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狼》

来源:星星旅游
《狼》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字 ,号 ,世称 , 代 家。 本文选自 。 2、道理启示:

(1) (2) 二、字词解释: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复( )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 )。屠大窘( ),恐( )前后受其敌( )。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其中,苫( )蔽(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 )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少时( ),一狼径( )去( ),其一犬( )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 ),意( )暇( )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 )入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 )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盖( )以诱敌。

狼亦黠( )矣,而顷刻( )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 )哉?止( )增笑耳( )。

1

三、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顾野有麦场,场主堆薪其中,苫蔽成丘。

5、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9、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0、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练习题:

1.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 _狼、____狼、____狼、____狼。 2.一词多义。

(1)止有剩骨( ) 一狼得骨止( )

(2)恐前后受其敌( ) 狼不敢前( ) (3)屠乃奔倚其下( ) 乃悟前狼( ) (4)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久之( ) 又数刀毙之( ) (6)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2

3.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4、下列是对本文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5、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寓意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6、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

A.《聊斋志异》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集。 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7.下列句中“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 )和( )。 A.恐前后受其敌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乃奔倚其下 D.屠自后断其股 E.场主积薪其中

8、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①⑤/②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⑤/③

9、选出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一狼洞其中(打洞) 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D.一狼径去(离开) 10.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

3

悟。

1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从故事情节发展看,选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

(2)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文段中描写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 ,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 ___”。

12、“投以骨”的正常语序是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13、“屠大窘”说明屠户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14、“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5、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屠户: ;狼: 16、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17.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

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动作描写: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18、蒲松龄的《狼》,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

作者由“狼”写到“禽兽”,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19、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为什么?

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