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依据工程需要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规定,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
2、 路基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 3、 路基填方材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
4、路基填方材料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
5、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
6、 *在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应视压实机具的功能确定。人工夯实虚铺厚度
应小于20㎝。
7、*路基压实应在土壤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值时进行。
8、 石方路基爆破施工必须有取得爆破专业资质的企业承担,爆破工应经技术培训上岗。 9、 *路基压实度检查数量:每1000m、每压实层抽检1组(3点)。检验方法:
2
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10、*路基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11、土路基允许偏差路床纵断高程(mm)-20;+10,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
12、*基层施工中严禁用贴薄层方法整平修补表面。
13、*基层需检测的项目有:无侧限抗压、压实度、灰剂量、弯沉值。
14、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
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15、石灰、粉煤灰稳定沙砾基层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应为20cm,且不宜小
于10cm。
16、*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1
17、*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18、*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查1点。 检查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19、*基层、底基层7d的饱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 1组。
20、*弯沉值,设计规定时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2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
纵断高程(mm):基层 ±15;底基层±20。横坡±0.3%且不反坡。厚度(mm)±10。 22、级配砾石类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
纵断高程(mm):基层 ±15;底基层±20。横坡±0.3%且不反坡。厚度(mm)+20;-10%层厚。
23、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24、沥青混合料品质应符合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 25、*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 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检验方法:钻孔用钢尺量。
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26、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27、*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纵断高程(mm)±15,横坡±0.3%且不反坡。井框与路面高差(mm)≤5。 28、*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
混凝土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测数量:每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1次;不足100 m³时按1次计。
2
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5mm。检查数量;每1000m21组。 29、钢筋安装中传力杆、拉力杆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
30、混凝土面层应拉毛、压痕或刻痕,其平均纹理深度应为1~2mm。 31、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每1000m21组,不足1000m2取1组。 32、铺砌式面层料石、预制砼砌块的物理性能含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33、*料石面层质量检验:井框与路面高差(mm)≤3;相邻块高差(mm)≤2。 34、*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质量检验:井框与路面高差(mm)≤4;相邻块高差(mm)≤3。
35、人行道面层质量检验:
路床与基层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值。检查数量:每100m查2点。 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每1000m21组,不足1000m2取1组。
36、*路缘石应砌筑稳固、砂浆饱满、勾缝密实,外露面清洁、线条顺畅,平缘石不阻水。立缘石、平缘石安砌允许允许偏差:直顺度≤10(mm),相邻块高差≤3(mm),缝宽±3(mm)。
二、城市桥梁部分:
1、模板、支架和拱架应结构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钢筋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BP235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
4、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5、*钢筋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绑扎接头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
6、*当钢筋采用搭接焊时,两根钢筋的轴线应一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得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得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7、钢筋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抽样检测拉伸实验和冷弯实验。
8、*钢筋成型和安装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间距:排距允许偏差±5mm;同排钢筋间距:梁板及拱肋允许偏差±10mm,基础、墩台、柱灌注桩允许偏差±20mm。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
3
10、 *水泥进场除全数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固时间抽样复检。 1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2、 13、
*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批不得大于60吨。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检验批划分: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
艺条件下,锚具和夹片应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检验批,连接器应以不超过500套为一个检验批。 14、
预应力筋的张拉和放张是,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
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15、
*混凝土灌注桩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每根桩在浇筑地点制作
的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2组 ,桩身不得出现断桩、缩径现象,全数检查桩基无损检测报告。 16、 17、 18、
支座安装平面位置和顶面高程必须正确,不得偏斜、脱空、不均匀受力。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 装配式拱桥构件在吊装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
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19、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空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大于0.15mm的
收缩裂缝。 20、
预应力混凝土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这是因为该水泥早期强度低,
不适合预应力混凝土的早强要求。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