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25期 131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药理实验研究进展△ 孙亚京 周岳君 张副兴’ 孙佩娜’ 潘方舒’ 摘要:整理分析了近十年来逍遥散抗抑郁作用药理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得出逍遥散能在不影响自主运动的前提下改善 抑郁症动物的行为表现,同时指出逍遥散可双向调节海马和杏仁核区某些基因的表达,其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脑内DANA、5一HT等神 、经递质有关。 关键词:逍遥散;抑郁症;药理研究;实验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注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5—0131—02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年患病率在2.7%~ 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10.3%,终身患病率在7.8%一17.1%…,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 结果显示其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浆NA的含量。赵威、黄国钧112]用 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致残性的疾病[21。根据抑郁症的症 加味逍遥散干预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的抑郁症小鼠模型,测定 候群特点,其应归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大多数医家认为,抑 小鼠脑内递质含量,结果显示加味逍遥散可显著增高利血平致 郁症的病位在“肝”,波及心脾,日久及肾,影响精神情志。《素问・ 抑郁症小鼠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A)和5一羟色胺(5-HT)含 灵兰秘典论》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故言“从肝论治” 量,与张虹、王明军【l3j的研究结果一致。 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思想。 2.2对神经递质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孔梅等[ 观察逍遥散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医局所编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 干预抑郁症睡眠障碍(SDD)大鼠海马5一羟色胺1A受体 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作用,主治肝郁血虚而致的两胁作痛、 (5-HT1A受体),5一羟色胺2A受体(5一HT2A受体)mRNA表达变 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 化,模型组海马5-HT1AR mRNA表达水平下降,5-HT2AR mR— 脉弦而虚等症,这些症状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极为相符。现将近 NA表达水平上升;逍遥散组海马5-HT1AR mRNA。5-HT2AR 十年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mRNA的表达改善明显。认为逍遥散可能通过上调海马 1 动物行为学观察 5一HT1AR,下调5一HT2AR,调节5一HT改善SDD。 1.1旷场实验(open ifeld test,OFT):OFT是一个常用的动物行为 另外,岳广欣旧等认为逍遥散对海马CAI区和杏仁核d一 学实验,可以检测小鼠自发活动行为locomotor activity)和探索行 氨基经甲基恶哩丙酸(AMPA)受体mRNA表达的调节可能是其 为(exploratory behavior)。其原理基于动物有畏惧空旷场地的天 抗抑郁效果的作用途径之一。AMP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性,其活动具有趋避性(thigmotaxis)tsl,而另一方面,面对新事物 的一种,谷氨酸作为中枢的一种神经递质,通过与相应的谷氨 又会产生好奇心去探究新场所。OFT是用于评价动物自发活动 酸受体结合,介导着大多数中枢的兴奋性神经传递。AMPA受体 以及焦虑状态的经典行为学实验,宝丽等 通过OFT研究发现 在突触后膜的动态表达与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的诱发和维 逍遥散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没有显著的影响,该结果与徐志伟等[5/ 持有关,其在突触后膜上的密度直接影响到突触传递的强度和 的研究一致,说明逍遥散无中枢兴奋作用。 神经元的兴奋性。 1.2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 forced 3 蛋白表达的研究 swimming test,FST):TST和FST是行为药理实验中用于筛选和 3.1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 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 观察抗抑郁药物的可靠实验方法[61。熊静悦等m用逍遥散 NF)的影响:BDNF是在脑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它广泛分布于 15.6g/kg连续给药7d能明显缩短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中小 中枢神经系统内,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的存 鼠的不动时间,且不影响小鼠自主活动量,提示逍遥散在不影响 活、分化、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是成熟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条件下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实验结果与 的神经元维持生存及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张巧丽等㈣ 文献报道一致(al。 研究显示在慢性应激的过程中,BDNF在海马和杏仁核的含量 2 神经生化研究 变化往往是相反的,慢性束缚应激条件下海马区BDNF的含量 抑郁症神经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研究的热 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使用逍遥散后BDNF的含量上升。