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A
中西医结合科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为。
2、穴位热敷现象包括透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其他非热感觉。
3、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穴。 4、火针刺法可分为经穴刺法、、密刺法、围刺法、。 5、雷火灸的作用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 6、钩活术治疗颈椎病所用针具属系列钩鍉针中的。
7、铍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五个程序:、消毒、进针、、出针。 8、闭证分为和。
9、休息痢的病程,病情轻重不一,具的特点。 10、肩关节和为肩周炎的主要特征。 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开始于。 12、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13、带状疱疹是以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且为特征的皮肤病。
14、肥胖病的穴位埋线疗法操作:将2~3厘米装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按基本操
作方法埋入选定穴位中。 15、哮证临床分为与。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足三里的定位和主治是什么?
2、平衡针灸在临床上是如何达到治疗目的的?
3、带状疱疹的治则治法?常用取穴及操作步骤。
4、简述中风气虚血瘀证得症候、治法、方药。
5、肩周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1、论述热敏灸的施灸手法。
2、试述雷火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30分)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B
中西医结合科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称为。 2、头针疗法运动区中2/5部位,治疗。 3、人体的腧穴大体可分为经穴、、。 4、火针执针方法特点是、手心虚、。
5、雷火灸在燃烧的红火头时,距离1公分,温度可达摄氏度。 6、一次性埋线针操作要领是。
7、披针治疗的常用手法有:、点刺法、、复式手法。 8、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夹燥为主。 9、哮以言,喘以言。
10、肩周炎针刀疗法的治疗原则是和。
11、在标准的x线片上,成人膝关节间隙为4mm,小于为关节间隙狭窄,60以上者小
于,则为关节间隙狭窄。
12、平衡针灸支撑靶位,传统针灸支撑穴位。 13、面瘫病的火针疗法的治则治法:、。 14、盆腔炎的灸疗部位:少腹、、。 15、中风后遗症有和。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消渴病的穴位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其加减如何?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须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2、简述实喘与虚喘的区别要点。
3、铍针疗法的禁忌症是什么?
4、肥胖病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加减。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1、论述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论述平衡针灸的作用原理。
3
30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答案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A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为眉枕线。
2、穴位热敷现象包括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
3、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三阴交穴。 4、火针刺法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 5、雷火灸的作用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扶正祛邪。 6、钩活术治疗颈椎病所用针具属系列钩鍉针中的巨颈胸型。
7、铍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五个程序:定位、消毒、进针、松解、出针。 8、闭证分为阳闭和阴闭。
9、休息痢的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具反复发作的特点。 10、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肩周炎的主要特征。 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开始于关节软骨。 12、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外周神经靶点。
13、带状疱疹是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 14、肥胖病的穴位埋线疗法操作:将“00”号羊肠线2~3厘米装入9号一次性埋线
针中,按基本操作方法埋入选定穴位中。 15、哮证临床分为冷哮与热哮。
4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足三里的定位和主治是什么?
答: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 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2、平衡针灸在临床上是如何达到治疗目的的? 答:①平衡针灸可以促进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吸收。
②针刺可以调整神经通道,松解组织粘连。 ③针刺可以镇痛,提高组织痛阈值。 3、带状疱疹的治则治法?常用取穴及操作步骤。 答:治则治法:疏利肝胆,清热化湿,祛瘀止痛。
常用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步骤:局部消毒,以中粗火针点刺疱疹的头、中、尾部,不留针,深度6~
10毫米。可加用火罐以祛除瘀滞。较大水疱可用火针点破,使液体流出,复以干棉球擦拭。对有全身症状者,可结合其他针、药治法。
4、简述中风气虚血瘀证得症候、治法、方药。
答:症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苔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 5、肩周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答:①肩部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加重,日轻夜重,肩关节功能受限,以外展、
外旋、上举、后伸方向最为突出,后期会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②压痛广泛,多在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肩后及三角肌止点部,后期有肩臂肌肉萎
缩,可出现前臂与手部肿胀、发凉、手指活动疼痛。
③x线摄片一般无异常征象,病程久者可见肩关节的骨质疏松等改变。
㈢点穴时,若配合按摩手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穴位),疗效更佳。 ㈣治疗后,请勿即刻洗涤,否则影响疗效。
