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实践大纲
(24学时)
实验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课程编号:JS3301002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
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期,周数16周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程序编码与调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当熟练地掌握程序设计的全过程,即独立编写出源程序,独立上机调试程序,独立运行程序和分析结果。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尤其是一些语法规则。
2.熟悉所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了解和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的环境。 3.学会上机调试程序,善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能很快地排除这些错误,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4.课前准备上机程序,上机认真调试。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三、 实验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实验内容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简单的C程序设计 逻辑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控制 数组 函数 编译预处理 指针 结构体和共用体 位运算 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12 文件 合计 2 24 四、教学方式与安排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上机操作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要特别强调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上机条件。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成绩的评定由出勤情况、工作量、动手能力、实验报告书等部分组成,具体分支情况如下:
总成绩(100%)=出勤情况(10%)+工作量(20%)+动手能力(50%)+实验报告书(20%)
六、参考教材或资料
《C程序设计》 谭浩强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C 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 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C 语言解析教程》 Al Kelley 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七、相关说明
本实验大纲的内容和课时适用于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专业三年制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对各章节的内容在课时上灵活掌握。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解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实践内容。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践大纲
(18学时)
实践课程名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课程编号:JS1301002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
教学时间安排:第1学期 周数12周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多媒体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具备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 理解多媒体和相关术语的概念;
2. 掌握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基本处理方法; 3. 掌握简单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方法;
4. 能借助计算机工具查阅、收集、处理多媒体相关数据; 5. 初步学会运用多媒体工具软件制作简单多媒体应用软件。 三、实践教学内容
1.声音的录制及文件格式的转换 2.声音编辑
3.几种播放器的应用 4.图像处理基本操作 5.图像处理与应用 6.视频的编辑与制作 7.简单动画制作 8.多媒体课件人门 9.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四、教学方式与安排 1.教学方式
(1)实践教学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教师给以辅助;
(2)实践教学包括学生消化理解课堂讲授内容的练习及作业;
(3)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的内容,掌握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方法,熟悉菜单、工具的使用技巧,能熟练地运用软件的功能,完成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2.学时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声音编辑 几种播放器的应用 图像处理基本操作 图像处理与应用 视频的编辑与制作 简单动画制作 多媒体课件人门 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合计 实验内容 声音的录制及文件格式的转换 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1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每一个实验的实验考核内容应包括出勤与纪律、工作量、动手能力、实验报告书等部分组成,实验成绩应根据上述情况综合评定,具体分配情况如下:
总成绩(100%)=出勤及纪律(20%)+工作量(20%)+动手能力(30%)+实验报告书(30%)
