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光合呼吸图像实验类
1、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2、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甲、乙装置水滴都左移 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
C.甲装置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左移 D.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左移
3、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B. 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1
高中生物必修二
C. 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 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 ℃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测真光合强度需另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5、下列是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名 普利斯特利的小鼠实验 气,从而更新了空气 萨克斯的实验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B.B
C.C
D.D
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 物实验结论 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 氧6、如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格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黒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带状叶绿体的周围。此实验不能说明( )
2
高中生物必修二
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氧气的释放需要光照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
7、某同学在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该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新鲜菠菜叶片烘干粉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95%的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 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毛细吸管重复画横线 C.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并进行多次重复
D.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 8、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甲、乙、丙、丁四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衰老叶片中甲、乙两种色素的含量显著减少 C.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 D.丙、丁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9、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h,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3
高中生物必修二
①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W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③显色后X为蓝色,Y为棕黄色 ④木塞处所显颜色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如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a、b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 B.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不变
C.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会发生从a到b的变化
D.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 11、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取12L水样分装于6只玻璃瓶中,并用剩余的水样测得原溶氧量为10mg/L,将装有水样的6只玻璃瓶分别置于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 h后,测得各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假设不同光照强度对水样生物的呼吸强度不产生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瓶号 光照强度(klx)
1 2 0 a 3 b 4 c 5 d 4
6 e 高中生物必修二
各瓶溶氧量(mg/L) 4 10 16 24 30 30 A.2号瓶中的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B.6号瓶中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10mg( L·24h) C.4号瓶中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20mg/(L·24h) D.光照强度至少为e klx时,瓶中生物的产氧量可满足呼吸作用所需
12、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片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X和Y两部分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④W和X两部分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等色素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3、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D.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5
高中生物必修二
14、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减弱,暗反应也减弱 B.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在t1时最高、t4时最低 C.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增多
D.若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比t0时增加了128mg,则此阶段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120mg 15、某同学用水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中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主要目的是探究( )
A.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试管口径大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16、对下列甲~丁图的描述 中,正确的是( )
6
高中生物必修二
A.图甲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A、B、C表示化合物,a、b表示生理过程,则C能为b过程提供还原剂,但不能提供能量
B.图乙曲线表示水稻叶片在多云天气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如果该图表示在晴天时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则b点应向右上方移动
C.图丙中,外部环境因素处于适宜的条件下,如果A、B曲线分别代表喜阴和喜阳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那么B曲线应代表喜阳植物
D.图丁表示用相同培养液在相同光强下分别培养小球藻,则一定时间内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加快,而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逐渐减慢。
17、将如图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小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产物有ATP、O2和H2O
7
高中生物必修二
C.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 D.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进行无氧呼吸
18、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1)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4/3(kg·h-1)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19、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遮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光照强度(klx) 白瓶溶氧量(mg/L) 黑瓶溶氧最(mg/L) 0 3 3 a 10 3 b 16 3 c 24 3 d 30 3 e 30 3 A.若只考虑光照强度,该深度湖水中所有生物在晚上8h内呼吸消耗O2的量为7/3 mg B.光照强度为a 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
C.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D.若将e 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 klx光照下,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含量会减少
20、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和他的同事在光照下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定时间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最终探明了 14CO2 中的C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请回答:
8
高中生物必修二
(1) 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带颜色为_________,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光。
(2)卡尔文做实验时发现:通入14CO2仅30秒后杀死小球藻,提取到的放射性产物就多达几十种;缩短时间到7秒,放射性产物减少到了12种。若要确定CO2被固定生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如果CO2首先与物质甲结合生成了该产物,则突然停止供应CO2,物质甲的含量应该_________。对大多数绿色植物来说,物质甲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3)卡尔文得到以上研究结果应用了__________法。
21、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图2为图1实验装置的结果。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如果将图1整个装置放在暗处,图中红色液滴移动方向是________,此时测出的数据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点;如将其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红色液滴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此时移动的刻度数是否即为伊尔藻实际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 ,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2) 图1装置中烧杯A的作用是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应对图1装置烧杯A如何改进?___________。
(3) 图2中P点以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Q点以后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9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 程度来判断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故A正确;二氧化碳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该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故B正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利用重铬酸 钾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遇乙醇由橙色变为灰绿色,故C错误,D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根据口诀“NaHCO3看(净)光合”,当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零时,液滴右移;净光合 作用强度小于零时,液滴左移;净光合作用强度等于零时,液滴不移动。因此甲装置 三种移动方向不能确定,但青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只有O2减 少,气体体积不会增加,乙装置液滴只能左移不能右移。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当装置给予光照时,装置内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 呼吸作用,CO2缓冲液可保持装置内CO2浓度不变,那么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O2的产生量,A正确;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测呼吸速率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去除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干扰,X溶液为NaOH溶液,那么测得液滴移动距离即为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B正确;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释放的O2量,植物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等于释放的CO2量,液滴不移动,C错误;若 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但由于消耗的底物为脂肪,其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的CO2量,液滴向左移动,D正确。