㈤操作灸火时,治疗人员可戴一次性手套,才能进行操作。
㈥对体制虚弱,神经虚弱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患者应消除其思想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顾虑,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些糖水, 1、论述热敏灸的施灸手法。
㈦使用灸具的注意事项:
答: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
①施灸盖、大头针不要来回取。 ②灭火时,取下大头针。 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③使用时,不能敲药头。 ④使用时药条不能使力推。 ①单点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选择的热敏穴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施行温和
禁忌症:
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每穴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不拘时间长短。 眼外伤,眼底有明显出血,充血状态,高血压并发症,心衰,孕妇,发热,哮②双点温和灸:即同时对两个热敏穴位进行艾条悬灸操作,分单手双点温和灸和双手
喘等患者忌用,老年人,小孩禁用猛灸手法(灸时短)。 双点温和灸。每穴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不拘时间长短。
③接力温和灸:在上述灸法的基础上,如果灸感传导不理想,可以在感传路线上远离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B
这个穴位的端点进行艾灸,这样可以延长感传的距离。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④循经往返灸:此手法既可用于探查穴位,同时也是治疗常用的手法。用点燃的艾条
1、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称为前后正中线。 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沿经脉循行方向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2、头针疗法运动区中2/5部位,治疗对侧上肢瘫痪。 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此法适用于正气不足,感传较弱的患者。 3、人体的腧穴大体可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 2、试述雷火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4、火针执针方法特点是手指实、手心虚、手背圆。
答:注意事项:
5、雷火灸在燃烧的红火头时,距离1公分,温度可达240摄氏度。 ㈠用灸时,火头应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6、一次性埋线针操作要领是两快一慢。
㈡治疗中,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有忍受适宜为度,以避免7、披针治疗的常用手法有:疾刺法、点刺法、刺割法、复式手法。 灼伤。
8、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夹热、夹湿、夹燥为主。
5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9、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10、肩周炎针刀疗法的治疗原则是舒筋活络和通痹止痛。
11、在标准的x线片上,成人膝关节间隙为4mm,小于3mm为关节间隙狭窄,60以上
答:①局部皮肤破损及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 ②有出血倾向者。
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 者小于2mm,则为关节间隙狭窄。
12、平衡针灸支撑靶位大脑中枢靶位,传统针灸支撑穴位局部病变靶位。 13、面瘫病的火针疗法的治则治法:温经通络、疏风祛邪。 14、盆腔炎的灸疗部位:少腹、小腹、骶髂关节。 15、中风后遗症有偏瘫和失语。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消渴病的穴位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其加减如何? 答:处方:胰俞
加减:①上消症状为主者配肺俞、合谷。 ②中消症状为主者配胃俞、足三里、内关、曲池。 ③下消症状为主者配肾俞、太溪、关元、三阴交。 ④皮肤瘙痒者加血海、曲池、风市。 ⑤合并冠心病者配膻中、内关、足三里。 ⑥合并肢体麻木疼痛者可循经取穴。 2、简述实喘与虚喘的区别要点。
答:实喘:呼吸深长有力,呼出为快,气粗声高,脉数有力,病势多急。 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脉浮细无力,病势徐缓。 3、铍针疗法的禁忌症是什么?
4、肥胖病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加减。
答:处方:中脘、梁门、天枢、大横、带脉、关元、归来、三焦俞、大肠俞、脾俞、
胃俞、肾俞。
加减:①多食易饥者加曲池、梁丘、内庭、足三里。 ②气短乏力者加足三里、气海。 ③畏寒肢冷者加命门、太溪、三阴交。 ④血脂偏高者加丰隆。 ⑤大便秘结者加支沟。
⑥下肢肥胖者加风市、殷门、髀关。 ⑦尿少浮肿者加阴陵泉、三阴交。 ⑧嗜睡健忘者加百合、四神聪。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须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答:①风湿性关节炎 ②类风湿性关节炎
③膝关节非特异性滑膜炎 ④膝关节结核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6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答:①腧穴与脏腑的关系: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治疗
所属脏腑的某些疾病,同样脏腑的某些病症又能在相应的腧穴 上有所反映,这些主要是通过经络来完成的。
②腧穴与经络的关系: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全血运行的通道,腧穴归
属于某一条经,是经络气血在人体分布的不同部位,当经络有病变时,其相应腧穴会产生气血运行的改变,用针或灸刺刺激表面穴位就能调节经气,从而到达治疗经络疾病的作用。
2、论述平衡针灸的作用原理。
答:主要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的良性刺激信号,这种刺激
信号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针刺病变部位的组织器官,而是把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针刺神经,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输送到高级中枢系统,高级中枢系统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过神经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的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整,释放大量的能量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镇痛效应,增强机体消失和代谢作用等,通过自我修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