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劳动合同法》之经济性裁员

浅议《劳动合同法》之经济性裁员

来源:星星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i斋与;去 浅议《劳动台同法 之经济性裁员 囊费小梅[摘律规定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经济性裁员 制度评析 重庆大学法学院 要】《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制度作了重大完善。本文在介绍经济性裁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基础之上,对其法 2007年6月2 9日颁布的 劳动合同法》在 劳动法》基础之 上.对经济性裁员制度作了重大完善.在放宽裁员的前提和实质 五 经济性裁员的两个优先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随意裁员和保障社会弱者及需要保护人员 性条件同时.从程序上对经济性裁员进行从严规制 总的来讲是 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的两 兼顾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既明确企业可以根据竞争需要裁减 个优先:1.新设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三类人员.即 人员.又保证被裁减人员获得补偿.个别特殊群体享有特殊保护。 具体内容如下: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与本单位订立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 或者未成年人的。劳动立法首次对劳动合同期限长 困难人员予 、经济性裁员的界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是指需要裁减人员 以照顾.将留职优先权给予那些负担较重 工龄长的员工。2.规 2O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O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 O%以上的情形。 定用人单位重新招用人员时被裁减人员的优先被录用权。用人单 该规定放宽了裁员的前提.明确了用人单位裁减人员人数只有在 位依法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 符合上述法定标准时.才会适用经济性裁员的规定成批解除劳动 合同。相反.只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 第 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与 劳动法》 四十条的规定单个解除劳动合同 二、经济性裁员的实质性条件 相比.该条新增加了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重新招用人员时.应 当履行优先通知被裁减人员的义务.以使得被裁减人员及时行使 优先就业权.但对用人单位没有履行通知义务的.应承担什么法 出于保护用人单位享有用工自主权. 劳动合同法》采用列举 律责任7及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在同等条件下未优先招用 和概括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规定四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 被裁减人员的.又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7 劳动合同法》没有相 济性裁员。除了列举 劳动法》已规定的两种情形“:1.依照企 应的法律规定。因此出于保护被裁减人员的优先就业权问题.在 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外.在 即将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应对该问题作出规定。 裁员的条件上增设列举 :3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 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的情形以及概括地 规定“.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 性裁员的实质性条件.更加符合设置经济性裁员制度的本意.弥 六、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 由于经济性裁员属于劳动合同的无过错单方预告解除.因此 为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用人单位必须对被裁人员进行经济补 了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标准及不支付补偿金的法律风险。 劳 大变化.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该规定大大放宽了经济 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四十七条、八十五条分别规定  补了 劳动法》对裁员条件规定的不足 但作为兜底条款的客观 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在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方面有所突破:经济情况.在即将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应作严格解释。 1.经济补偿按月工资标准支付.取消企业平均工资标准:2.经济 补偿采用分段来计算经济补偿金;2.与 劳动法》相比.新增 六 三、经济性裁员的禁止性条件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裁员行 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和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4.将高薪 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 劳动者和一般劳动者区分开.进行了两种经济补偿。一般劳动者则 为规定了禁止性条件: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 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 按实际工资补偿.没有最高年限的限制.而对高薪劳动者进行两个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 高额限制(月平均工资标准和经济补偿金最高年限的限制).即劳 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 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按职工月平 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均工资三倍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 的其他情形。与 劳动法》相比.该规定增加了不得裁员的两种 二年。新标准较好地兼顾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另外.为了督促企业及时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 情形即第一种和第五种情形.体现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倾 斜保护及明确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裁员对象要符合该条强制性规 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裁员时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由劳动行 定.否则裁减行为无效。 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支 四、经济性裁员的程序性条件 基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及防止用人单位 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七 违法经济性裁员的法律后果 . 随意裁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裁员的法定程序与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及八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裁 劳动法》规定的相一致.即说明情况+听取意见+报告裁减人员 员的法律后果:要么裁员无效继续履行.要么支付相当于双倍经 方案.对裁员的程序依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加强工会的干预力 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该规定赋予了劳动者选择权.保护了劳动者 度、强化工会的协调、维权功能及赋予劳动行政部门监督企业裁 员的法定权。 的合法利益。在加大用人单位违法成本.便捷劳动者维权的同时. 也将有助于经济性裁员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 《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下旬刊)总第540期 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