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罗湖区批发零售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doc-罗湖区批发零售重.doc

罗湖区批发零售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doc-罗湖区批发零售重.doc

来源:星星旅游
优化提升 降低风险 持续发展 -----罗湖区批发零售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本文通过对我区达到国家规定的重点批零企业(批发行业年销售额达8亿元、零售行业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的主营产品、经营指标、财务指标、排名变化等方面的分析,反映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索重点企业发展对我区批发零售业的启示。

一、批零重点企业发展状况 (一)规模效应明显

2007年末,我区批零重点企业有42家,总资产达到170.58亿元,营业收入达到389.63亿元,销售总额为422.07亿元,上交税金12.08亿元,吸收从业人员2.8万人。重点企业经营呈现明显的规模效应。单位数占全区批零限上企业单位数的10.9%,资产、负债的占比达到了45%以上,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销售总额的占比则达到了55%以上。从平均水平看,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分别是限上企业的3.8倍、4.7倍、4.7倍。创造的增加值为37.10亿元,占我区批零企业增加值的27.7%。详见表一。

表一: 2007年批发零售重点企业主营产品分类汇总表

经营产品 单位数资产 负债 营业收入利润 从业人员(人) 1658 16058 466 541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14 10 4 4 213201 735586 167822 131761 143176 511598 85633 115873 734030 1322196 512760 537829 21269 79452 5410 6627 汽车 百货 石油 机械、化工、 1

钢铁 医药 建材、家具 饮料、茶叶 鞋 书报杂志 汽车配件 电子 合 计 批零限上企业 批零重点企业占限上企业的比重(%)

10.9 45.1 47.8 55.4 55.4 56.7 3 2 1 1 1 1 1 42 158580 97879 12441 28800 94648 38283 26774 183414 82719 11756 24786 51198 27812 14159 335918 100002 119093 29541 55270 37161 112500 3462 4579 147 471 1438 5370 13045 4449 1534 57 329 1990 120 1210 28412 1705775 1252124 3896300 141270 387 3782428 2617085 7035804 254999 50094 (二)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从经营产品看,重点企业的主营产品涉及到11个行业(见表一)。其中主营汽车的企业单位数最多,有14家企业,占33.3%;综合零售业有10家企业上榜,占比为23.8%;经营石油产品和机械产品的企业均有4个企业上榜,并列第3位。

(三)区域发展优势明显

从区域分布看,重点企业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归集特点。综合零售主要分布在桂园、东门、翠竹、南湖片区,汽车主要分布于黄贝、笋岗、莲塘、清

2

水河,家私、建材主要分布于笋岗。详见表二。

表二: 2007年罗湖区批零重点企业区域分布表

片区 南湖 笋岗 黄贝 桂园 清水河 东门 翠竹 莲塘 东晓 合计

企业数(个) 10 8 6 5 4 3 2 2 2 42 占比((%) 23.8 19.0 14.3 11.9 9.5 7.1 4.8 4.8 4.8 100.0 主营产品 综合零售、医药、石油、钢材、机械 家私、建材、汽车、石油 汽车、石油 综合零售、日用品、饮料及茶叶 综合零售、汽车、医药 石油、化工产品、综合零售 综合零售、电子 汽车、汽车配件 汽车 (四)经营稳定性好、获利能力较强,但经营风险较大

资产规模:重点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170.58亿元,平均资产规模是4.1亿元,是限上企业的3.8倍。其中书报杂志企业资产规模最大,平均为9.46亿元;其次是综合零售企业,平均为7.35亿元;排第3位的是钢材销售行业,为6.33亿元。平均资产规模最小的行业分别是饮料和茶叶销售行业、汽车销售行业、化工产品销售行业。

经营规模:重点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389.6亿元,平均营业收入达到9.3亿元,是限上企业的4.7倍。平均营业收入名列前3位的行业是钢铁、综合零售、电子,分别为22亿元、13.2亿元、11.3亿元。

3

获利能力:重点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为8.3%,比限上企业高出2个百分点,说明重点企业获利能力较强。资产利润率最高的是电子行业,达到48.7%;其次是汽车配件行业,为14%;资产利润率达10%以上的行业有其它机械、化工产品、汽车行业。低于3%的行业有饮料及茶叶、医药、鞋、图书杂志。

经营风险:重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3.4%,比全区批零限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4个百分点,说明重点企业经营风险较高。最高的行业是医药行业,高达115.7%。超过70%警界线的行业有饮料及茶叶批发、机械、钢铁、鞋、建材家具、汽车配件。低于60%的行业有石油、书报杂志、电子行业。

综合零售行业在经营的稳定性、风险性、获利能力等方面综合竞争力是最强的。汽车行业虽然获利能力较强,但稳定性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电子行业获利能力较强,抗风险能力较好,但经营稳定性较弱。 (五)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从企业性质看,共有25个民营企业入榜,占比达到59.5%,主要为主营汽车、电子销售。外资企业有8家,占比为19%,主要集中在综合零售行业。国有企业有5家,比例为11.9%,集中经营石油、书报等。集体企业有4家,比例为9.5%,主营石油、医药产品。不同性质的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规模有明显差距。外资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4.55亿元、平均资产为7.37亿元,分别是民营企业的2.1倍和2.6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分别为9.93亿元、9.89亿元,平均资产规模分别为4.36亿元、4.89亿元。

二、我区批零重点企业与全市比较

从全市来看,我区重点企业数为42家,占全市141家的29.8%。从行业分布看,我区重点企业在饮料与茶叶、医药、机械、钢铁、化工、综合零售、鞋、服装、书包杂志、汽车、汽车配件、建材家具等在全市商贸市场