5[答案]及[解析]
10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案]A
[解析]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更新空气,但并未说明更新了哪种成分,A错误;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B正确;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物之一为氧气,C正确;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好氧性细菌聚集在带状叶绿体周围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氧气释放出来,A正确;该实验指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光能,B正确;好氧性细菌聚集在带状叶绿体周围也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在叶绿体上进行的,C正确; 该实验未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需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D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叶片剪碎后,应该加入二氧化硅(加速研磨)、碳酸钙(保护色素),然后再加入无水乙醇研磨,A错误;制备滤纸条后,画滤液细线时应该先用铅笔画线,B错误;画滤液细线时,尽量画得又细又直,避免色素带重叠,影响实验观察,C错误;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接触滤液细线,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D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色素是光反应所必需的,而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其中衰老叶片细胞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减少,B正确;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C正确;丙、丁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X处可进行光合作用,Y处不能,因此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 为棕黄色;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X和Y两部分对 照实验能证明
11
高中生物必修二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Y处缺少二氧化碳,木塞夹着的叶片缺少 光和二氧化碳,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植物所需CO2由呼吸作用及CO2缓冲液提供,而产生的O2会使装置中气体体积增大,因此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如果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植物呼吸消耗O2产生CO2,而产生的CO2又被CO2缓冲液吸收,因此有色液滴向左移动,A正确;若将图甲中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虽然光照条件不变,但由于无CO2供给,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ADP与NADP等物质,从而影响光反应进行,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下降,B错误;图甲植物处于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再适当升高温度,光合速率下降,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 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可能增大,故可能会发生从a到b 的变化,C正确;若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那么可认为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CO2使光合作用增强,光合速率提高,D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1号瓶置于无光照条件下,瓶中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测得的数据可表示该瓶生物在24 h内呼吸后剩余的氧气量,故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呼吸强度)为
10-4=6[( mg/L·24h)], 根据题中信息“不同光照强度对水样生物的呼吸强度不产生影响”,故所有实验装置中的生物呼吸强度均为6mg/L·24h,B错误; 4号瓶中生物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24+6-10=20[mg/L·24h],C正确;同理2号瓶中生物总的呼吸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此时瓶中的产氧量可满足呼吸作用所需,A、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X有二氧化碳供应,进行光合作用,Y没有二氧化碳供应(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不进行光合作用,故X和Y两部分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①错。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没有光照和二氧化碳,Y没有二氧化碳供应,二者都不进行光合作用,故不能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②错。X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Y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合成淀粉,故X与碘液呈蓝色,Y呈碘液的棕黄色,③正确。w和x都有二氧化碳供应,w无叶绿素,不能光合作用,x有叶绿素,能够光合作用,故④正确。故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
12
高中生物必修二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C点、F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图乙中的D 点对应图甲中的C点,此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从图甲中G点在虚线之下或从图乙中曲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以看出,经过这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增加了。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若培养液缺镁,则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反应的进行,而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H],从而又会影响暗反应的进行,A正确在t1到t2时段.氧气释放速率为负值,此时CO2浓度还会增加,即在时CO2浓度最高,B错误.在时补充CO2后,被固定的CO2增多,使C3含量增加,C正确。在此时间段中O2的积累量对应于葡萄糖的积累量为6 mol O2对应于1 mol葡萄糖,则O2增加128 mg,葡萄糖的积累量为180×128÷(6×32)=120(mg) ,D正确。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甲图中A为C5、B为C3、C为[H]( NADPH),a、b分别表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C([H])能为b(C3的还原)提供还原剂和能量,A错误。在晴天时光照强度增强,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所需CO2的浓度增大,所以b点应向右移动,B错误。A曲线代表喜阳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B曲线代表喜阴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CO2可为小球藻提供原料,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无CO2,所以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加快,而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逐渐减慢,D正确。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D
13
高中生物必修二 [解析]
1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图甲中虚线表示的是CO2的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实线表示的是呼吸作用消耗量,图乙装置可以用来测定光合速率。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25℃时,CO2吸收量最大,即光合作用净合成量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错误;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30℃时光合作用的总量=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3.50+3.00=6.50(mg·h1),35℃时光合作用的总量==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3.00+3.50=6.50(mg·h1),二者相同,B正确;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1)kg,呼吸作用消耗量=X-(X-1)=1m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净光合作用合成量=(X+2)-(X-1)=3mg,则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4=1(kg·h1),C错误;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D错误。
19[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 mg/L的原因是黑瓶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 生氧,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O2,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原初溶解氧含量-24小时后氧含量,即10-3=7(mg/L·24h),故该深度湖水中生物在晚上8h内呼吸消耗O2的量7/3 mg/L,而所有生物O2消耗量需乘以体积,故A错误;光照强度为a klx时,白瓶中溶氧量不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刚好用于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故光照强度为a 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故B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时,白瓶中含氧量不再增加,所以此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若将e 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 klx光照下,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的还原减慢,CO2的固定继续进行,所以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 含量会减少,故D正确。
20[答案]及[解析]
[答案](1)类囊体薄膜橙黄色红光和蓝紫
(2)继续缩短杀死小球藻的时间,直至放射性产物只有一种增多C5 (3)同位素标记
-
--
14
高中生物必修二
[解析](1)叶绿体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经过层析后,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 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 (黄绿色);色素中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由题意分析可知实验思路是不断缩短杀死小球藻的时间,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直到最终提取物中只有一种放射性代谢产物,该物质即为 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若物质甲与CO2直接结合,突然停止供应CO2,则因为没有CO2与之结合,其含量会增多,光合作用中与 CO2直接结合的是C5。
(3)卡尔文运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21[答案]及[解析]
[答案](1)右移M左移不是此时红色液滴移动的刻度数是伊尔藻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
(2)对照在烧杯A中放置等量相同的伊尔藻
(3)光照强度NaHCO3浓度
[解析](1)如果将图1整个装置放在暗处,则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对应 于图2中的M点,此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 NaHCO3,所以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图中红色液滴右移;如将其放在适宜的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容器中气体体积增加,红色液滴左移,此时移动的刻度数不是伊尔藻实际的光合速率, 因为此时红色液滴移动的刻度数是伊尔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
(2)图1装置中烧杯A是对照作用,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应在烧杯A 中放置等量相同的伊尔藻。
(3)图2中P点以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Q点以后 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是NaHCO3浓度,即二氧化碳 的浓度。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