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多位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多位数教案

来源:星星旅游


《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1节 认识整万数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学生的数感,让他教材没有用文字形式总结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为教学留出空间,由教师组织学生体验方法、交流方法。在认、读、写多位数之后,教材中还有把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这两部分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更方便地在生活中应用多位数。

感受到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他们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

组织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目,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表述、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价值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学生课前收集含有大数目的信息。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每位同学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风景优美的国家,那么你们想不想对我国了解得更多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人今天的数学课堂。

2.出示芝麻、茶叶、油菜籽的图片。(多媒体演示)

“这是我国2011年对部分农作物产量的一次调查,你从图上找到了哪些信息?(指名

1

回答)(板书: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一千三百四十三万)

“在读的过程中,都读到了一个字,是什么字?”(板书:万) “在生活中,你听说过‘万’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3.引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万”的知识。比如: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一千三百四十三万是多少,怎么写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整万数”。

(板书课题:认识整万数)

设计意图:采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数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适时地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另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继续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采用计数器)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10个一千是一万,那么一万一万地往下数(出示计数器,边拨珠边与学生一起数),就是一万、二万……九万、十万。

万位上拨了10颗珠子,表示多少个一万?你认为十个一万是多少?(板书:十万)把万位上的10颗珠子拨去,在十万位上拨一颗珠子,并强调10个一万是十万。

如果十万位上有两颗珠子,那么表示多少呢?如果要表示六个十万,也就是六十万,该怎样拨珠?

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

现在老师在十万位上拨了10颗珠子,表示多少呢?(板书:百万), 教师指出:十万位上有10颗珠子,表示有10个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一百万?要表示四百万呢?如果在百万位上拨了10颗珠子呢?(板书:千万)

提问:今天,我们又新学了哪些计数单位?以前我们就知道个、十、百、千,现在你能把这8个计数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指名回答)

练习:既然我们学习了新朋友,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你能读出下面的数吗?说一说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并用计数器拨一拨。

300000 40000000 6000000 六百五十万 六百零五万 2.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 完成教材第10页上的写数练习。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写的,并说一说在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结:我们在写整万数时,一是一定要从高位写起,一级—级地往下写;二是数位上没有的,我们要用“0”来表示。

3.认识数位顺序表。

2

我们还知道计数单位所对应的位置就是数位。如个所对应的就是个位,等等。看着数位顺序表,能让你读数、写数又快又准。教材第11页上有一张缺损的数位顺序表,你能把它补好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万位左边依次是什么数位。连贯起来说:从右边起的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八位是千万位。

介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属于个级,个级上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一。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它们都属于万级,万级上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

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理解、认识万级上的计数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计数器上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中数位的排列规律,这样能为“读万级上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做准备。同时通过排数位顺序表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三、巩固运用,深化新知

1.先读一读下面各数,再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里。 800 80000 800000

(1)南江市的人口总数大约是( )人。 (2)李庄村的人口总数大约是( )人。 (3)西沙镇的人口总数大约是( )人。 2.做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一边拨珠一边数数,教师巡视,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做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出示图片,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计数器上的数分别是多少个万,然后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并读一读。

4.谈话:我们市近几年发展得很快,老师了解了一些我市概况的数据。如我市的土地面积约六千六百三十四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约四百五十三万,其中小学生约占十五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一万多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五千四百多元。

谈话:你能将信息中的数写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通过拨珠与数数,帮助学生了解数数的顺序和整万数的意义,并通过计数器上的数与所数的数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写数、读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认识万级上数的读法与个级上数的读法类似。最后再联系生活来体验整万数的大小。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教材第10~11页的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

3

知识?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生活和大自然中,都有数。今天我们认识了整万数,那课后请你做个小调查员,走一走、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认识的数?比一比谁调查得多,感受一下整万数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第2节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认识整万数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培养数感。 情感态度

让学生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难点: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

教具学具

教具:计数器。 学具:书4本、笔。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整万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含有方级和个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2.复习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方法。

出示数位顺序表,贴在黑板上,问:这是一张什么表?(数位顺序表)哪些同学能闭着眼睛把我们学过的数位有顺序地说出来呢?(学生背)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是如何分级的?(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和万级)

3.谁能把这个数准确地读一读?

