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
1.1 系统监控内容
机房所监控的对象主要包括:配电系统、UPS系统、空调系统、电池组、空调周围漏水、温湿度、新风排烟状态、消防信号、视频监控等。
配电系统:对低压配电柜及列头柜进行监测。配电系统检测以配电柜仪表接口协议采集为主,无仪表情况下加装智能电力测量仪采样,实时监测三相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素、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能等。
UPS:通过UPS接口通信板及其通信协议对UPS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与诊断。监控内容包括UPS内部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等信息,一旦有部件发生故障,系统会自动报警,并且实时监视UPS的各种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参数,要求按照协议显示全部信号,并有直观的图形界面显示。
空调系统:通过空调智能通信转换接口及通信协议,实时监测各模块压缩机、风机、加湿器、去湿器、加热器工作情况及设定温湿度、回风温湿度、控制状态和温湿度报警等,要求按照协议内容显示全部信号。
电池监测:对每组电池进行监控,实时监控每组电池的总电压、总电流、单体电压、单体内阻和2路抽样表温。
漏水监测:对空调加湿系统漏水情况实时监测、报警等,采用线式漏水检测方式。
温湿度监测:在机房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湿度,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新风排烟系统:监控新风机及排烟机工作状态。
视频监控:实时监控机房区域实景,采用本地NVR存储方案,视频监控内容要求保存30天以上。 1.2 监控组网架构
监控系统由现场场地采集和监控中心平台两部分组成,要求将各监控内容集成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机房内各智能设备和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将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以组态图的方式显示在监控界面上。
组网结构见下图:
客户端应支持实时查看到各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同时可通过用户内部的局域网,在异地实现机房监控系统的远程浏览和远程管理。一旦检测到报警信息,监控系统应及时自动报警,报警方式有多媒体语音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等多种方式。 1.3 综合监控系统功能
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基本的组态监控、3D仿真监控、实时列表监控、告警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和报表管理等功能。
1) 组态监控
系统以2D组态的方式提供一种由全局到设备局部的数据浏览方式,查询机房的设备和环境信息,并提供相关的设备控制功能。
系统应提供丰富的组态元件支持2D组态的配置,组态元件包括UPS面板、蓄电池、摄像机等设备原件、温湿度、烟感、红外、水浸等环境元件,以及仪表、信号等通用元件,组态工具以机房布局图为背景,添加组态元件,绑定检测数据实现组态的监控管理页面。
2) 实时列表监控
实时列表监控应采用树形结构呈现方式,通过选择树形结构上的设备节点,实现机房动力设备和环境信息的浏览和控制。
系统实时列表监控应提供设备级组态界面,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设备监控基础数据,同时系统应提供监控详情入口,用以查看分析所有采样数据。
实时列表监控应具备查看信号实时曲线和最近48小时历史曲线数据,通过分析曲线走势了解信号变化趋势。
3) 告警管理
告警管理应提供告警设备分类统计、告警列表、告警级别统计和告警时长统计于一体的管理功能页面。
告警管理应提供下钻链接,以了解告警信息的具体状况,进一步下钻可进入告警设备的数据详情页面,全面了解告警设备的运行状态。
告警管理应支持四级告警,一级告警以红色标识,二级告警以橙色标识,三级告警以黄色标识,四级告警以淡蓝色标识。
一级告警:可能引发全局性供电安全及引起电源系统、空调系统退出服务导致所服务的核心业务退服的动环类告警定义为一级告警。
二级告警:可能对电源系统、空调系统造成整体退出服务或运行性能下降的告警定义为二级告警。
三级告警:电源系统、空调系统中发生的设备部件故障但不影响设备整体运行性能的告警定义为三级告警。
四级告警:电源系统、空调系统中设备发送的维护提示性告警信息定义为四级告警。如:空调滤网更换提示信息等。
告警管理可根据告警级别提供不同的告警推送方式,如多媒体和短信等告警推送方式。
告警管理应提供过滤功能,不需要做出反应的告警进行相应的过滤,过滤条件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
告警管理应告警屏蔽功能,能自动屏蔽由其它告警引起的非主要告警的功能。 告警管理应告警延时设定功能,当告警在延时的范围内消除时,将不上送告警,告警延时时间可由用户设定。
告警管理应提供告警确认功能,发生告警时,可由值班人员进行告警确认。 告警管理应提供告警自动清除功能,告警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又自动恢复,系统应自动清除告警窗内的显示并保存告警记录。
