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是(C)
A、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 B、程序 C、程序及文档 D、计算机系统
2、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软件定义期、软件开发和软件运行期,下述(D)不是软件开发期所应包含的活动
A、可行性分析 B、需求获取和去求建模 C、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和数据设计 D、软件集成与系统测试
3、软件按开发应给出的主要内容是(D)
A、开发模型 B、测试方法 C、开发工具与环境 D、概念与表示、过程与工具 4、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所建立的系统模型主要捕获了(D) A、过程属性、对象及其关系 B、数据结构 C、对象及其关系
D、数据源点和终点、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以及加工输入、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填空题
1、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好和(法律可行性) 2、瀑布模型是将(生命周期)各项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 3、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为(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 4、软件结构是以(模块)为基础而组成的一种控制层次结构 5、IPO图描述分层图中一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
6、成本/利益分析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7、结构化设计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映射成软件结构
5、人类在认识复杂现象的全过程中使用的最强有力的思维工具是(抽象) 三、名词解释
软件危机 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软件生存周期 从提出软件产品开始,直到该软件产品被淘汰的全过程。主要三个阶段:定义阶段,开发阶段,维护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即瀑布模型,规定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的软件工程活动及顺序。 耦合 是对一个软件结构不同模块之间彼此联系程度的一种定性度量。 内聚 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四、简答题
描述详细设计的方法和特点 试述需求分析的任务
分析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待开发系统的系统元素),导出符合用户需要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只描述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得到目标系统“做什么”的抽象化描述。 五、将下面给出的伪码转换为N-S图和PAD图 Void root(float root1,float root2) { i=1;j=0; While(i<=10){
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系数a,b,c; P=b*b-4*a*c;
If(p<0)输出“方程i无实数根”; Else if(p>0)求出跟并输出;
If(p==0){求出重跟并输出;j=j+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