4

第1个数(34000000):指名学生起来读,并提问:你读得又对又快,读数时有什么好方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虚线进行分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加个“万”字;末尾的零不读出来)

第2个数(80050000):同桌之间相互读,再指名读。 (指出:中间连续有两个零,只读一个零) 第3个数(57960000):齐读。

设计意图:复习前面学苺过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方法,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来继续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学习的针对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谈话: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藏着一些数字卡片。现在,老师把这个数中个级上的“0”拿走,请一位同学上来抽四个数字,与前面万级上的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新的数来考考大家,谁愿意?(盒子里不出现“0”)

1.教学认、读、写不含0的数。

操作:指名—位学生上来抽出4张数字卡片,放在数位表上(个级上),从个位放起。 (1)教师板书这个数,问:这个数的万级上是多少?个级上是多少?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2)你能读出这个数吗?指名读,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读的? (先分级,然后按数位顺序一级一级地读,万级后加读“万”) (3)全班一起读一遍,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这个数。

(4)你还想再抽一次吗?拿出口袋里的9个数字,指名进行第二次抽数字卡片的游戏。 你会读这个数吗?和你的同桌一起小声读一读。

(5)指名读,并说说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师生—起把这个数写下来。 2. 教学认、读含0的数。

师:刚才大家抽卡片的积极性这么高,看得老师的心也痒痒了。这次你们愿意把机会让给老师吗?教师悄悄地把多个“0”放进盒子里,然后抽取数字卡片。(各级末尾有零的数,如:9308000)

(1)板书这个数,提问:这个数可以分为几级?每级上的数各是多少? 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你会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2)读一读,写一写。

多指定几名学生读一读,并提问:你是怎样读的?

提间:老师抽了这么多的零,你们怎么一个都没有读出来啊?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在这个数下板书: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学生把这个数写下来。

5

(3)交换数字卡片中“0”的位置。(如:9038000)

板书这个数,指名读并说说读的方法,强调中间有零时要读出来。(板书:要读) 学生把这个数写下来。

(4)再次交换数字卡片中“0”的位置。(如:9030080)

把这个数写下来,和同桌一起小声读一读。指名读并说说读的方法,强调中间连续有两个零时只要读一个零。(板书:只读一个零)

3.让学生上来操作,再次抽取数字卡片。

(1)请你仔细观察这个数,想一想这个数有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然后自己轻轻地读一读,并写一写。

(2)交流:指名读,说说你是怎样读的。这里的零又该怎样读呢?

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几个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请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指名回答,总结读法:

读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毎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是会读写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不仅自己明白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还为自我展示提供了空间,培养了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1.出示教材第12页“练一练”中的三幅算珠图。

这道题要求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这三个数中都出现了5和0,你知道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的是什么吗?

在这三个数中,万级上的数有什么不同?个级呢?你觉得要提醒同学们读数时注意什么?

2.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3.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展示个别学生的答案。 4.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让学生回答。

5.出示高度约1厘米的一叠纸,有多少张?(100张)10000张这样的纸大约厚多少?1000000张呢?

学生猜测,小组合作交流。

6.思考题。拿出小信封中的数字卡片——4个“8”和4个“0”,听老师的要求,先摆一摆数字卡片,再读一读。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8位数:88808000、88880000、88008800、80008880。 (2)只读一个“零”的8位数:80888000、88008008、88088000。'

6

(3)读出两个“零”的8位数:80088008、88000808。 (4)读出三个“零”的8位数:80080808、80800808。

每个题目先让学生独立摆,再指名上黑板来摆一摆,读一读。只要求学生能摆出其中的两种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1、2是让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利用数的组成来练习读数和写数。3是让学生脱离数位顺序表来练习读数和写数,对读数和写数的要求提高了一步。4是用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数的组成和认识几位数。5是借助纸的厚度,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数目,培养数感。最后的思考题,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按要求用数字卡片摆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学生对数的读写方法的理解,突破了大数目中0的读写难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在写数或读数的时候最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3节 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整亿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整亿数。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

通过一些数据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研领域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整亿的数,理解整亿数的含义。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教具学具

教具:计数器、例题图。 学具:书、本、笔。

教学设计

7

―、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师:大家见过比千万还大的数吗?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

师:出示教材材第15页例题图,指名读。这三个数中都出现了一个什么计数单位?(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整亿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我国2011年三种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引出整亿数,使学生产生学习比千万数更大数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的最大计数单位是什么?谁能一千万―千万地继续数?10个一千万是多少,你知道吗?能一亿一亿地接着数,并说出—个更大的计数单位吗?还有更大的计数单位吗?百亿和十亿之间有什么关系?千亿和百亿呢?

2.教学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

提问:谁又知道亿、十亿、百亿、千亿各占有哪个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它们该归人哪二级?

师出示数位顺序表,你会填吗?数辑顺序表中的省略号表录什么? 亿级的数表示什么意思?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讲述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并举例。“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我们采用的就是十进制计数法,采用这种计数法写数只需要10个数字,

即0、1、2、3、4、5、6、7、8、9,用这10个数字按规定的数位顺序表写数,就能把许许多多的数表示出来。因此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创造。”

3.教学整亿数的组成和读写。

出示教材第15页例题信息:我国2011年的原油产量是二亿吨。二亿是由多少个亿组成的?你能对着数位顺序表写出来吗?(指名口答并板书)

水泥的产量、布的产量分别是二十一亿吨、八百一十四亿米。这两个数是由多少个亿组成的?你能把它们写出来吗?(指名板书)

谁能把这三个数写出来?指名写出这三个数。 讨论:整亿的数该怎样写,怎样读?