4) 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应提供用户及其权限配置管理功能,对用户基本信息和角色进行配置,管理员可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用户可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维护。
权限管理应对帐号进行严格管理,帐号口令必须3个月定期进行修改;如果帐号即将过期,通知用户修改口令;在用户登录时,必须先修改口令才能继续维护操作。帐号口令必须进行加密存储,不允许帐号口令存在弱口令现象。
5) 日志管理
系统应提供日志管理功能,主要有操作日志、系统日志及对于日志自身安全的管理功能。
日志应包括操作日志、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 并支持查询日志导出打印。 操作日志:记录用户的修改操作,记录的内容包括:操作用户、级别、操作终端、时间、操作对象、操作名称、操作结果和详细信息。支持按操作用户、 操作名称、级别、时间段为条件进行查询。
系统日志:用于记录系统运行情况,记录的内容包括:级别、时间、基本信息、操作结果和详细信息。支持按时间段为条件进行查询。
安全日志:记录对系统安全有影响的事件,包含如下类型事件:帐户管理相关事件、帐户登录相关事件、系统事件(重新启动或关闭系统或者对系统安全或安全日志有影响的事件)、资源访问事件。记录的内容包括:安全事件、危险级别、操作用户、操作终端、操作时间、操作对象、操作结果和详细信息。支持按名称、用户、时间段为条件组合查询。
系统日志应能输出一般文书软件兼容格式的电子档案(如Microsoft Excel、CSV等格式)。
系统日志不可被任何人修改,除最高级用户外,系统日志也不能被删除。 6) 报表管理
系统应提供基础报表功能,具有记录、统计和生成以下各种报表及曲线图: 时间段历史数据记录报表、历史数据曲线图 时间段刷卡统计报表、刷卡记录报表 时间段控制命令历史记录报表
时间段操作日志历史记录报表、操作日志统计报表
登录人员信息表、人员登录记录表
信号配置一览表、控制配置一览表、配置告警统计表、事件屏蔽配置总览报表
报表输出应支持数据报表的在线打印和Excel格式输出。 7) 系统自诊断
系统应提供对于系统本身设备及网络的监测管理功能,对监控系统自身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以组态方式显示监控系统的拓扑图及其各组成单元的运行状态,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输出必要的告警信息。
以下为扩展功能,选择性使用
8) 3D仿真
3D仿真应支持多种视图方式,至少提供第一人称、正视、俯视、左视和右视五种视图方式。
系统应支持以三维的形式展现整体机房的效果,可以做到镜头拉升,前进/后退及以360旋转方式展示机房及封闭通道。
系统应具备以3D形式在监控中心查看设备的具体位置、运行状态、运行曲线等。系统应提供过滤功能,通过房间、设备告警和设备分类三种方式过滤,浏览设备和环境数据。
所有告警信息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的闪烁色块提醒,在3D告警列表中通过告警信息可反向定位告警物理位置,查看设备具体状态和详细告警数据。
应提供3D视图告警自动巡检功能,轮询各个告警机房,并显示告警信息。 系统应提供3D仿真工具、丰富的设备模板和强大的布局功能,以3D 组态的方式实现机房的3D仿真配置。
9) 视频监控
系统内置视频监控模块,直接连接NVR和摄像机,获取历史视频信息和实时视频信息,并对摄像机进行控制。
系统以树形方式展开选择所需监控的视频,实时监视各机房视频信息,应支持多画面分割显示或回放同一机房多路实时视频或多个机房单路实时视频,支持一机同屏1、4、9、16画面等规格画面显示方式。
系统应能将摄像机的号码及位置、摄像日期和时间等信息进行叠加,以便在
监视图像上显示相应的必要信息,并可用汉字显示,所有字符的格式、内容等信息,均可由用户方便地自由修改。
系统应可以对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控制,控制范围包括云台、镜头等。 客户端可同时检索、回放所选各机房的多个摄像机视频。 10) 门禁管理
系统应内置门禁管理模块,实现机房出入浏览、控制和门禁的管理配置。提供各机房出入状况列表,包括刷卡时间、人员、刷卡人信息及头像等信息。选择机房,可对机房的门禁进行远程开门控制。
系统应提供门禁运行参数配置功能,可对单个和批量门禁运行参数进行设置,配置内容包括卡配置管理、指纹配置管理、门配置管理和门禁准进时段管理等。
11) 配电管理
配电监控以配电组态的方式展示供配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和线路状况,核心设备包括市电、变压器、油机、高低压配电柜、UPS、高压直流电源,以及末端配电列头柜设备等。
配电组态图应以不同的颜色、不同状态的供电元件图形直观地呈现供电系统的供配电参数、开关状态、供电回路和断电回路等信息。
系统组态应支持以系统、设备分级展示,提供数据下钻功能,点击任意系统或设备,均可查看该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及实时参数。
系统应提供在线配置工具,通过配置工具进行配电线路图的连接设计,连接关系数据应自动生成,以便配电管理能自动分析配电线路的状况。
12) 温场云图
系统应能依据机柜内检测温度和机房环境检测温度数据,通过一定算法自动计算在机房每个横竖切面的3D温场云图。
三维温度云图应支持横切面、竖切面图形,可以快速方便的看到机房热点分布情况。
