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来源:星星旅游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一、填空题。

1. 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等,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2.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形式。

3. 通用技术是指当代技术体系中较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育人价值较为丰富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

4.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 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 5.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6.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方面。

7.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 8.必修设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 2个模块。

9.选修设4个模块,分别是“传统工艺及其实践”“新技术体验与探究”“技术集成应用专题”“现代农业技术专题”。

10.高中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共设置2个必修模块,计3学分。每学分 18课时,共课时。

11.必修技术域设计1模块由“技术及其性质”“技术设计过程”“工艺及方案实现”“技术交流与评价”四个单元组成。

12必修技术域设计2模块由“结构及其设计”“流程及其设计”“系统及其设 计”“控制及其设计”四个单元组成。 13.通用技术学业质量水平共分为五级。

二、名词解释。

1.技术意识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 生能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技术的规范、标准与专 利意识;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出一定的理性 分析,形成技术的安全和责任意识、生态文明与环保意识、技术伦理 与道德意识;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 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主动适应。 2.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 性思维。学生能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 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整体规划, 并运用模拟和简易建模等方法进行设计;能领悟结构、流程、系统、 控制等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加以运用;能进行简单的风险评估和综合 决策。 3.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 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学生能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收集相关信 息,并运用人机关系及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 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 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准确地观测、记录与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 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4.图样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 术对象进行可视化的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及控 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 维、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等;能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构 想,用技术语言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5.物化能力

物化能力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等将意念、方案转 化为有用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学生能知道常 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见工艺 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积累和感悟;能根据方案设计要求,进 行材料选择、测试与规划,工具选择与使用,工

艺设计与产品制作 等;能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 手实践与创造能力;能体验工匠精神对技术制造质量的独特作用,形 成物化过程中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三、问答题。

1. 简述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1)着力培养学生所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

(2)构建结构合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3)选择体现时代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

(4)注重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5)倡导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2. 简述通用技术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未来发展、终身学习、美好生活 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必需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有理念、会设计、 能动手、善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 过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 想、基本态度的学习和基本经验的积累,形成对技术的亲近感、敏感性、理性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对技术的文化感悟;经历技术设计的 全过程,形成一定的方案构思、图样表达、工艺选择及物化能力;能 够领悟基本的技术思想,形成初步的系统与工程思维,发展创造性思 维,养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 艰巨性和复杂性,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 工作态度,培育工匠精神,增强劳动观念,具备初步的职业规划和创 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伦理意识、环保 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

3. 试简述课程结构设计依据?

(1)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

(2)立足课程改革实践基础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注重传承与创新 (3)汲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借鉴国际技术课程的有益经验 4.简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建议?

(1)注重基于学科特征和高中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2)强化基于技术实践的学习情境设计

(3)关注学生技术经验的建构、技术与工程思维的形成和技术文化的感悟 (4)加强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 (5)积极发挥课堂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