交流后小结:写过亿级的数之后,再写8个只读亿级的数,万级、个级的0都不读。 设计意图:这里改变了教材呈现的教学活动顺序,先教学数位顺序表,后教学整亿数的组成和读写,理由是:一因学生已经了解了每个计数单位都占有数位,因此在教学计教单位后立即转化为数位顺序表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顺利解决间题,不会感到困难,而且从课堂结构上来说很顺畅;二在学生'认识级上的数表示多个亿之后,再认识整亿数的组成更易为学生所掌握。

8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1.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兰个数里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2)指名回答。

2.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2题。

师:整亿、整万的数不仅在现实生产、生活中表示一些巨大的数目时使用,而且在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上也有着广泛使用。第2题中的数就反映了人类的科学研究成果,请按照题目要求做题,涉及读数的读给同桌听,涉及写数和改写的做在练习本上。

让部分学生展示第2题中改写和写数的答案,共同评议订正。

师:1亿有多大呢?让我们再做一次数学活动。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你能推算出1亿枚1元的硬币有多重吗?可以参看下面的表达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推算。 硬币个数 1 重量 6克 1000 1万 10万 100万 1000万 ( )克 ( )千( )千( )千克( )吨 合( )千克 克 合( )克 吨 这些硬币用载重4吨的汽车来运,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一次运完? 你对1亿这个数有什么感觉?

师:1亿就这么大!我国2003年水泥产量9亿吨、原煤产量17亿吨、布产量354亿米,你对这三个数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中先由扶到放地安排整亿数的读写练习,再结合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来练习读写整亿数,感受这些大数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推算1亿枚硬币的重量,是让学生感受

亿这个数值之大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这里既细做文章,又联系课始的引入内容大做文章。虽然可能多占用一点儿教学时间,

四、课堂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

2.师: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人类还发明了其他的计数法,请阅读“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在课堂总结之后引出“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二进制计数法,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又映衬了十进制计数法。

1亿 ( )吨 第4节 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页。

教学目标

9

知识技能

让学生理解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意义,掌握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组成,会读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感态度

让学生感知较大的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数感,并感受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学具

教具:例题图。 学具:书、本、笔。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说组成,读数:28053400、589003。 2.写数:一万三千八百、一万零六百。 提问:读写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强调:“0”的读法。

3.揭示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以前学的还大的数——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设计意图: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消除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心理,同时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易于构建知识网络。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写法。

(1)师出示教材第17页例题中的两幅图,指名读出图中的内容。钢材八亿九千万吨原煤三十五亿二千万吨

(2)试着说说每个数的组成。指名学生说组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 (3)你能够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它们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890000000、3520000000。 你是怎样写它们的?

提问: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怎样写?

10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万级的数一定要写够四位,最后在个级写上4个0。

2.教学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 (1)出示两个数:350000000、1672000000。

(2)这两个数怎么读?(允许不同方式的说法)组织交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两种:一种数出最高位上的数位,然后读数。第二种是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一级,然后从左往右一级一级地读数。

让学生分别用这两种方法读出这两个数。

设计意图:教学写法,利用例题,借助数位顺序表,由直观到抽象;教学读法,补充例题,不再利用数位顺序表,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进行比较抽象的思考,最后形成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整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参与新知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感悟,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知 1.做教材第17页“练一练”。

(1)同桌互相说说数的组成,并读数、写数,同时检查是否写的正确。 (2)指名在班内交流。

2.做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2题。 先自由读出各数,再指名读数。 提问:读到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3.做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3题。

指名读题,各自写数,指名在黑板上写,共同订正。 4.做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6题。 (1)让学生自己画线连接。

(2)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弄清各数中的“9”分别表示多少的?做过这道题之后,你有什么体会?(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

5. 做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7题„ (1)默读题目。

(2)各自读数,再指名在全班交流。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我国人口的数据?(自由发表后,课后继续查阅)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使学生练得有效,练得有趣。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提问: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哪些知识最感兴趣? 2.小结: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大数目的应用很广泛。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大数目。课后请继续查找有关资料,扩充我们

11

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练习读写更多的大数目。

设计意图:课外资料的查询,既可组织学生课后进行交流,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数感,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第5节 多位数的改写及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0~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用“万”、“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较大数改写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体验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较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难点: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导课

师:每天晚上你们做什么? 生:……

师:一天,明明家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来看看。

课件显示:晚上,明明一家人在看电视,电视中播到,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明明的妈妈说你们帮我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好吗?我正好要写一篇演讲稿,要用到这些数据。”明明和爸爸赶紧拿来纸和笔,匆匆忙忙记起来,电视中继续播到:其中面积最大的区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约为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千米,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为一百二十二万平方千米……明明大声说:“太快了,我记不上!”爸爸高兴地说:“我全部都记上了!”

