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墨梅》学情分析方案

来源:星星旅游
《墨梅》学情分析方案

县三小 刘春艳 学情分析目的:

准确了解四(4)班学生阅读古诗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期达到能够阅读古诗,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我在教学前对所教班级进行学情分析。梅花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雪梅》的时候学生就已经接触了梅花这一事物,并通过对比分析梅花与雪花二物,知晓梅花白且香的特点。学生能从事物表面特点体悟到诗人对梅花、雪花的喜爱之情,但是对于梅花深层次所代表的品格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墨梅》一诗填补了这一空白,学生通过学习诗文以及查阅资料能够了解梅花背后所蕴含的品质。

教学主题: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墨梅》。

教材分析:

《墨梅》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一,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眉梅。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 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全。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

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 说明他画梅花,不是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 间,表现出了他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

教学对象:三小四(4)班44名学生

教学重点:读懂《墨梅》的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体会王冕诗中隐藏着三种不同的梅花。

学习难点:比较香气和清气的不同。 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1.学情分析方法:采用问调查和思维导图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学习古诗,到六年级下册已经阅读了35首古诗,他们已经要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古诗的方法。

2.学情分析的工具:问卷星 具体内容:

1.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通过以前课内阅读古诗所具备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简单分析:作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在五年级的就接触了35首古诗,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因此课堂中重点强调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生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他们也大致了解学习古诗的步骤和一些重要环节,比如:有节奏地读、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明白墨梅的意思。所以本文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如:“借注释,读懂古诗”。在此基础上,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古诗中的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琢磨出“学好古诗”的方法。

2.利用问卷星调查学生自主阅读《墨梅》,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作业,力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本次我共涉及了3道题,第一道考查学生是否有看注释了解乾坤字义的意思,经考察有70%的学生能够掌握,还有30%的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第二道是一道拔高题,诣在考查学生对墨梅的了解程度,经过答题,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可见前期的预判是准确的,在第三题是考察学生分析清气和香气的不同,通过学生答题来看,仅有40%的学生具备这一能力。

通过以上学情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四(4)班75%

的学生能在课前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尝试去翻译;67%的学生能读懂古诗”

2.新的学习起点:墨梅中隐藏着三种不同的梅花,比较清气和香气的不同。

3.问卷调查内容: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只留清气满乾坤 ..

A天 B地 C天地之间

2.王冕的这首诗中隐藏了三种不同的梅花,我们边思考边学习,找一找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分别藏在哪一句诗里呢?

A家中梅 B 画中梅 C心中梅 (1)我家洗砚池边树 ( ) (2)朵朵花开淡墨痕 ( ) (3)不要人夸颜色好 ( ) (4)只留清气在人间 ( )

3.统计100首古诗,有60首写梅花的香气,请同学们比较香气和清气有什么不同?

(1)香气写的是花,清气写的是( )。

A梅花 B 人

(2)香气是用鼻子闻出来的,清气是( )品出来的。 A 行为 B 心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