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触控面板、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触控面板、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星星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4465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3.30

(21)申请号 201510784218.5(22)申请日 2015.11.16

(71)申请人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东环二

路二号富士康科技集团H区3栋1.5层申请人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翁瑞兴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

理有限公司 44334

代理人汪飞亚(51)Int.Cl.

G06F 3/041(2006.01)G06K 7/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54)发明名称

触控面板、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及其制作方法(57)摘要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包括触控面板及NFC天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感应电极结构及多根信号线,该衬底具有触控区及围绕该触控区的线路区,该线路区包括第一线路区及围绕该第一线路区的第二线路区,该第一线路区较该第二线路区更靠近所述显示区,该感应电极结构形成于该触控区,该多根信号线形成于该第一线路区且分别与该感应电极结构电性连接,该NFC天线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区。将该NFC天线形成于该触控面板内的所述衬底上,相较于形成于后盖上,该NFC天线利用了该衬底上多余的空间,不会增加该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从而利于该NFC终端的薄型化发展,顺应小型化NFC终端产品的小型化发展趋势。

C N 1 0 5 4 4 6 5 2 6 ACN 105446526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包括触控面板及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感应电极结构及多根信号线,该衬底具有触控区及围绕该触控区的线路区,该线路区包括第一线路区及围绕该第一线路区的第二线路区,该第一线路区较该第二线路区更靠近所述触控区,该感应电极结构形成于该触控区,该多根信号线形成于该第一线路区且分别与该感应电极结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呈环形结构设于该第二线路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包括多根环形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环形线圈的两端与一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每一该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该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上形成有分别对应该多根信号线及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的传输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该多根信号线及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由相同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电极结构、该多根信号线及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由相同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为单层薄膜式触控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为双薄膜式触控面板。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意一项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并于该衬底表面形成导电层;

图案化该导电层以形成该多根信号线及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10.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集成有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感应电极结构及多根信号线,该衬底具有触控区及围绕该触控区的线路区,该线路区包括第一线路区及围绕该第一线路区的第二线路区,该第一线路区较该第二线路区更靠近所述触控区,该感应电极结构形成于该触控区,该多根信号线形成于该第一线路区且分别与该感应电极结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区。

2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触控面板、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及其制作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与一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及该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的制作方法,尤指具触控显示功能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

[0002]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终端采用了由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和互联互通技术融合演变而来的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的技术。常见的NFC终端天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为PCB)或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为FPC)上,安装方式上可以采用PCB内置式、电池封装式或后盖式。其中,后盖式因射频性能优而被广泛采用。该类后盖式的NFC终端通常是将天线做成FPC形式贴在NFC终端的后盖上,然,该种安装方式会导致NFC终端的厚度较大,不利于NFC终端的小型化发展。发明内容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小型化发展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0004]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包括触控面板及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感应电极结构及多根信号线,该衬底具有触控区及围绕该触控区的线路区,该线路区包括第一线路区及围绕该第一线路区的第二线路区,该第一线路区较该第二线路区更靠近所述显示区,该感应电极结构形成于该触控区,该多根信号线形成于该第一线路区且分别与该感应电极结构电性连接,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区。[0005]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并于该衬底表面形成导电层;图案化该导电层以形成多根信号线及天线。[0006]进一步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集成有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感应电极结构及多根信号线,该衬底具有触控区及围绕该触控区的线路区,该线路区包括第一线路区及围绕该第一线路区的第二线路区,该第一线路区较该第二线路区更靠近所述触控区,该感应电极结构形成于该触控区,该多根信号线形成于该第一线路区且分别与该感应电极结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形成于该触控面板内的所述衬底上,相较于形成于后盖上,该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利用了该衬底上多余的空间,不会增加该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从而利于该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的薄型化发展,顺应小型化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产品的小型化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的立体示意图。[0008]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09]图3为图2中触控面板的平面府视图。

3

CN 105446526 A[0010]

说 明 书

2/4页

图4为图1所示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的制造流程框图。

[0011]图5至图6为图4中各步骤的平面府视图。[001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 /NFC终端100盖板110显示面111显示区111a非显示区111b触控面板120衬底121触控区1211线路区1212第一线路区1212a第二线路区1212b感应电极结构122信号线123显示模组130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NFC天线140线圈141柔性线路板/FPC150后盖160导电层17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同时参照图1及2,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1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 (以下简称NFC终端)10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本实施方式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NFC终端10包括盖板110、触控面板120、显示模组130、近距离无线通讯天线(以下简称NFC天线)140及后盖160。该盖板110、该触控面板120与该显示模组130依次层叠设置,该NFC天线140设于该触控面板120内,该后盖160固定在该触控面板120及该显示模组130所组成的模组单元外围及后侧。

[0014]该盖板110盖设于该触控面板120远离该显示模组130的一侧。该盖板110远离该触控面板120一侧的表面形成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111,该显示面111包括显示区111a及围绕该显示区111a的非显示区111b。该盖板110例如可使用透明玻璃、薄膜、塑料或柔性材料等制成。

