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 黑龙江医学 Vo1.39,No.2 202 2015年第2期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Feb.2015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昧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梁杉杉 ,杨海刚 ,赵文 (1.成都中医药大学急诊科08级研究生班,四川成都610000;2.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急诊科,四川射洪629200; 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 半夏9 g、白术15 g、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nZ9 g、栀子9 g、黄芩9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牛膝15 g、益母草15 g、茯芩15 g、橘红 9 g、生甘草6 g。随症加减,7 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81.3%,好转率12.5%,总有效率93.8%。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 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有确切疗效,可作为临床有效方剂进一步探讨研究。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眩晕 dol:10.3969/j.issn.1004—5775.2015.02.045 学科分类代码:360.1017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明显,以中老年人发 3讨论 病率较高,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 眩晕的中医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 舟船,甚至扑倒。发病原因多样,以西医颈椎病、美尼尔病、高 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在跟随导师学习 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较为多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 的过程中,发现眩晕证型以肝阳上亢及痰湿中阻多见。因情志 科学)¨ 眩晕诊断标准。在临床上采用中药治疗眩晕取得较好 不遂或年高肾亏,导致肝肾亏损,水不涵木,阳亢于上,发为眩 疗效,现报告如下。 晕;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或风阳夹痰上扰清空,发为眩晕。加 1资料与方法 之现代人情志抑郁及嗜食肥甘厚腻,导致在病变过程中常常以 1.1一般资料 痰湿中阻及肝阳上亢兼夹为病。这也是导师在治疗过程中立 收集我院2013—10—2014—06间收治的48例门诊眩晕 意的原因。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眩晕》: 患者,其中女性29例,男性19例;年龄25~66岁;病程3 d一23 “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 年,其中高血压病21例,颈椎病15例,美尼尔氏综合征者7 术天麻汤主之” J。天麻钩藤饮出于胡光慈《杂病证治新 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鼻窦炎、青光 义》 ,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功用 。两方合 眼等疾病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眩晕。临床表现 用,一则平肝熄风、燥湿化痰以治其标,一则滋水涵木、育阴潜 为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或胀痛明显,视物模糊,伴或不伴视物 阳以治其本,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作为治疗眩晕的有效 旋转,恶心欲吐,或肢体麻木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方剂。所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有确 1.2治疗方法 切疗效,可作为临床有效方剂进一步探讨研究。 基本方: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半夏 参考文献: 9 g、白术15 g、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9 g、栀子9 g、黄芩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9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牛膝15 g、益母草l5 g、茯苓15 g、橘 社,2007:299. 红9 g、生甘草6 go随症加减,7 d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不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同,嘱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禁食肥甘厚味,避风寒,畅情志。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1.3疗效标准 [3]王磊,王海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J].吉林中医药,2010,30(6):478. 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好转:症状消失, [4]苏延峰,徐帝,梁晶晶,等.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 体征改善明显,可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3):222 2结果 ^一223. 所有患者治疗均为一个疗程,其中治愈39例,占81.3%, [5]张桂萍,曹晓岚.天麻钩藤饮的现代临床应用[J].世界 好转6例,占12.5%,无效3例,占6.3%,总有效率93.8%。 中西医结合杂志,20l2,7(4):366—367. [收稿日期:2014—10—13](编辑:毕然) 通讯作者: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