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备教材,更得备学生——从公开课的借班上课说起

备教材,更得备学生——从公开课的借班上课说起

来源:星星旅游
备教材,更得备学生 从公开课的借班上课说起 I ̄Jll省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 梁艳胡雪梅王晓燕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常常外出听公开课,然而一 些名家或者名师空降而至,滔滔不绝,听课者往往乘兴 而去、败兴而归,不免有人唏嘘:名师不过尔尔。笔者 纳闷:作为名师,解读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自然不会 欠缺,怎么换个班级上课就这般不堪呢?个中原因很 笔者曾中途接手四年级教学,开学几节课,逐一听完每 个学生朗读后,发现学生朗读时普遍装腔作势,于是, 在前两个月的课堂教学中加大了朗读指导的比重,以 开火车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暴露缺点,针对这些 缺点及时指导,让学生明白“自然的像说话一样的朗 读”才是正确适宜的。两个月后,学生朗读水平显著提 高。另一次接手三年级,开学之初学生上课发言声音 一难详说。但有一点感受特别强烈——公开课和家常课 最大的不同其实在学生。老师在自己班上课,熟悉每 一位学生,而在公开课这种场合,他却要在几分钟之内 个比一个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每周都会开展两 迅速地跟原本陌生的学生磨合,开始教学,难度和挑战 性是非常高的,也最终导致了某些借班上课的名师“败 走麦城”。由此,笔者想要谈到一个话题:备教材之前 更要备学生。 次演讲活动,鼓励每个孩子上台做30秒钟演讲,既锻 炼了胆量又提高了音量。半学期以后,学生普遍发言 声音洪亮。对症下药,想来就是如此。 备学生整体现状,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能为教师 制订整个学期教学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备课先备学 生的道理非常浅显,也因为浅显,所以容易被忽略、被 二、备学生个性化差异:各个击破,促进差异发展 简化。一些老师,宁可花一个上午备教材、知识点、教 法,也不肯花十分钟与学生交流,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 末的做法。一些老师把备学生简化成教学设计前面的 一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 化学习方式。如何尊重?作为教师,我们可否从备学 生个性开始?走进学生中,用心去研究。谁胆大谁胆 /J\7什么原因导致他胆小?谁适合严管,谁要松管? 段话,或者认为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课文读过没有, ~一厂一。一。一_』一一一lL一.一。一.~L--卜r一.一。一。一L 生字会不会写,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 r~。一。一L _I r._一。一。 一一主卜r r一 一。一L L卜二-l-一.~. L-一|_-_l~,一.一L L.L卜r 谁学习热情不够,是什么导致的?谁接收快,谁需要放 慢节奏?诸如此类关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教师 要先心中有数,弄清楚为什么存在这些差异,并理解这 关于备学生,我们在工作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备学生整体现状:对症下药,解决普遍问题 些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关照。 每接一个新班,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观察和了 解学生,了解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__-___…。 _ _J______--…这是一种教育的慈悲情怀。 所以,我还做了另一件事——了解每一位学生的 _ ,, , …………………-_}—● ———一 13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 。。。 。 。 。 。。。。。 。。。。。 。。 。‘。。。 。 。。’。’ gu6n zhu 关注 听课习惯、读书习惯、习作水平和阅读量,逮住时间就 进教室跟孩子聊天,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语文学 《奥巴马传奇》《普京归来》《风雨哈佛路》;关心时政的 去翻《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国))(LOOK英国》;热爱 动物的去看《再见了,可鲁》《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醉 心军事的读读《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理解水平很高 就多读《呼啸山庄》《红与黑》这样的世界名著。不同的 书籍塑造不同孩子的个性,前提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 了解班级里不同孩子的个 特征。 习状况,逐渐发现每个学生的问题。哪个孩子喜欢语 文,为什么喜欢?哪个孩子不喜欢,为什么?会倾听的 学生有哪些?不会倾听者表现在哪里?谁喜欢阅读, 读什么书?谁不喜欢阅读,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爱阅 读?学生积累了多少名篇,认识了多少名家?谁作文 写得好?谁字漂亮?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对于我 们的教学至关重要。 三、备学生未来需要 笔者甚至认为,充分了解学生比备课更重要。每 上一堂课之前,首先要思考学生的起点是怎样的,如果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作为第一条,可见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优秀 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备 课,就可能导致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反之,如果教 的教师意识到,教学生一年,想学生一生。所以,我们 备学生,不但要备学生现状、学生的个陛化差异,还要 材上的知识学生多数都已经会了,不了解这一情况的 你还一味讲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教学 备学生未来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 本语文书、一本教参之余,未来我们的学生还需要哪些 能力和素养?课堂40分钟有没有立足学生一生发展 的需要? 观察我们的课堂,孩子学了几年语文还不敢大胆 设计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 所需。老师要不断问自己:40分钟以后,我能够让学生 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哪些提升?这是备课时第一要做 的事情。此外,要确定哪些东西是学生原本欠缺现在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我们需要自问:将来,怎么 办?面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尝试开设表达训练课。课 上每一个孩子都上台讲话,差不多半年后,即便是班上 最胆小的孩子也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便这 观点不成熟。针对孩子语言学习的需求,我们在三年 应该教给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得用自己的一双 慧眼观察学生的情绪,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兴高采 烈,而是冷漠呆滞,教师还要一成不变地照设计讲下去 吗?如果学生心不在焉,学习信心越来越弱,教师还不 赶紧悬崖勒马吗?这些看似与文本教学没有关系的细 节恰恰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级开设设30秒演讲课,在四年级开设1分钟演讲课,在 五年级开设百家讲坛。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全班做讲 座,1分钟、10分钟,甚至一节课。除此以外,我发现学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发现不同个性孩子的不同需 求。以阅读为例。笔者班上的学生普遍喜欢阅读,但 生并不满足于课堂40分钟的学习,于是成立“天马行 空”文学社、“六小龄童”诵读社、“第一辩手”团等社团, 是仔细了解学生,会发现有的男孩性格懦弱、畏惧挑 战,我就会推荐《老人与海》《女水手日记》《手斧男孩》 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逐渐学习和掌握语言。 《男孩的冒险书》,让他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勇气;而那些 一基于学生未来需求备课、上课,这是作为一个语文 老师的良心。站在儿童的立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 脑子稀奇古怪想法的孩子就让他多读科幻小说、推 理小说,使其思维更加清晰缜密;关心历史的可以读 《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喜欢追星的读读《林肯传》 、 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大趋势,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 从备学生开始吧。圈 差 14 vl )}v e|1 0n sn日 建殷f 201 3.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