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0-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0-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来源:星星旅游
福州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一年化学科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Cu Ba 137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最新研制有5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注射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嫦娥五号带回的“快递”——“月壤”中富含“完美能源”3He,3He和4He是同种核素 C.“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D.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不能使溴水褪色 2.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NH3的空间结构: B.甲烷的空间充填模型:

C.正丁烷的球棍模型: D.氮气的电子式:

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B.CH催化剂2=CH2+H2OCH3CH2OH

C.CH3Cl+Cl2

CH2Cl2+HCl D.Fe+2HCl=FeCl2+H2↑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lmol羟基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B.C2H4与C2H6O的混合物lmol,充分燃烧消耗O2数目为3NA

C.32.5gFeCl3制成的FeOH3胶体,所含的胶体粒子的数目等于0.2NA D.0.5molCu与足量浓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5.一定温度下,将3 mol SO2和l mol 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7 kJ/mol,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SO3的物质的量等于2 mol

B.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197 kJ

C.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D.2v正(O2)=v逆(SO3)

6.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下和O2反应生成乙醛,键①③断裂 C.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与冰醋酸的反应,键②断裂 D.点燃酒精灯,乙醇燃烧,所有键断裂 7.高炉炼铁的原理为3CO(g)+Fe高温2O3(s)

3CO2(g)+2Fe(s)。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

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Fe2O3的量反应速率加快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不一定变化 C.再充入CO反应速率加快

D.充入N2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8.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见表,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a极质量减小,bb极有气体产生,d极溶解,c极有电流计指示,导线中现象 极质量增加 c极无变化 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9.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与NH-

Δ4Cl溶液混合加热:NH4+OH

NH3·H2O

B.乙醇在铜催化下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2CHCu3CH2OH+O2Δ2CH3CHO+2H2O C.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24=BaSO4↓

D.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 NH4 1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接收石油分馏实验中所得的馏分 B.用乙装置测量H2O2的分解速率 C.用丙装置制取并观察Fe(OH)2沉淀 D.用装置D吸收多余氨气防止倒吸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仍有白液,再加足量盐酸 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2-4 ② 浓HNO3久置或光照 变黄色 HNO3不稳定易分解 ③ 铝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铝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④ 往FeCl2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颜色褪钾溶液 去 FeCl2溶液未变质 A.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②

12.某同学按图1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热效应,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随

加入a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a可能是NaOH溶液

B.x、y、z三点对应的溶液中,参加反应的酸、碱质量比不变 C.由图2可知该反应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往y点对应溶液中加入Fe粉,有气泡产生

13.下图所示为“双色双喷泉”实验装置,图中烧瓶内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烧杯内盛装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中,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氨气,用浓盐酸和浓硫酸制备氯化氢 B.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氨气时可以选用碱石灰做干燥剂 C.实验中同时打开止水夹a、c、d,即可分别形成蓝色和红色喷泉 D.喷泉结束后,将烧瓶内溶液混合后蒸干,可得氯化铵固体

14.X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几种:Fe3+

、Fe2+

、Na+

、NH224、CO

3、Cl−

、SO

3、SO

24。

某同学为确定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已知:Fe3+与SCN−呈血红色,且不考虑水解,所加试剂均足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溶液中一定存在Na+、SO2223、SO4、CO3 B.X溶液中一定存在NH、Na+

23+

2+

4、SO

4,至少含有Fe、Fe离子中的一种

C.取少量X溶液,先加入适量氯水,再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D.X溶液中一定含有Cl−,且c(Cl−)0.1mol·L−1

15.如图表示铁与不同密度反应时,还原产物百分比与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不同密度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

B.用一定量的铁粉与足量HNO3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的密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成分所占比例越多

D.当密度为1.36g·mL-1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18HNO3=4Fe(NO3)3+3NO↑+3NO2↑+9H2O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题,共55分)

16.(13分)CH4、CH3OH、CO等都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25℃、101kPa时,1g甲烷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时放出38kJ热量,则该条件下反应2CH4(g)+3O2(g) =2CO(g)+4H2O(l)的ΔH=___。

(2)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效地开发利用CO2,

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lH2,一

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经测

得CH3OH和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

②达到平衡时,H2的浓度为___mol/L。

(3)工业上也可以用CO和H2为原料制备CH3OH,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H2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反应中CO与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CO,同时生成1molCH3OH D.CH3OH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4)某种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甲烷通入的一极为电源的___________极,该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当电路中累计有2mol电子通过时,消耗的氧气体积为(在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L

17(8分)

(1)下列试剂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的是___(填字母)。 a.水 b.四氯化碳 c.酸性KMnO4溶液

(2)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A.CH2=CH2 B.

