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因地制宜,打造“绿色”品牌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品牌

来源:星星旅游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品牌

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自2002年以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池州市绿色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因地制宜,打造“绿色”品牌,走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特色学校创建背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环境保护问题将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省正在建设“生态安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温暖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境内有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湖泊湿地,江河水系发达,水热条件优越,是国家唯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多年来,坚持“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治市方略,以生态建设带动经济大发展,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加速经济的生态转型,正在积极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我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行,芳草茵茵,师生的环保意识强。这些都为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出学校特色、打造“绿色”品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我校将从加强环保教育入手,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使我校的“绿色”品牌更响亮。

1

二、特色学校创建目标

1.通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努力挖掘环保素材,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环境新理念;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2.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中贯穿环保内容,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增强环境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内化为自觉行为,使师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3. 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通过学校环境教育使学生能在社会中以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引导社会公民自觉保护环境。逐步实现:教育好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造福一方人民的教育效果。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使校园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增强育人功能。

三、具体工作措施

1.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有效形式,各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教学之中。教师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结合实际生活,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学校组织教师统计了小学教材中语文、自然、社会、思想品德、美术等必修学科中所含的环保内容,要求教师在制作学期计划和备课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

2

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环境保护知识。如社会课的《地球——人类的家园》;语文课的《鸟的天堂》、《瀑布》、《林海》等;自然课的《空气的污染和保护》、《水的净化》、《水的污染》等。

2.环境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以校少先大队辅导员为组长,各班班主任、学生代表为成员,成立学校环境教育绿色宣传队,定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

(1)持之以恒地开展校内外的环保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a.禁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饭盒,倡导绿色消费;要求全校师生节电节水,珍惜资源。

b.积极开展“绿色天使”活动。“绿色天使”由学生组成,内容有植树护绿、清除白色污染、环境卫生清理、打扫公共场所等;

c.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组织学生认养校园绿树与绿地,呵护绿色、亲近绿色;积极开展“筑起一片绿色天地”活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d.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节、绿色环保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使环境教育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理论向实践拓展,为丰富校园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2)一如既往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

3

充分利用每年重大环保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a.3月-12日,植树节。组织师生进行绿化劳动,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为家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活动。

b.4月20日-26日,爱鸟周。利用这个契机向社会宣传爱护小鸟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c.4月22日,地球日。开展主题队会活动,向全体师生宣讲“只有一个地球”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d.6月5日,环境日。开展主题晨会,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环境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环境教育,每学期确定以“优化校园环境从我做起”、“课间不吃零食,不随手乱丢废物”等一两项专题的养成教育,围绕“课间”、“值日”、“室内外环境”、“个人卫生”等方面,号召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到:①值日洒水扫地,课间放低声音说话,教学楼上学生放慢脚步走路。②每日三带:抹布——见脏就擦;小塑料袋——装纸屑、果皮、拾脏物,然后装进垃圾池;小手帕——擦鼻涕。③个人卫生:衣服干净整洁、勤剪手脚、勤刷牙。④校园内做到五不:不进花池、不折树枝、不乱刻乱画、不随手抛废物、不浪费水电。同时学校设立“文明纠察队”,

4

班级有轮流“小卫士”,从而保证校园内地面无废物,墙面无痕迹。

4.环境教育与实践基地相结合。

(1)学校茶园实践基地。学校早在90年代前就建成了自己的五亩茶园基地,每学期有计划地请茶农传授种茶技术,让学生参加茶园里除草、摘茶等各种实践体验活动。

(2)乡林场环境教育基地。乔木乡林场二分场的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生态平衡。学校在林场建立了环境教育基地,每学期组织学生来一次“亲近大自然”环保教育活动。参观林场的环境保护,听林场专业技术员介绍环保经验和绿色产品的优点,设计绿色行动方案,写环保小文章,使学生从小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四、保障机制: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校长室、党支部、教导处、总务处和少先队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组 长:苏光明

副组长:杨少华 许建设

组 员:高 宽 蔡兴旺 王礼祥 汪迎春 张四胜

2.围绕特色学校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专项培训,订阅相关报刊供教师学习、参

5

考、交流,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相关培训、会议活动,逐渐形成一支专业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3、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教师创新工作的能力。

4、加大特色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根据现有情况,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软件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激发教师建设特色学校的热情

五、实施步骤

(一)2006年2月-2006年3月,分析学校现状,制订创建特色学校方案。

(二)2006年5月-2007年7月,启动特色建设,夯实基础,积极探索创建学校特色的途径和方法。

(三)2007年8月-2010年8月,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真正形成特色。

(四)2010年9月,总结推广经验。

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

2006-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