六、参考教材或资料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艾德才 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多媒体实用教程》 郑成增 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七、相关说明
1.实践指导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教师给以辅助。
2.通过实践,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能够理解并掌握方法、步骤及工具的用法。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软件的功能。
3.本课程共提供18学时实验内容,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班级可根据先修课的讲授内容或多或少,或易或难,择优选做。还要求学生在课外多上机实践。
4.在教学中,应注意不断深化和扩展教学内容,注意向学生介绍新技术、新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5.在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条件下,提出供学生选做的课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
《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实践大纲
(26学时)
实践课程名称: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 课程编号:JS1301004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
教学时间安排:第3学期 周数14周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是高职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二维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该软件进行二维动画的设计、制作及效果的处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对软件Flash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该软件的用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工具、菜单命令、ActionScript语言和各种技巧完成特效文字、广告及MTV影片等二维动画的设计与制作。
2. 教学要求
(1)掌握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的特点; (2)掌握菜单及工具的用法;
(3)掌握图层、帧、场景、元件及实例的创建与使用; (4)能熟练制作简单的二维动画; (5)会制作基本交互性二维动画;
(6)能够完成综合性作品的设计及效果的处理。如: MTV影片、广告、场景动画及特效文字等。
三、实践教学内容
1.Flash的基本操作; 2.图形绘制与填充; 3.编辑对象和文本; 4.使用图层、场景与帧; 5.使用共享库与元件; 6.创建简单动画;
7.制作交互按钮和菜单; 8.制作简单情景动画;
9.应用Actions行为制作动画; 10.导入声音与发布电影;
11.文字特效与菜单的制作技巧;
12.创建高级交互动画(MTV影片、广告、电视片头、拼图游戏等)。 四、教学方式与安排 1.教学方式
(1)实践教学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教师给以辅助;
(2)实践教学包括学生消化理解课堂讲授内容的练习及作业;
(3)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的内容,掌握Flash软件的操作方法,熟悉菜单、工具的使用技巧,能熟练地运用软件的功能,完成二维动画制作及效果处理。
2.学时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课程内容 实践一:Flash MX的基本操作 实践二:图形绘制与填充 实践三:编辑对象和文本 实践四:使用图层、场景与帧 实践五:使用共享库与元件; 实践六:创建简单动画 实践七:制作交互按钮和菜单 作业一:创建基本交互动画 实践八:应用Actions行为制作动画 实践九:导入声音与发布电影 实践十:文字特效与菜单的制作技巧 作业二:创建高级交互动画 (MTV影片、广告、拼图游戏等) 学时数 实践 2 1 1 2 2 2 2 2 2 2 作业 4 4 合计 2 2 2 2 2 2 2 4 2 2 2 4 合计 18 8 26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平时上机成绩以分批抽查方式评定,大型作业成绩以答辩方式评定。 2.大型作业成绩评定标准: (1)出勤情况(10%):能否服从指导教师安排,是否无故缺勤,有无迟到早退现象等;
(2)工作量(10%):考查学生完成设计的工作量大小,从难度、完成情况等方面考察;
(3)操作演示(10%):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熟练程度等; (4)设计讲解(10%):考查学生对整体设计的认识和把握; (5)回答问题(20%):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的问题; (6)设计能力(20%):是否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情况,或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7)设计说明书(20%):是否认真撰写设计说明书,内容是否客观实际。 3.大型作业成绩评定说明:
(1)对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可根据出勤情况、工作量、作品设计情况、设计说明书(报告、文档)进行成绩评定。
(2)作品设计情况可根据作品的原创性、色彩搭配、界面设计、技术含量、交互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六、参考教材或资料 1.《Flash MX实用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主编:王圣强 2.《Flash MX精彩设计百例》 中国水利出版社 主编:狂迷俱乐部 3.《Flash MX 2004火速上手》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主编:李冉 4.《精通Flash MX 2004动画与Actionscript编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编:胡孔法、耿姗姗
5.《Flash MX 2004 经典实例百分百》 四川电子音像出版中心 主编:前程文化编著
七、相关说明