C.CH3CH2OH D.CH3COOCH2CH3 E.CH3COOH F.葡萄糖

①能通过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___。

②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___。 ③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的是___。

(3)用反应Fe+2Fe3+ =3Fe2+设计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4)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一定条件下,乙烯可通过加聚反应获得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其化学方程式为 。 18.(11分)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都可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终的水解产物相同

(2)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A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可完成上述反应IV,制得C。

①在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③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19.(12分)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并回收

铜。探究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①中操作甲是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加热其作用是 。

(2) 写出步骤②中生成Fe2+的离子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3)若将③改加入H2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若溶液B中只含有Fe2+而不含Fe3+,可证明该事实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号)。 ①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②先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后显红色

③滴加NaOH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④只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溶液D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 。

(6)若除去氯化铜中的氯化铁可以加入试剂 。(填序号,可选的试剂有A.NaOH B.CuO C.Fe粉 D.Cu(OH)2 E.CaO)

20.(11分)亚盐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蔬菜、肉类、豆类等都可以测出一定量的亚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利用烧碱溶液处理氮氧化物尾气的反应,进行亚钠的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所得中和液经相关分离操作,可将亚钠与钠分离,即制得亚钠成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装置除了混合NO与NO2的作用,还具有的两个作用,写出其中一个作用_______ (4)已知溶解度数据:10 ℃亚钠75.1 g,钠80 g;80 ℃亚钠113 g,钠150 g。可通过蒸发结晶,_______(操作名称)将两者分离,得到亚钠粗品。 (5)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能引起中毒。已知亚钠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

以鉴别亚钠和食盐。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A.自来水 B.碘化钾淀粉试液 C.淀粉 D.白糖 E.食醋 F.白酒

(6)充分反应后,某同学设计实验对C中NaNO2的含量进行检测。称取C中固体2g,完全溶解配制成溶液100 mL,取出25 mL溶液与0.100 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反应【已知酸性条件下: NO— —2+2+ MnO4+ H+ — NO—3+ Mn+ H2O (未配平) ,杂质不与KMnO4反应】,达到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mL,求样品中亚钠的质量分数(只列式,不用化简,不用计算,已知:NaNO2摩尔质量69g/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一年化学科评分细则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答案 1 B 2 D 3 C 4 C 5 D

二、非18(11分 )

(1)B;(1分) (2) 羟基;(1分) CH3CHO (1分)

稀硫酸(CHO)+nHOnC6H12O6 (2分) 2(3) 6105n淀粉葡萄糖 (4)①CH3COOH+CH3CH2OHΔCH3COOCH2CH3+H2O (2分)

选择题题号 6 7 8 9 10 【方程式中未答案 C C C B D 配平扣题号 11 12 13 14 15 1分,有机物答案 D D D D B 未用结构简式

表示不得分,其他不完整扣满1分】

16.(13分)

(1)-1216kJ·mol-1 (2分,单位未写扣1分)

(2)① 0.0375mol/(L·min) (2分,单位未写扣1分) ② 0.375 (2分)(3) BD (2分,多选不得分、漏选扣1分)

(4) 负(1分) CH2-4-8e-+10OH-=CO3+7H2O (2分) 11.2 (2分) 17.(8分)

(1) C (1分) (2)①A ②F ③E(各1分)

(3) Fe3++e- =Fe2+

(2分)

(4) nCH2=CH2一定条件 (2分,)

浓硫酸 ②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2分)

③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了液面以下 (2分)

19. (12分 )

(1)清洗废铁屑表面的油污(2分)

(2)Fe+2Fe3+═3Fe2+或Fe+2H+═Fe2++H2↑;(2分)

(3) 2Fe2++H2O3+2+2H+=2Fe+H2O (2分)

(4) B (2分)

(5)Fe2+、 Fe3+ 、Cu2+(2分,多写不得分、漏写扣1分) (6) BD(2分,多选不得分、漏选扣1分)

20.(11分)

(1)蒸馏烧瓶 (1分)

(2)3NO2+H2O=2HNO3+NO (2分)

(3) 观察气泡,便于调节K1和K2以控制流速 或 长玻璃管可以调节内外气压平衡(4) 趁热过滤 (2分)

2分) ( (5) BE (2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5100mL0.002mol69gmol225mL (6) 100% (2分)

2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