妈妈拿过来两人的记录,明明是这样记的:9600000、1660000…,爸爸是这样记的:960万、166万、122万…

12

明明问爸爸,你为什么这样写呀?”

设计意图: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从大数的不同记录方式切入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大数的改写

1.师:你们认为明明和爸爸谁的记录方法比较好?

生1:我认为明明爸爸的方法比较好,这些都是整万的数,可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形式。

生2:我也认为明明爸爸的记录方法比较好。整万的数,去掉个级的四个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看起来很清楚,读写也很方便。

生3:整万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我想整亿的数也可以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逐步理清思路。 2.尝试练习。

师出示教材情境图中的数据。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1)用数字游戏转盘每组选一名同学板演,每人一题,同时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讲评。

师:这六名同学的板演,你比较喜欢谁的? 生1:我喜欢第5小组的,他们的书写最工整。

生2:我喜欢第1、2、6小组的,他们都是先把这个数画上分级线,然后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样又方便又准确。

生3:77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3组的同学写成了亿,出现了错误。还是先分级再改写比较准确。

3.归纳总结。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下大数改写的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利用课件显示:改写整万数的方法:去掉数末尾的4个“0”,在数末尾写上“万”或“亿”字;改写整亿数的方法:去掉数末尾的8个“0”,在数末尾写上“亿”字。

设计意图:板演是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采用数字游戏随机选号的方式进行板演,然后组织同学们对板演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评价,灵活、有趣,注重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在具体的尝试活动中,积极的自主评价可有效地感受、体验大数改写的方法。

三、师生讨论,学习大数的比较

1.师:这些数大小不一,大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生1:我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中间用小于号。

13

生2:我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中间用大于号。 师:这两种方法都很好,那么怎么知道这些数谁大谁小呢? 生1: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生2: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比较这些数,用大于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吧。 师生共同完成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归纳总结:课件显示大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尝试练习。 教师用课件出示练习。 学生练习后集体讲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 指名板演后,讲评。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4题。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应注意什么?改写后把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五、课堂小结

总结大数改写方法和大数的比较方法。

第6节 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1~2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14

重点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正确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具学具

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设计

一、认识近似数

1.在读读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数。

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信息。(读时感悟近似数)

到2011年末,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教职工总数大约有220万人。 到2011年,我国共有博物馆2650个,文物藏品大约有1902万件(套)。 (1)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2)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小结:像2409和2650这样的数,表示的事物的数量是准确的,我们就称它们为准确数;像220万和1902万这样表示大约的数,也就是与事物的实际数量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就把它们称为近似数。

2.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认识近似数。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平时留心了吗?你在哪儿见过或听过用近似数表示的例子?

说明:在人口普查、统计旅游人次、统计大宗物品数量等情况下,有时候没有办法得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结果或者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的数表示,就用近似数表示。

3.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

(1)《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2)2002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 (3)江都市吴桥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073人。

(4)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人约16亿元。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有意布置读的要求,旨在让学生边读边悟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近似数含义的认识和体验。在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接触到这样的例子,这样安排有利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实际应用。收集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判断,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5

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判断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2)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

指名读出表中信息:男性、女性及总人数。 男性和女性各接近三十几万?

展示学生改写的结果,怎样改写成近似数? (组织集体交流,适当提问) 小结改写方法,提出“四舍五人”法。

“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22页下面的一段话,并思考、互相交流这些问题。 “≈”表示它是一个大概的、大约的数。

(3)练习巩固。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9题。

指名读题,理解“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然后请学生自己练习,并指名板演。 集体讲评,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三道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教学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

(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2)出示:283000和1970000000。请学生思考,要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你认为选择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3)集体讲评: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强调283000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只要看千位,千位上是3,不满5,直接舍去,在28后面写上计数单位“万”。

让学生将此题与前面例题中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相同及不同之处。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不同:前者省略尾数后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估算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求近似数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在这里留出空间,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参与了探索、交流、听讲、阅读、回答题等数学活动,经历了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全面了解和掌握要点的学习过程。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近似数是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7题。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并指名板演。

16

集体评讲,从中任选一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8题。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并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从中任选一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10题。 先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评讲,重在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再分别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合理选择计数单位的意识,以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请学生说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都有什么收获。

课后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再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为的是增长学生的见识,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