1.本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专业3年制。
2.实践内容针对不同学生(学生来源有高中生和三校生)和不同学时而作适当调整。
3.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条件允许应借助互联网,了解Flash发展的新技术、新功能,根据Flash发展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随时增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4.本教学大纲可在Flash MX以上中、英文版环境下完成所有的操作。
《计算机网页制作》实践大纲
(26学时)
实践课程名称:计算机网页制作 课程编号: JSI301005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
教学时间安排:第3学期 周数14周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网页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设计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通过网页制作技术的实践教学,将使学生加深对Internet网页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网页制作技术,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软件进行网页制作和动态效果处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网页设计及制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Dreamweaver的组成、功能及用法。
3.能够利用Dreamweaver完成网页的设计及制作。 4.掌握站点发布的规则。 三、实训内容
1.Dreamweaver简单操作 2.定义站点与创建页面 3.编辑页面(一) 4.编辑页面(二) 5.HTML练习 6.图片编辑
7.表格与窗体操作 8.CSS层叠样式表设置 9.链接与导航
10. 图层与框架操作 作业(一):形象页与主页制作 11.层动画 作业(二):动感网页制作 12.发布站点 四、课时分配 序号 1 2 内容 实践指导(一):Dreamweaver简单操作 实践指导(二):定义站点与创建页面 课时数 实践指导 1 2 作业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实践指导(三):编辑页面(一) 实践指导(四):编辑页面(二) 实践指导(五):HTML练习 实践指导(六):图片编辑 实践指导(七):表格与窗体操作 实践指导(八):CSS层叠样式表设置 实践指导(九):链接与导航 实践指导(十):图层与框架操作 作业(一):个人网页制作 实践指导(十一):层动画 作业(二):动感网页制作 实践指导(十二):发布站点 合计 2 2 2 1 1 2 1 2 0 2 0 2 20 2 4 6 五、实践操作(指导)要求达到的结果
1.实践教学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2.实践包括学生消化课堂讲授内容的练习及作业。
3.通过实践,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能够理解并掌握网页设计方法、步骤。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地运用相关软件,完成场景制作及动画效果处理。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平时上机成绩以抽查方式评定,大型作业成绩以答辩方式评定。 2.大型作业成绩评定标准: (1)出勤情况(10%):能否服从指导教师安排,是否无故缺勤,有无迟到早退现象等;
(2)工作量(10%):考查学生完成设计的工作量大小,从难度、完成情况等方面考察;
(3)操作演示(10%):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熟练程度等; (4)设计讲解(10%):考查学生对整体设计的认识和把握; (5)回答问题(20%):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的问题; (6)设计能力(20%):是否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情况,或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7)设计说明书(20%):是否认真撰写设计说明书,内容是否客观实际。 3.大型作业成绩评定说明:
(1)对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可根据出勤情况、工作量、作品设计情况、设计说明书(报告、文档)进行成绩评定。
(2)作品设计情况可根据作品的原创性、色彩搭配、界面设计、技术含量、交互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七、参考教材
《Dreamweaver MX动感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黄刚 于林 编写
《计算机三维制作》实践大纲
(42学时)
实践课程名称:计算机三维制作 课程编号:JS1301006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三维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通过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三维动画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软件进行三维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效果处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3ds max软件中各种工具及菜单命令的用法,理解三维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工具及技巧完成三维作品的设计及制作。
1.掌握3ds max的基本功能。 2.掌握菜单及工具的操作方法。 3.掌握场景对象的制作方法。 4.掌握场景动画的设置方法。
5.能够运用3ds max完成三维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1.屏幕布局、简单几何对象的建立 2.选择与变换对象
(1)选择对象 (2)变换对象
3. 对象的复制操作 4. 建立并编辑二维图形
5. 从二维到三维:对象加厚、旋转 6. 放样
7. 放样变形
8. 对象的编辑修改操作 9. 网格对象的编辑 10. 材质与贴图练习
11. 灯光与环境设置
12. 摄像机与渲染 13. 特效制作
14. 作业一:静物 15. 简单的动画设置 16.营造环境
