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来源:星星旅游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摘 要:在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写作教学得到了良好发展,并逐渐成为教学水平评价的一大指标。但是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写作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兴趣 阅读教学 网络资源 生活化 相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初中语文写作是一个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行文结构、中心思想等方面。由于初中作文强调学生的积累与创造,因此,要想做好初中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写作兴趣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而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从被动的反应性的接受者变为主动追求的猎取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自觉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认为,“鼓励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他或多或少的可取之处,都可以从中找到值得赞扬和鼓

励的东西。所以,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寻找优点,一旦发现,就写上鼓励性的赞语,或划上表示写得好的曲线或圆圈。同时,我还采取多种方式,一有机会便给予鼓励。如在课堂上,常拿他们的习作范读;课后,或在课室里张贴,或在学校办的刊物上登出来,或投稿到学校广播站,甚至寄到各级报刊杂志社等。这些来自老师的“赏识”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效应,会成为一种鞭策和动力,学生的写作兴趣油然而生,自信心由此而生,写作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随着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渐就会对作文萌生出更大兴趣,就更加热爱作文。这样,我的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境界。

二、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阅读之美,妙不可言。阅读至动情处,常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然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模块,不仅要做到“意会”,而且还要做到“言传”,否则阅读便“死在言下”了。唯有突破这一瓶颈,才能别开洞天。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各种文体的典范之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章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从中积累好词好句,同时融入对写作的感悟。 首先,语言的积累和铸炼,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酵、沉淀、生成”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起阅读的良好习惯,在阅读时要注意对好词好句进

行摘抄和学习;每隔一段时间之后,要组织学生对自己所摘抄的好词好句进行复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结果的巩固。学生只有在阅读了足够多的作品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只有积累了足够丰厚的材料,才能达到“下笔成文”的境界。

其次要读品结合,领悟语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复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的凝练优美,在赏析交流中领悟文章写法的独特奇妙,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特别注意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仿写。当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语言的美妙时会激发起模仿创新的欲望,要让他们从阅读到生活,形成一种反思、批判的思维方式,做到言由心生。 最后,遇到美好的诗句时,要引导学生摘抄下来,学会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诗词佳句或文章妙语,可有效提高文章的品位,增添文学情趣 三、网络搜索,发挥优势

积累素材是当今学生最普遍的薄弱点,我们老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弥补初中生写作素材匮乏的遗憾。为了分数,学生有写不完的作业,能有多少时间勤观察、多读书、丰富积累呢?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什么作文全是空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以高效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令其有话可说,有感可抒,写出言之有物的文

章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发挥多媒体优势 ,利用好网络媒体上的一些利用价值高的阅读素材,搜集整理好印发给学生,以在作文材料上有一定量的积累。作文的语言又怎能没有文采呢?

四、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春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秋天》、《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中游泳,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

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于是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回来后我再让他们继续写这次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景象和感受。虽然语句不太通顺,但内容是真实的,是活的。

五、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批改形式可以分为自我批改、互相批改和集体批改等。在学生批改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读作文,然后从错别字、错误的符号和不通顺的句子等简单的环节入手,然后在要求学生看体裁、内容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要要求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寻找文章中好的词句并标示出来,最后欢迎求学生写出简单的点评。通过参与批改作文,能够使差生从好学生的作文中受到启发,提高自己,好学生能够从差生的作文中得到教训。学生在批改的同时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并从其他学生的作文中受到启迪,得到提升。同时这种教学的参与能够极大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与写作的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面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