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来源:星星旅游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划分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字。(3分) 涉( ) 契( ) 惑(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小题4】为何“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对你有何启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题1】渡过;雕刻;迷惑,糊涂。 【小题1】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小题1】因为他(楚人)不知道舟在动而剑却是静止的这一动一静的道理,所以让人迷惑。启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应尊重实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2

《刻舟求剑》(10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刻舟求剑》选自《--------------- 》,作者 ,战国末秦国人。(2分)

小题2:、与“而剑不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拔山倒树而来

小题3:、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4分) 小题4:、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吕氏春秋》、吕不韦 小题1:C

小题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题1:考察文学常识。《吕氏春秋》、吕不韦

小题2:错,应选B“而剑不行”中的“而”:转折连词,却。A 连词,表顺承。B转折连词,却。C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小题3:找议论的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小题4:道理也就是寓意。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