而在杏仁 点,取得了很大的进,Elhwuegitgl指出,临床上所有的抗抑郁药都 核区,慢性束缚应激条件下BDNF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在使用逍 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利用率来发挥作用的, 遥散后含量反而下降,这提示逍遥散对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逆 主要是通过三种机制:一是抑制单胺能神经元的再摄取;二是抑 转作用。彭希等【 探讨了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BDNF ̄REB信号 制单胺神经递质在神经元内的代谢;三是通过阻断单胺能神经 机制,结果显示逍遥散30g/kg有提高模型动物血清BDNF含量 元上的A2自身和异身受体来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 的趋势,能显著增加模型小鼠海马BDNF、CREB mRNA及皮质 2.1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单胺类递质包括多巴胺(DA)、去 BDNF mRNA的表达量,对模型动物海马部位pERK1/2的表达 甲肾上腺素(NA)和5一羟色胺(5一HT),其变化在抑郁症发病机制 量有提高趋势。 中得到广泛的认同【】01。单胺假说认为,持续的压力或者大脑功能 3.2对GAP一43和Nogo—A的影响:GAP一43是一种钙依赖性磷 紊乱,使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和活性下降,从而导致抑郁。贾广 酸蛋白质,被认为是存在于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蛋白,而Nogo蛋 成等【111以逍遥散和两种阳性药(盐酸氟西汀和文拉法辛)为干预 白是IN一1抗体的靶分子。GAP一43和Nogo—A与中枢神经突触 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去 的再生有密切关系。王竹风等【 认为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与其 甲肾上腺素(NA)及5一羟色胺(5一rrr)的含量,研究逍遥散对慢性 对GAP一43和Nogo—A蛋白表达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关,其研究显 示逍遥散具有双向调节海马及杏仁核GAP一43和Nogo—A蛋白 △[基金项目】2012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 划)“方药反正抑郁症小鼠模型证类分析”项目(2012R410033) 表达的作用。 一 +通讯作者:周岳君,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防治失眠、 3.3对海马神经元内突触素的影响:突触素是与突触囊泡相连 抑郁和脂肪肝方向研究,E—mail:zhouyj6666@126.corn1 的磷酸蛋白,是突触小泡特异性的外侧膜蛋白,它们参与了中枢 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医学七年制(310053) 神经系统突触连接的形成和维持,能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并且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310053)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炜熙、胡随瑜【 研究显示 20l3年8月19日收稿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内突触 l32 内蒙古中医药 【9]Elhwuegi A S.Central monoamines and their role in major de— 素表达上凋,而逍遥丸能下调其表达。 ression【J1.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eology and Biological 综合各位学者的研究结果,大致认为逍遥散对海马和杏仁 p核丰H关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但对具体作用机制的认 Psychiatry,2004,28(3):435—451. 识尚未达成一致,有待进一步探索。 3 问题与展望 『1O1崔杰,郭秉荣,任艳玲,等.逍遥散不同提取部位对慢性轻度 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43(7):584—587. fl11贾广成,郑兴宇,周玉枝,等.逍遥散对CUMS模型大鼠行为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实验研 究报道颇多,为逍遥散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依据。但仍存在不 足之处如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基因水平研究不够深人,具体的 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另外目前各类研究所采用的抑郁 症动物模型尚不能确定中医证型,逍遥散的研究与其他复方的 研究采用同种模型,难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特点,建议加 学及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1.中国实验方荆学杂志, 201 1,17(6):136—140. [121赵威,黄国钧.加味逍遥散对抑郁症模型动物自主活动及体 内递质含量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3):271— 272. 强这方面的研究。 『131张虹,王明军.逍遥散对肝郁证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J1. 参考文献 2006,24(7):1331—1332. 【1]Ro Bert EH,CY S,OG G.Text book of psychiatry【Z】.5thed. 中医药学刊,f141孔梅,邢长永,舒晓春.逍遥散干预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大 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08.470—471. 5-HT2A受体的变化[J1.中国实验方剂学 【2】诸索宇,施慎逊.抗抑郁药的合理使用【J】.上海医药, 鼠海马5-HT1A受体,杂志,2010,16(14):157—160. 2009.20(10):441-444. 151岳广欣,王竹风,张巧丽,等.束缚应激大鼠中枢AMPA受体 【3]Shin J,Gireesh G,Kim S W,et a1.Phospholipase C beta 4 in 『the medial septum controls cholinergic tetba oscillations and anxiety 和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调节作用fJ1.中国 2007,27(12):ll10—1115. behaviors[J].Eugenik:Erblehre—Erbpflege,2009,29(49):15375一 中西医结合杂志,『l61张巧丽,岳广欣,王竹风,等.