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来源:星星旅游


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给予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以及一般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对两组患者之间、与国内正常成人组之间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得分。日间功能得分和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要比正常人群差,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焦虑患者的睡眠质量。

标签:焦虑症;睡眠质量;心理护理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454-02

睡眠质量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体现。据相关医学研究显示,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做噩梦、容易惊醒等。质量不好的睡眠则会使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更加严重,也使其社会功能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给予焦虑患者积极的护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究给予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比较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寡欲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已经将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导致的焦虑障碍患者排除出研究外。其中男29例,女35例,年龄20~61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给予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治疗。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之间、两组患者分别与国内正常成年组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

1.2.1 药物治疗 阿普唑仓0.8~2.0mg/d、氯硝西洋1~4mg/d、劳拉西洋1~3mg/d.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药物依赖,但要连用不超过14天,疗程期为6周。

1.2.2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护理查房的时候对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对疾病的感受和对治疗的疑惑,并且使用患者能理解的言语水平向其做出科学的解释,鼓励患者勇敢地进行充分表达和宣泄,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给予患者不同的鼓励,帮助其消除焦虑的情绪,提高

其治疗依从性。(2)健康教育:大多数焦虑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均为比较敏感、固执、完美主义、犹豫不决、过度忧虑失眠问题、非常容易焦虑。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焦虑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失眠的特征,鼓励其以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失眠问题,不刻意控制情绪和思维。(3)生活任务设置:为患者适当地安排符合其兴趣爱好的日间生活任务,使其忙碌起来,转移其对焦虑的关注点(4)音乐放松法:在患者入睡前播放催眠音乐盒指导语,使其逐渐跟随音乐放松身体。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和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SQI总分和催眠药物、催眠效率均高于正常成人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了睡眠时间以外的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療前;除了睡眠障碍意外的得分均高于正常成人组(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得分。日间功能得分和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焦虑是一种痛苦情绪的体验,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伴有睡眠障碍,其主要表现是失眠[1]。对失眠的焦虑、恐惧心理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是治疗焦虑症状的关键,心理护理主要是以心理支持为基础,有机地结合应急处理、健康教育、应对技巧和行为,积极地调动患者的心理支持资源,帮助消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入睡时间得分、日间功能得分和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秋萍,魏道儒.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9)

[2]白萍.心理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亲角色重塑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