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溢胶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防溢胶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星星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638171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1.15

(21)申请号 201920081440.2(22)申请日 2019.01.17

(73)专利权人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

道1001号南山智园C1栋14楼(72)发明人 全汉宁 程静 江宝迪 吴壬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 熊永强(51)Int.Cl.

F16B 1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防溢胶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溢胶结构,包括壳体和水咀;所述壳体设有插入孔和围闭的溢胶槽,所述插入孔设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所述水咀一端插入所述插入孔内,所述水咀置于所述插入孔外的外壁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置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溢胶槽之间填充有粘胶;所以粘胶将处于被溢胶槽遮挡的状态而无法外流,从而彻底解决现有技术进行水咀安装容易出现溢胶的问题。

CN 209638171 UCN 20963817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防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插入孔和围闭的溢胶槽,所述插入孔设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

以及水咀,所述水咀一端插入所述插入孔内,所述水咀置于所述插入孔外的外壁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置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溢胶槽之间填充有粘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溢胶槽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槽内壁与所述壳体的交汇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布置为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设有孔口倒角,所述孔口倒角围绕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边缘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咀插入所述插入孔内的端部设有插入倒角,所述插入倒角围绕所述水咀端部的边缘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围绕所述水咀的外壁布置为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槽的开口大小从外往内逐渐缩小,以使所述溢胶槽围闭的空间呈敞口状。

2

CN 209638171 U

说 明 书防溢胶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咀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溢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汽车内部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其各部分包括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PTC均需要水冷系统,水冷系统中水咀与壳体连接的方式包括螺丝锁附,金属胶粘接等,其中金属胶粘接更为方便,效率高;但是金属胶流动性好,不易控制,导致用量不均,容易流动在水咀凸台以外的地方,难以清洁,影响产品外观,浪费胶水,成本上升,浪费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胶结构,以解决现有水咀安装固定容易出现溢胶现象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溢胶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插入孔和围闭的溢胶槽,所述插入孔设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以及水咀,所述水咀一端插入所述插入孔内,所述水咀置于所述插入孔外的外壁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置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溢胶槽之间填充有粘胶。[0005]其中,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溢胶槽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mm~3mm。[0006]其中,所述溢胶槽内壁与所述壳体的交汇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布置为环状。[0007]其中,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设有孔口倒角,所述孔口倒角围绕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边缘布置。

[0008]其中,所述水咀插入所述插入孔内的端部设有插入倒角,所述插入倒角围绕所述水咀端部的边缘布置。[0009]其中,所述安装凸台围绕所述水咀的外壁布置为环状。[0010]其中,所述溢胶槽的开口大小从外往内逐渐缩小,以使所述溢胶槽围闭的空间呈敞口状。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由于所述壳体设有插入孔和围闭的溢胶槽,所述插入孔设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所述水咀一端插入所述插入孔内,所述水咀置于所述插入孔外的外壁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置于所述溢胶槽包围的范围内,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溢胶槽之间填充有粘胶,所以粘胶将处于被溢胶槽遮挡的状态而无法外流,从而彻底解决现有技术进行水咀安装容易出现溢胶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

3

CN 209638171 U

说 明 书

2/3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溢胶结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图1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溢胶结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7]图4是图3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0019]从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溢胶结构,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有插入孔101和围闭的溢胶槽102A,所述插入孔101设于所述溢胶槽102A包围的范围内;以及水咀200,所述水咀200一端插入所述插入孔101内,所述水咀200置于所述插入孔101外的外壁设有安装凸台201,所述安装凸台201置于所述溢胶槽102A包围的范围内,所述安装凸台201与所述溢胶槽102A之间填充有粘胶300。

[0020]此时安装凸台201与壳体100的外表面抵接,粘胶300将置于溢胶槽102A与安装凸台201之间,一部分粘胶300与溢胶槽102A的槽壁粘合,一部分粘胶300与安装凸台201粘合,以此实现水咀200与壳体100的粘合固定,由于溢胶槽102A能够阻挡粘胶300往外流动,从而彻底解决现有技术进行水咀200安装容易出现溢胶的问题。[0021]优选的,为了保证水咀200与壳体100的粘合牢固,应使用足够的粘胶300,但使用粘胶300过度会造成浪费,为实现使用适量粘胶300牢固粘合水咀200与壳体100的目的,如图2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使得所述安装凸台201与所述溢胶槽102A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mm~3mm。

[0022]此时安装凸台201与溢胶槽102A内侧壁的间距为D,此间距D实质限定了容纳粘胶300的空间,而安装凸台201与溢胶槽102A内侧壁的间距D为2mm~3mm时,两者间容纳的粘胶300足以将两者粘合固定,并且也不会容纳过多的粘胶300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中,当安装凸台201与溢胶槽102A内侧壁的间距D为2mm时,其应用效果最佳。[0023]优选的,为了加强粘胶300对溢胶槽102A的粘合力度,可增大粘胶300与溢胶槽102A之间的粘合面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溢胶槽102A内壁与所述壳体100的交汇处设有凹槽103,所述凹槽103布置为环状。[0024]在进行粘合时,粘胶300将会流进凹槽103内,由于凹槽103的一部分与溢胶槽102A的内侧壁连接过渡,所以设置凹槽103实质等同于增大了溢胶槽102A的粘合面积,从而使得粘胶300与溢胶槽102A的粘合更为稳固;其中,凹槽103布置为环状,可以是方环或圆环等,具体应根据溢胶槽102A围闭的形状进行匹配选择,以确保溢胶槽102A的各处均处于粘合牢固的状态。

[0025]优选的,为了便于水咀200与壳体100的安装固定,可对壳体100的插装部位进行结构优化,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插入孔101的孔口设有孔口倒角104,所述孔口倒角104围绕所述插入孔101的孔口边缘布置。[0026]在设置孔口倒角104后,插入孔101的孔口部位将得以扩大,从而便于水咀200插入

4

CN 209638171 U

说 明 书

3/3页

至插入孔101内,以实现水咀200与壳体100之间的便捷安装。[0027]优选的,为更进一步提高水咀200与壳体100的安装固定便捷性,也可以对水咀200的插装部位进行结构优化,如图1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水咀200插入所述插入孔101内的端部设有插入倒角202,所述插入倒角202围绕所述水咀200端部的边缘布置。

[0028]在设置插入倒角202后,水咀200的端部得以缩小,从而更便于水咀200插入至插入孔101内,以实现水咀200与壳体100之间的便捷安装。[0029]优选的,为了加强粘胶300对水咀200的粘合力度,可增大粘胶300与水咀200之间的粘合面积,如图1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安装凸台201围绕所述水咀200的外壁布置为环状。

[0030]此时安装凸台201将与溢胶槽102A的槽壁处于相互对应的状态,即保证了安装凸台201与溢胶槽102A槽壁各个相对的部位均能通过粘胶300实现粘合,从而大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粘合牢固性。[0031]还需要指出,溢胶槽102A的作用是围闭一空间以阻碍粘胶300流出,所以只要能够实现此目的,溢胶槽102可以围闭成各种形状,譬如溢胶槽102可围闭成圆形、方形、规则的多边形、甚至是非规则的密闭环状;而为了扩大容纳粘胶300的空间,可通过改变溢胶槽102A的形状而实现,如图3和4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溢胶槽102B的开口大小从外往内逐渐缩小,以使所述溢胶槽102B围闭的空间呈敞口状。[0032]采用此结构后,溢胶槽102B与安装凸台201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容纳更多的粘胶300,以确保两者之间能够填充足够的粘胶300进行粘合固定。[003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

CN 20963817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963817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