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脑区BDNF J].辽宁中医杂志,20t0,37(1): f41宝丽,陈婧,黄琳,等.逍遥丸对小鼠行为绝望和应激性抑 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调节作用『162—165. 郁的影响fJ1.中药材,2008,3l(9):1360—1362. 【5】徐志伟,王文竹,苏俊芳,等.丹栀逍遥散四种提取物抗抑郁、 f171彭希,曾南,龚锡萍,等.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BDNF/CREB 焦虑作用的实验研究【J1.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5):302—303. 信号机制fJ1.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3):9—12. 81王竹风,汪宝军,岳广欣,等.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大鼠应激脑 【61王晓强,高权国.逍遥散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 『l2007,24(1):40—42. 区GAP一43和Nogo—A蛋白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 【7】熊静悦,曾南,张崇燕,等.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研究『J].中药药 2010,17(4):295—297. 理与临床,2007,23(1):3—5. 『191宋炜熙,胡随瑜.逍遥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mRNA 【81吴丽丽,徐志伟,严灿,等.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 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1):53—56. l5385. 实验研究『J1.中医研究,2o03,16(3):14—15. 中医局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现状 关键词:膝关节炎;痹症;骨痹;手法治疗;小针刀 杨学义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5—0132—0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 发病,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 加,多数为50岁以上的病人,中医属“痹证”或“骨痹”范畴,该病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及工作,因药物副反应较大,疗程 较长,长期效果欠佳,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中医局部治疗,现将 近年来中医局部治疗KOA现状综述如下。 l 中药外敷治疗 2 局部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作为中医治疗KOA的一种有效的、无创伤性的方 法长期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放松软组织、松解粘连、 增强肌力,并消除疼痛、肿胀,解除交锁,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 膝关节应力状况,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消除关节内外炎症,减轻 关节与骨内压力,为软骨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而且通过增加膝 关节血液循环和关节液的代谢,促进关节软骨对营养物质的吸 外敷法是根据《内经》“寒者热之”和“热因热用”的治疗原 收,延缓软骨的进一步退变受损,甚至使其向代偿修复的方向转 则而创立的,对人体有助阳通阴、温通经络,使气血调和的作用, 化,以达到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目标。该方法有操作简便、 《素问・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膝肘不得伸, 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佟云等[41报道关于手 内为骨痹,外为不仁。”老年人肝、肾亏损,长期劳损,加之风寒湿 法结合正骨散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分析,通过手法 三邪,淤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导致膝关节疼 治疗关节外“靶点”,即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附着点,可达到止 痛、僵硬、屈伸不利等症状。曾碧映等f 睬用中药当归、苏木、桑寄 痛的效果。KO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肌力减 生等局部外敷,并通过对比使用玻璃酸钠局部注射治疗,有效率 退,姜淑云等 通过理筋手法结合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改善患 更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吕良德等[21采用外敷伸筋草、透骨 者步态、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黄文杰等 对比口 草、川牛膝、元胡、丹参、木瓜等中药,能快速消炎消肿、镇痛,且 服消炎痛治疗,报道了经手法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使用方便,安全价廉;潘学启等131通过外敷中药冰片、藤黄、生南 星、土茯苓、红花、川芎、泽兰等,达到滋补肝肾、舒筋活络等功 效,进而消除关节肿痛,促进功能恢复。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外敷 具有肿胀消除快,缓解疼痛时间长,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诸 多优势,但其难以根治原发病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广西柳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8月19日收稿 (545001) 特别是生理、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动。刘毅斌等【 通过对比口 服双氯芬酸钠,应用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骨性 关节炎,疗效显著。杜宁等 l报道了经中医手法治疗原发性膝骨 关节炎,能够增加软骨容积、修复软骨缺损。以上资料均提出,手 法治疗KOA早期(I、II期)效果较佳,可预防病程进展,促进软 骨修复及改善功能,但对晚期患者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3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