系统应支持查看在某切面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云图。 13) 能效展示
系统应提供基本的PUE展示功能模块,呈现机房基础信息、PUE状况、机房环境和能耗状况。PUE展示模块呈现内容应包括:
IDC机房的PUE值; 以日为单位PUE趋势曲线;
以饼图方式展示IT主设备、制冷设备和其它设备的能耗分布情况; 以曲线图方式展示IT设施的总能耗趋势;
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机房的能耗情况,能耗数据以日为单位统计呈现。 14) 资产容量管理
系统资产容量管理模块应支持对IDC机架资产的基础信息管理,实现机架电力、空间(U位)和冷量等纬度的容量管理。
系统以3D可视化方式展示机架电力、空间和冷量的状况,以及IT设施在机架中的U位位置信息。
资产容量管理提供在线录入、编辑功能和EXCEL导入工具,EXCEL导入工具可支持大规模基础设施信息的导入。 1.4 核心硬件要求
1) 采集器
采集器是场地设备和环境信息监控的核心平台,要求具备以下功能: 采集器内置linux系统,支撑远程升级和加载运行程序。
要求支持双路供电,供电电源支持220V交流、240V高压直流和336V高压
直流
要求全端口高标准防雷,所有端口内置防雷器,防雷标准应满足:
试验端口 开路试验 电源输入口 电源输出12V 串口 IO通道 以太网 线-线 ±5KA(8/20us) ±10KA(8/20us) ±3KA(8/20us) ±3KA(8/20us) ±3KA(8/20us) 线-地 ±5KA(8/20us) ±10KA(8/20us) ±3KA(8/20us) ±3KA(8/20us) ±3KA(8/20us) 采集器应通过以下电磁兼容试验要求: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ESD)、
电快速脉冲群抗扰性试验(EFT)、通过冲击抗扰性试验(SURGE)、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连续传导干扰电压试验(EMI)。 供应商应提供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具备CMA和CNAS资质)关于防雷和电磁兼容试验的检测,并提供完整有效的检测报告证明文件。
采集器端口规格要求如下:
8路AI/DI通道、4路DI通道和4路DO通道
8路串口,其中4路RS232/485复用,4路RS485接口
2个扩展卡位,扩展IO、串口和光纤传输板卡
4路10/100M自动兼容、交叉直连网线自适应网口,支持VLAN 1路USB2.0标准接口和1个SD卡接口 扩展卡位应支持以下扩展模块:
扩展卡 IO扩展卡 串口扩展卡 光口扩展卡 8路AI/DI通道 4路RS485串口 1路100M/1000M光口,1路1000M电口,光口速率可设置 规格 2) 蓄电池检测仪
蓄电池检测仪应采用模块化在线监测方案,对蓄电池电压、电流、内阻和抽样温度进行检测。
要求检测模块具备高抗干扰设计,能阻挡大功率高频UPS的纹波干扰,检测仪输出标准的MODBUS协议。
检测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单体电压:0.1% 单体内阻:2% 充放电电流:1% 表面温度:1%
蓄电池检测仪应满足以下电磁金融和安规标准要求,EMC: EN61326-1:2013、EN61326-2-1:2013;Safety:EN61010-1:2010、UL61010-1:2013。 1.5 参考品牌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参考品牌:施耐德、Vertiv、Intel-DCIM,本项目投标人尽可能选择参考品牌进行投标响应,招标方将对非参考品牌内的品牌进行评议,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必须满足或优于参考品牌或型号的各项主要指标。 1.6 需求清单
序号 一、配电检测 1 接口协议费用 设备 通过配电柜仪表接入 项 规格及说明 单位 数量
二、UPS监控 1 接口协议费用 不低于130万像素红外摄像机 个 个 个 个 台 台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项 个 条 项 项 三、空调监控 1 接口协议费用 四、漏水监控 1 2 漏水检测控制器 10米水浸检测绳 五、温湿度监控 1 2 温湿度传感器 接口协议费用 六、新风机、排烟机状态监控 1 状态变送器 七、消防监控 1 消防信号接入 八、门禁系统 1 2 3 4 5 门禁控制器 门禁读卡器 出门按钮 磁力锁 门禁电源 九、摄像机 1 2 3 4 5 型高清网络摄像机 支架 POE交换机 网络硬盘录像机 硬盘 十、蓄电池监控 1 2
接口转换模块 单体电压、内阻检测模块
3 4 抽样温度检测模块 电流互感器 个 个 十一、采集平台 1 2 3 采集器 配电箱 安装箱 台 个 个 十二、中心平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服务器 客户端 交换机 短信模块 IC卡发卡器 IC卡 平台基础软件 3D监控模块 语音通知模块 移动APP平台模块 移动APP手机端模块 短信通知模块 台 台 台 个 台 张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50个设备license接入许可 门禁管理模块 视频监控模块 配电管理模块 PUE展示模块 温度云图模块 容量管理模块 机架资产管理模块 十三、安装、材料 1
工程安装 套 1
2 工程材料 套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