德 15.标准化 16.封闭型 17.人格测验 18.心理困扰 19.心理状态 20.寻求发展 21.注意缺陷 22.压力应对 23。焦虑症 24.健康的心理 25.创造力测验 26.人际关系 27.倾听 28.心理潜能开发 29.心理素质教育 30.生活辅导 3 1.学科渗透 32.学会生活 33.主题参与模式 34.确定主题 35.课堂组织环节 36.儿理健康概念 37.代币奖励法 38.间歇 39.儿童情绪障碍40.教育治疗41.正常 42.心理健康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