[0015]请一并参照图3,图3为图2中触控面板的平面府视图。该触控面板120例如为双薄膜式 (Glass-Film-Film,GFF)触控面板或单层薄膜式 (Glass-Film,GF)触控面板。本实施方式以GF触控面板为例进行说明。该触控面板120包括衬底121及形成于该衬底121表面的

4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3/4页

感应电极结构122及多根信号线123。该衬底121具有触控区1211及围绕该触控区1211的线路区1212,该触控区1211与该显示区111a相对应,该线路区1212与该非显示区111b相对应。该线路区1212包括第一线路区1212a及第二线路区1212b,该第一线路区1212a围绕在该显示区111a外围,该第二线路区1212b围绕在该第二线路区1212b外围,该第一线路区1212a较该第二线路区1212b更靠近该触控区1211。该感应电极结构122对应设置于该触控区1211,该多根信号线123对应设置于该第一线路区1212a。该多根信号线123将该感应电极结构122与一柔性线路板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为FPC) 150电性连接,以将作用于该触控区1211内的触控信号通过该FPC150传输至外部控制电路,从而实现该触控面板120的触控功能。该多根信号线123可通过氧化铟锡(ITO) 、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银纳米线(AgNW)、石墨烯、银及铜等导电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作而成。[0016]可以理解,当该触控面板120为双薄膜式 (Glass-Film-Film,GFF)触控面板120时,该触控面板120具有双层衬底121,该NFC天线140可选择形成于其中一层衬底121上,较佳为形成于与该信号线123同一侧的一衬底121上。

[0017]该显示模组130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模组130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本实施方式中,该显示模组130为液晶显示模组130。该后盖160盖设于该显示模组130远离该触控面板120一侧及周围。该盖板110与该后盖160共同将该触控面板120及该显示模组130固定在内。[0018]该NFC天线140用于接收、发送近距离无线数据信号及接收无线电能。该NFC天线140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区1212b,该NFC天线140呈环形结构设于该第二线路区1212b。该NFC天线140包括多根环形线圈141,由于NFC天线140属于近场天线,其利用磁场感应进行工作,为确保一定的磁场强度,该NFC天线140可绕制多圈,即,该多根环形线圈141可包括2根、3根、4根或更多。本实施方式中,该多根环形线圈141包括3根。每一所述环形线圈141的两端与一FPC150电性连接,从而传输该NFC天线140接收的信号。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天线与所述多根信号线123连接至同一FPC150,该FPC150上形成有分别对应该信号线123及该NFC天线140的传输电路(图未示)。

[0019]该NFC天线140可通过氧化铟锡(ITO) 、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银纳米线(AgNW)、石墨烯、银及铜等导电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作而成。该NFC天线140可与该信号线123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该NFC天线140与该信号线123采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形成,例如由同一导电层图案化而成。将该NFC天线140形成于该触控面板120内的所述衬底121上,相较于形成于后盖上,该NFC天线140利用了该衬底121上多余的空间,不会增加该触控面板120的整体厚度,从而利于该NFC终端10的薄型化发展,顺应小型化NFC终端10产品的小型化发展趋势。[0020]请一并参照图4至图6,图4为图1所示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的制造流程框图。图5至图6为图4中各步骤的平面府视图。[0021]步骤S401,请首先参照图5,提供衬底121,并于该衬底121表面形成导电层170。[0022]具体地,该衬底121具有触控区1211及围绕该触控区1211的线路区1212,该线路区1212包括第一线路区1212a及第二线路区1212b,该第一线路区1212a围绕在该显示区111a外围,该第二线路区1212b围绕在该第二线路区1212b外围,该第一线路区1212a较该第二线路区1212b更靠近该触控区1211。该导电层170形成于该线路区1212,该导电层170例如可通

5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4/4页

过沉积的方式覆盖于该线路区1212。该导电层170例如可以为氧化铟锡(ITO) 、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银纳米线(AgNW)、石墨烯、银或铜等导电材料。[0023]步骤S402,请进一步参照图6,图案化该导电层170以形成多根信号线123及NFC天线140。

[0024]其中,在该步骤S401之前或之后,可在该衬底121表面形成与该多根信号线123电性连接的感应电极结构122。在一变更实施方式中,该感应电极结构122还可与该多根信号线123及该NFC天线140同时形成,即,在步骤S401中,该导电层170同时覆盖该衬底121的触控区1211及线路区1212,在步骤S402中,在该导电层170上形成该感应电极结构122、该多根信号线123及该NFC天线140。通过将该NFC天线140与该信号线123同时成型,相较于将该NFC天线140与该信号线123分别成型,本发明能够达到减少制作工序而利于节省成本的功效。[0025]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6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7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8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9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4

图5

10

CN 105446526 A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6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