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酰基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高酰基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来源:星星旅游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9期 食品科学 高酰基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杨冬月 朱萌萌李龙伟王念祥陆启明 (河南郸城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河南郸城477150) 摘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高酰基结冷胶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高酰基结冷胶生产工艺中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 方。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高酰基结冷胶发酵配方为:蔗糖2.75%,鱼蛋白胨0.25%,KH2P040.10%,CaCO30.12%。50L罐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 酵液粘度为20000 cp,纯胶收率达1.55%以上。该结果可为提高高酰基结冷胶的产胶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酰基结冷胶;发酵培养基;生产工艺;配方优化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9—0367—02 Optimization on Production Process of High Acyl Gellan Gum Fermentati0n YANG Dong-yue ZHU Meng-meng LI Long-wei WANG Nian-xiang LU Qi-n ̄ng (Technology Center of Caixin Sugar Co.Ltd of Daneheng in Henan Province.Dancheng Henan 477150) Abstrac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medium formula for the high acyl gellan gum production,the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the medium of shaking flask fermentation of high acyl gellan gum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o ̄hogonal test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llat,optimum fermentation medium formula were as follows,the prope ̄ion of saee ̄arose was 2.75%,fish peptone Was 0.25%,KH2P04 Was O.10%,andCaCO3was0.12%.The results of50L canist experiment showedthat,fermentationliquorviscositywas 20000 cp。puregum productive rate reached 1.55%.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or fimproving the um—yigelding rate of high acyl gellan um.g Keywords high acylgellangum;fermentationmedium;productionprocess;optimalformula 结冷胶(Gellan Gum)是一种细胞外生物高分子多糖类 CX21FS1,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精确到0.001 g的电子 物质,以葡萄糖等单糖或双糖为原料,以少动鞘脂单胞菌为 产生菌,经特定的生物发酵制成[1]。我国在1996年批准其作 为食品增稠剂、稳定剂使用,2011年发布实施了结冷胶国家 标准GB25535—2010t2J。经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后的发酵液, 未经脱酰基处理所得到的即为高酰基结冷胶.而直接加热 天平;精密酸度计,PHS一3C型,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生 产;均质机;质构仪,BROOKFIELD CT3型。 1.2试验方法 1.2.1培养方法。①种子液制备。取实验室保藏的结冷胶菌 种菌悬液0.5 mL,接入装有100 mL种子培养基的250 mL 加碱脱去酰基的为低酰基结冷胶。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 胞外多糖,高酰基结冷胶具有生产周期短、不受地理环境和 气候条件的限制、理化性质独特、安全无毒等优势,且其凝 胶性能优越,在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景[31,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国内低酰基结冷胶性能大部分已达到美国 Kelco水平,而对高酰基结冷胶研究较少[41,高酰基结冷胶生 产工艺研究方面,仅有张士楚等嗍、张禹等[司、王学刚等171专 利3篇。笔者通过对结冷胶发酵配方的优化改进,筛选出一 种适合生产高酰基结冷胶的发酵配方,为其规模化生产奠 定了一定的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仪器 三角瓶中,置恒温摇床培养,转速260 r/arin,温度(30+1)oC。 ②发酵摇瓶培养。取5 mL活化好的种子液,接入装有100 mL 发酵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转速为260 r/min,温度为 (30 ̄1)oC,于摇床中培养。③发酵罐培养。装培养基40 L于 50 L发酵罐,温度(30 ̄1)oC,pH值7.0~7.2,接种量5%(v/v), 调节空气流量和转速控制溶氧,为控制pH值,过程添加 20%NaOH溶液。 1.2.2测定方法。①发酵液粘度测定。除有说明外,在25℃, 4号转子,30 r/min条件下测定;②还原糖测定(GB50097—85); ③胶体收率测定。采用乙醇沉淀法。④胶体纯度测定参见 GB 25535—2010t ̄胶体性能测其悬浮性能以及弹性。 1.2.3单因素试验。①碳源。分别用葡萄糖、麦芽糖、乳糖、 蔗糖、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其他组分相同,制成发酵培养 基进行摇瓶发酵培养。60 h后测定发酵液粘度、胶体收率、 1.1.1供试材料。菌种:结冷胶菌种G11.3—9(实验室保藏)。 试剂:豆粉(自制)、牛肉膏、蔗糖、鱼蛋白胨、葡萄糖,乳糖, KH2PO4,KCI,MgS04・7H20,FeSO4・4H20,CaCO3,CaC12,CaS04・ 胶体性能,确定最佳碳源。②氮源。