4

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体育用品、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等产品经营上,目前我区重点企业在规模上还不能与其他区同质经营的企业抗衡。全市烟酒行业有两家企业原来归属我区,是全市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但2006年搬到福田区。详见表三。

表三: 2007年罗湖区重点企业占全市比重情况表

经营产品 汽车 百货 石油 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 机械、钢铁、化工 医药 烟草 鞋、服装、纺织 家用电器 文化体育用品 建材家具 饮料与茶叶 食品 书报杂志 汽车配件 化肥、农药 罗湖企业数(个) 14 10 4 1 4 3 0 1 0 0 2 1 0 1 1 0 全市企业数(个) 罗湖占全市比重(%) 35 25 20 19 10 6 5 5 4 3 2 2 2 1 1 1 40.0 40.0 20.0 5.3 40.0 50.0 0.0 20.0 0.0 0.0 100.0 50.0 0.0 100.0 100.0 0.0 5

合 计

42 141 29.8 三、近年来批零重点企业发展变化特点

(一)行业渐次优化升级明显

2004年从事烟草行业、纺织品、粮油行业的企业均榜上有名,但到了2007年,这3个行业除烟草行业搬迁到福田外,纺织品、粮油行业被挤出了排行榜,新增了钢铁、连锁专卖鞋业、汽车配件。这三个行业分别反映了热门商品、新的经营模式。

从重点企业的成立时间看,能明显看到产业梯度升级图,呈现出传统行业不断减少、新兴行业逐渐增加的趋势。1994年以前成立的重点企业,全部是以经营传统产品(如纺织、机电、粮油、药品)为重点。1994年至2000年,新的消费产品和经营模式开始展露头角,如汽车、大型综合零售、电子产品等,但这些产品或新的经营模式在消费市场仅是亮点,并不是主角。2000年以后,高端产品市场和先进的经营手法开始走向成熟。汽车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大型综合零售进驻步伐和规模明显加大;电子产品销售增长势头明显。

(二)采取不同方式稳步扩张

2004年到2007年间,药品行业和便利店采取直营或加盟的方式加快扩充步伐,药品经营的门店数增加21%,营业面积增加26.9%,销售额增加18.2%;便利店的门店数增加46%,营业面积增加59%,销售额增加2.4倍。综合零售则通过异地扩张、收购本土同质经营的企业等模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加大市场份额的占有率。

(三)资本规模缩小,经营规模增大

2007年重点企业的平均资产为4.06亿元,平均营业收入达到9.28亿

6

元,比2004年平均资产减少403万元、平均营业收入增加22320万元(剔除搬迁的沃尔玛、中石油、烟草总公司、青岛啤酒)。资产规模略有降低,经营规模明显扩大。经营规模明显增大的企业有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分别比2004年增加300%、40%。

(四)资本密集度、劳动生产率提高

与2004年相比,重点企业的资本密集度和劳动产出率有明显提高。资本密集度由2004年的51万元/人提高到60万元/人,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10万元/人提高到137万元/人。表明重点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五)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风险增大

2007年重点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3.4%,比2004年58.3%上升15个百分点,企业经营风险明显增大。资产负债率上升的行业有:饮料行业增加34个百分点;石油行业增加40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增加8个百分点;家私、建材行业增加1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的行业有书报杂志类,下降8个百分点;电子行业下降25个百分点。较为稳定的行业是综合零售行业、其它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从2004年到2007年均超过100%。

四、几点启示

1、从重点企业的成长看,企业做大做强可以通过:(1)重组并购扩大经营规模,综合零售行业多采取这样的方式。(2)采用直营或加盟的形式连锁扩张,占据同质市场。如药品行业、便利店、电子行业等。(3)准确把握市场,政策扶持,调整主业。如汽车、钢材等行业。可见,企业做大做强没有固定的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行业发展程度、经济环境等综合考虑,灵活发展扩大。

2、重点企业排名变化表明:(1)行业升级对行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

7

用。(2)纺织行业从排行榜消失既是行业升级淘汰的反映,也是整个经济大气候集中体现的结果,是纺织行业陷入发展困境的冰山一角。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大型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企业需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经营战略作出调整。(3)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只要市场定位准确,经营管理到位,都可以做大做强。(4)随着深圳经济中心区发展逐渐西移,几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搬至福田区,说明大型企业对区域环境的发展空间提出更高要求。

3、批零重点企业的成长是我区批零业发展的缩影。重点企业的成长过程、行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反映了我区批零业发展以及结构调整的特点。作为一个老商业城区,我们有成熟的贸易市场,配套、完善的经营环境,同时我们也面临区域空间发展受限的瓶颈。只有对资源(产品)进行优化整合,整体提升,行业(企业)才能做强做大,持续发展。

4、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需关注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资产减少,营业规模扩大,资产负债偏高预警显示存在这种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扩展速度过快;负债经营,资金成本过高;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摊薄等。

五、2008年下半年走势分析

上半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CPI高企、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紧缩,给相关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截至6月底,重点企业9家综合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2%,16家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增长11.2%,4家石油制品行业增长27.6%,3家药品企业增长6.9%,2家建材企业下降32.6%,1家电子产品龙头企业增长58.3%。与去年相比,大部分重点企业营业额增幅有所放缓,说明消费需求有所抑制。

下半年,随着稳定物价政策的出台及效应的不断释放,人们对收入提高的预期,消费需求应有所提高。但是国际经济疲软、从紧的货币政策、国际原油、食品价格、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这些不利因素没有得到根本的

8

改变,企业面临的的外部压力依然存在,整体经营环境不容乐观。企业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持平稳发展。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