17. 材质、帖图和灯光中动画的设置 18. 使用轨迹视图设置动画 19. 使用控制器制作动画 20. 粒子系统的应用 21. 正向与反向运动 22. 作业二:简单动画制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课程内容 实践操作一:屏幕布局、简单几何对象的建立 实践操作二:选择与变换对象、组合对象 实践操作三:对象的复制操作 实践操作四:建立并编辑二维图形 实践操作五:从二维到三维:对象加厚、旋转 实践操作六:放样 实践操作七:放样变形 实践操作八:对象的编辑修改操作 实践操作九:网格对象的编辑 实践操作十:材质与贴图练习 实践操作十一:灯光与环境 实践操作十二:摄像机与渲染 实践操作十三:特效制作 作业一:静物 实践操作十四:简单的动画设置 实践操作十五:材质、帖图和灯光中动画的设置 实践操作十六:用轨迹视图设置动画 实践操作十七:使用控制器制作动画 实践操作十八:粒子系统的应用 实践操作十九:正向与反向运动 作业二:简单动画制作 合计 学时 实践指导 作业 2 2 1 1 1 1 2 2 2 4 2 1 2 2 2 2 2 4 4 1 2 38 4 四、教学方式与安排
1.实践教学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2.实践包括学生消化课堂讲授内容的练习、简单小作品制作及作业(综合
内容)。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平时上机成绩以分批抽查方式评定,大型作业成绩以答辩方式评定。 2.大型作业成绩评定标准 (1)出勤情况(10%):能否服从指导教师安排,是否无故缺勤,有无迟到早退现象等;
(2)工作量(10%):考查学生完成设计的工作量大小,从难度、完成情况等方面考察;
(3)操作演示(10%):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熟练程度等; (4)设计讲解(10%):考查学生对整体设计的认识和把握; (5)回答问题(20%):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的问题; (6)设计能力(20%):是否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情况,或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7)设计说明书(20%):是否认真撰写设计说明书,内容是否客观实际。 3.大型作业成绩评定说明
(1)对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可根据出勤情况、工作量、作品设计情况、设计说明书(报告、文档)进行成绩评定。
(2)作品设计情况可根据作品的原创性、色彩搭配、界面设计、技术含量、交互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六、参考教材或资料 《3ds max实用教程》、Internet网最新教程 七、相关说明
作业课时分配较少,应多加课时或课外完成。
《电脑手绘(Freehand)》实践大纲
(24学时)
实践课程名称:电脑手绘(Freehand) 课程编号:JSI301007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
教学时间安排:第1学期 周数1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脑手绘(Freehand)相配套的实验课程,是电脑手绘(Freehand)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画能力,掌握FREEHAND绘画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从而具备进行广告、海报及其他宣传
品的设计与制作,以及进行出版、服装设计、电视节目片头制作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绘画设计、制作原理及基本设计技巧。掌握应用FREEHAND创作工具创作广告、海报等设计作品的基本技能。
三、实训内容
Freehand MX的操作界面。 Freehand MX的工具使用技巧。
Freehand MX中的文字编辑和排版。
Freehand图形的制作、编辑的处理技巧与方法。
Freehand特殊工具的运用技巧。 Freehand位图的变形和处理的技巧。
具备创意制作的基本知识和简单的技巧。 四、课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内容 熟悉Freehand MX的操作界面 Freehand MX的工具使用技巧 Freehand MX中文字编辑和排版 Freehand图形的制作、编辑的处理技巧与方法 Freehand特殊工具的运用技巧 Freehand位图的变形和处理的技巧 合计 课时数 实践指导 2 2 4 4 4 4 20 作业 2 2 4 五、实践操作(指导)要求达到的结果
1.实践教学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2.实践包括学生消化课堂讲授内容的练习及作业。
3.通过实践,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能够理解并掌握网页设计方法、步骤。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地运用相关软件,完成场景制作及动画效果处理。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平时上机成绩以抽查方式评定,大型作业成绩以答辩方式评定。 2.大型作业成绩评定标准 (1)出勤情况(10%):能否服从指导教师安排,是否无故缺勤,有无迟到早退现象等;
(2)工作量(10%):考查学生完成设计的工作量大小,从难度、完成情况等方面考察;
(3)操作演示(10%):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熟练程度等; (4)设计讲解(10%):考查学生对整体设计的认识和把握; (5)回答问题(20%):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的问题;
(6)设计能力(20%):是否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情况,或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7)设计说明书(20%):是否认真撰写设计说明书,内容是否客观实际。 3.大型作业成绩评定说明
(1)对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可根据出勤情况、工作量、作品设计情况、设计说明书(报告、文档)进行成绩评定。
(2)作品设计情况可根据作品的原创性、色彩搭配、界面设计、技术含量、交互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七、参考教材
《Freehand MX图形绘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3月腾龙视觉设计工作室出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