分别用豆粉、豆饼粉、鱼 蛋白胨、玉米浆、鱼蛋白胨作为氮源,其他组分相同,制成发 2H20,试剂均为分析纯。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0%,NaC1 0.5%,鱼蛋白胨0.6%,牛肉膏0.3%,pH值为7.o ̄7.2。发酵培 养基:蔗糖2.75%,鱼蛋白胨0.25%。磷酸盐0.10%。 1.1I2供试仪器。HIQ一150型生物摇床,武汉江城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生产;微生物发酵罐,江苏科海生产;Ls一30型立 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生 产;DV一Ⅱ型粘度计,美国Brookfield公司生产;电子显微镜, 作者简介收稿日期杨冬月(1984一),女,河南周口人,技术员。研究方向:生物 工程。 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培养,60 h后测定发酵液粘度、胶体 收率、胶体性能,确定最佳氮源。③无机盐。分别用KH2P04、 MgS04・7H20、FeSO4"4H20、KCI、Na2HPO4作为无机盐,其他组 分相同,制成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培养,60 h后测定发 酵液粘度、胶体收率、胶体性能,确定最佳无机盐。④钙盐。 分别用CaCO3、CaC12、CaSO4 ̄2H20、Ca(N03)2・4H20作为钙盐, 其他组分相同,制成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培养,60 h后 测定发酵液粘度、胶体收率、胶体性能,确定最佳钙盐。 2012—02—29 1.2.4正交试验。根据高酰基结冷胶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367 食品科学 试验结果,选出最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钙盐,设计4因 素3水平正交试验,选用 (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表1)。 表1高酰基结冷胶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因素与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发酵培养及优化 2.1.1碳源。如表2所示,以蔗糖、葡萄糖作为碳源,结冷胶 的发酵粘度均较高,分别达到17 300、15 300 cp,粗胶收率 均较高,分别达到1.65%和1.59%,说明蔗糖是结冷胶发酵 的最佳碳源,葡萄糖次之。 表2不同碳源发酵结果 2.1.2氮源。结冷胶产生菌在以鱼蛋白胨作为氮源时,如表 3所示,其胶体的发酵粘度及粗胶收率明显高于其他氮源, 故结冷胶发酵最佳氮源为鱼蛋白胨。 表3不同氮源发酵结果 2.1.3无机盐。KH2PO4作为无机盐时,如表4所示,结冷胶 的发酵粘度及粗胶收率均最高,分别达到18 000 cp和1.64%, 其次是MgSO4"7H20。 表4不同无机盐发酵结果 2.1.4钙盐。在结冷胶发酵培养基中加入各种钙盐。结果如 表5所示,以加入CaCO,的效果最好,粗胶收率和发酵粘度 均最高,分别达到1.52% ̄n 15 900 cp。 表5不同钙盐发酵结果 2.1.5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 影响结冷胶发酵因素的顺序为B>A>D>C。得出的结冷胶发 酵最佳配方为:A2B3C。D ,即鱼蛋白胨0.25%,蔗糖2.75%, CaCO30.12%,KH2P040.10%。 2.2发酵罐试验 利用摇瓶优化得到的发酵配方在50 L发酵罐中发酵生 产结冷胶,发酵罐温度30℃,搅拌速度(120~250)dmin,pH 368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9期 表6 (3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值控制在7.0-7.2,如有必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发酵 结果如表7所示。 利用5O L发酵罐中的发酵液酸沉一乙醇一次脱色一均 质一调整pH值一均质一过滤一乙醇二次脱色一过滤一烘 干,胶体收率比粗胶收率普遍低0.15%~0.20%,但纯度、悬 浮性能、胶体弹性均能达到要求标准。 表7 5O L发酵罐发酵生产结冷胶试验结果 3结论 通过高酰基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优化研究,试验得到 的高酰基结冷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氮源为鱼蛋白胨 0.25%,碳源为蔗糖2.75%,无机盐为KH2PO40.10%,钙盐为 CaCO,0.12%,粗胶收率可以达到1.75%,胶体纯收率可达 1.55%,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悬浮性能、胶体弹性[9_ l均能 达到相关要求标准。 4参考文献 【1】DONAIJD E.PSZCZOLA.Gellan gum wins IFI?,s food technology industrial achievement award[J].Food Technology,1993,47(9):94—96. 『21朱姝宾,李龙伟,陆启明,等.结冷胶在悬浮饮料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J].湖南农业科学,2011(19):86—88. 【3]孟岳成,邱蓉.高酰基结冷胶(HA)特性的研究进展【J】_中国食品添加 剂,2008(5):45—49. 【4】李龙伟,朱姝宾,李锦,等.高酰基结冷胶工艺研究【J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8):352-355. [5】张士楚,周大庆.透明高酰基结冷胶及其制法[P1.中国,200910052217. 6.2010—09-08. 【6】张禹,张国沛.高酰基结冷胶的后提取方法【P】.中国,200510012415. 1.2005—03—25. 【7】王学刚,吴荣明,章志明,等.一种高酰基结冷胶的后提取方法【P】.中 国.200910143908.7.2009—1 1-2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8]GB 25535—2010食品添加剂结冷胶[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9】许怀远,任向妍,冯爱.高酰基结冷胶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咖.中国食 品添加剂,2010(5):187—193. 【10】孟岳成,卢晶,江一菲,等.高酰基结冷胶的溶胶和凝胶特性研究及 结构初步分析【J1.食品科学,2010(13):65—68. 【11】梁涛,徐晓琴,黄金,等.低酰基结冷胶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 技,2011(10):368—372. [I2】梁涛,徐晓琴,黄金,等.结冷胶发酵液微滤除菌工艺[J】.食品与发酵 工业,2011,37(6):92—97. 【13】胡桂萍,刘波,朱育菁,等.微生物食用胶——结冷胶的研究新进展 叨.福建农业学报,2011,26(6):1123—1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