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

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

来源:星星旅游
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指的是在生活中秉持着节约的原则,避免浪费和奢侈,尽可能地利用资源和财富,达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2、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5、俭则寡欲,侈则多欲。——《训俭示康》 6、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7、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9、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10、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11、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12、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5、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16、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8、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9、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2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1、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2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24、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25、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26、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 27、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28、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9、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30、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1、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32、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33、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34、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能够养气也。——罗大经

35、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刻的节约。——马克思

36、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37、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38、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39、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0、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41、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42、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43、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45、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46、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47、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48、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49、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50、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5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5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53、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司马光

5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蔷薇园》

5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7、节俭是你生命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5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

59、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6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