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开发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但是,另一方面加速了一些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的速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不仅对当代的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这种生活方式对我们人类后代的生存、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机。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了出来。由于作者长期从事公路建设工作,因此,本文主要是围绕公路建设中的持续发展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实现公路交通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协调
要实现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协调公路交通业当前建设和长远建设的之间的关系,统筹当前建设和长远建设。
公路建设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投资大。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投资大的特点,而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动轨就是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而我国地域广阔,而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在大山、荒漠、隔壁修建高速公路,耗资巨大,特别是在山区不得不修建大量的桥隧,这些设施投资更大。
公路建设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公路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公路建成之后,只要维护到位,可以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基于公路的上述的特点,在公路建设就要协调其近期建设和长远建设目标,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关注代际公平,这里的代,是指人类的代际,不是一代两代人,而是数代人,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建设,耗资巨大,需要大量的各种社会资源,这就要求公路建设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实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当代没有能力,不是特别需要的建设任务可以留给下一代,。其次,由于公路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建设,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公路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不要超需求、超越社会国家承受能力搞建设,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建设,要在时间上,统筹规划,兼顾当前、今后的建设,做好近期、中长期和长期的公路建设规划工作,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实现我国公路建设的目标。再次,公路建设与铁路、依靠水路的水运业相比,是一个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一
项基础设施建设,而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我国的国土质量并不好,东部适应人类居住、生产、发展的高质量的平原面积有限,并且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我国高山、荒漠等不相适应人类居住的国土面积占国家的很大比例;另外,公路建设,特别是在高寒山区荒漠地区,对环境有一定不小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在公路建设中,必须注意节省土地,注意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耕之地,一个可以生存的环境。
实现公路交通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我国面临着发展的压力,有着加快发展的冲动。我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备受列强欺凌,长时期内内忧外患,失去了许多的发展机会。在建国后,我国一穷二白,要实现国家的自立,民族的复兴,必须实施加速发展战略。因此,长时期内,我国中国家爱建设中重发展,轻对环境的保护;重资源的开发,轻对资源的综合集约的利用和保护。因此,在环境资源保护上欠账很多,这不仅对后代的生存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且也危及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和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资源破坏很大。首先,公路建设本身就是环境破坏的直接根源,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当的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措施的公路建设项目,是当地泥石流等生态灾难的直接原因,缺乏资源保护意识的公路建设项目也可能直接破坏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其次,在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其资源虽然不能得到开发,但是,其资源和环境还保持着原始风貌,而当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之后,那些缺乏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开发者,有可能蜂拥而至,对环境,对各种矿藏、生物等自然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在加快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建立在对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有效的保护基础之上。第一,在进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在高原山区等环境脆弱区进行公路建设施工中,首先就要做好保护环境的规划;其次,在施工中,要按照环境规划来施工,主要保护当地的树林草地等珍贵的植被,注意沙土废石的堆放,防止在雨季时造成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第二,注意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也生活在一些公路建设施工地的偏远地区,因此,要注意保护各种动物,要为那些具有迁徙性的动物预留出迁徙通道,必要使,国家应该设立保护区,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当地独特而又脆弱的环境,严厉打击那些盗猎分子。
总之,我国面临着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沉重压力,在公路建设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对当地施工区的自然环境和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实现在公路建设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
实现公路建设速度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我国公路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非常重视建设的速度。前文说过,我国是一个后发国家,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沉重的压力,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历来非常注重建设速度,在公路建设方面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起点低,经济困难,资金匮乏,技术设备落后,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我国在公路建设中,主要以人工手工劳动为主要施工手段,建设了大量的低等级公路,在建国后的很长时期内,国家没有建设一寸的高速公路;其次,在公路建设中,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领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监管不严,在建设中,偷工减料、内外勾结,中饱私囊,因此,造成了一些国家高投资的公路工程项目不能达到设计的质量标准,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要实现我国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情况下,必须保证质量。首先,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依靠科技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主要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为主,对那些山区的公路,要以桥隧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减少盘山公路。其次,要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要严格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公路建设工程中的现象,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芬: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李岳林 千生: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