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 第2期2018年2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MEDICINE
Vol.24ꎬNo.2Feb.ꎬ2018
曲张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ꎬ46(10):1181
[31] 李念ꎬ刘强ꎬ石建军.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ꎬ2017ꎬ10(3):294~297.【文章编号】1006-6233(2018)02-0348-03
~1182.
[32] 刘强ꎬ焦雪ꎬ刘洪飞.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
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0例临床疗效观察[J].Chinese283.
JournalofModernOperativeSurgeryꎬ2015ꎬ19(4):282~
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进展
李ꎬ 刘 宁ꎬ 李乐翔ꎬ 钱齐荣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ꎬ 上海 200003)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ꎻ 内固定术ꎻ 股骨头坏死ꎻ 早期预测【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8.02.045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ꎬ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ꎬ占全身骨折3.61%[1]ꎮ其主要由高能量创伤造成ꎬ且常伴有多发性损伤ꎮ股骨颈骨折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ꎬ股骨颈骨折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股骨头坏死ꎬ因此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早期预测有重要意义ꎬ现将近几年来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早期预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ꎮ
1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及原因分1.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股骨头坏死为慢性进展性疾病ꎬ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缺血坏死ꎬ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大致相同ꎮ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复位、愈合不良ꎬ股骨头内的负重骨小梁转向负重区承载应力减低ꎬ出现应力损伤等原因造成[2]ꎮ股骨头坏死后可引发炎症反应ꎬ造成周围组织充血ꎬ随着病程进展ꎬ骨内肉芽组织增生ꎬ形成新生骨ꎬ同时吸收坏死骨[3]ꎮ此时可见骨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ꎬ如果病情1.2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分析:目前临床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研究多认为[6~8]ꎬ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术前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继发股骨头坏死的预测因素ꎬ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无明确联系ꎮ赵红星[9]等研究显示ꎬ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术前牵引是术后股骨头坏死的预测因素ꎬ曹发奇[10]等与朱仍继续加重ꎬ就可造成关节退行性改变[4ꎬ5]ꎮ析
海泉[11]等均得出相似结论ꎮ
2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研究
预测股骨头坏死对判断股骨颈骨折的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ꎮ传统主要依据年龄、Garden分型制订ꎬ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ꎬ若骨折类型为Gar ̄denⅢ、Ⅳ型ꎬ临床一般采取Ⅰ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此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ꎬ但仍存在较大局限ꎬ如在Gar ̄denI、Ⅱ型骨折中术后股骨头坏死率较高[13]ꎬ因此为避免盲目性ꎬ临床需寻找更准确的方法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ꎮ
MRI、CT、核素骨扫描等方法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ꎮ已有研究报道[14]ꎬ内固定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史、症状不具有特异性ꎬ与股骨颈骨折后早期症状、体征鉴别较困难ꎮ但早期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是治疗方案的选择的关键ꎬ因此影响学检查是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预测的重要手段ꎮ
2.1 X线摄片:X线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具有直观、简便等特点ꎬ而且价格较低ꎬ尤其适合基层医院ꎮ随后现代影像学技术的普及ꎬ临床对骨密度、骨小梁分辨程度越来越精细ꎬ在早期发现创伤后异常X线表现方面也逐渐体现出一些优势ꎮ但其在早期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方面的准确率仍较低ꎬ导致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方面ꎬ一方面与医师阅片水平有关ꎬ另一方面则是X片上只能表现出修复过程骨密度的改变情况ꎬ而难表现出早期术后股骨头坏死影像ꎬ因此早期诊断非常困难ꎮ但飞[15]等研究认为ꎬX线片在显示骨关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摄片、
疗ꎻ对于50岁以上的中青年主要选择复位内固定[12]ꎮ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ꎬ(编号:13JC1407301)
348
【通讯作者】钱齐荣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第24卷 第2期2018年2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MEDICINE
Vol.24ꎬNo.2Feb.ꎬ2018
节面、股骨头全貌方面有一定价值ꎬ而且高质量的X片在预测股骨头塌陷方面有一定作用ꎬ故术后股骨头坏死仍可采用X片作为普查手段ꎮ
2.2 核素骨扫描(ECTꎬSPECT)检查:核素骨扫描可通过反映骨质代谢、股骨头血流来诊断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ꎬ在股骨头坏死后数小时就可能表现出异常ꎬ而且此种诊断方法比X线片、MRI双线征更早ꎮ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股骨头坏死时ꎬ采用X线检查尚未发现任何股骨头坏死征像ꎬ但是采用核素骨扫描则可动态观察则可获得股骨头坏死的预测诊断[16]ꎮ然而核素骨扫描也存在一定缺陷ꎬ如核素吸收受多种疾病影响ꎬ故此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特异性较差ꎮ首诊为核素骨扫描的患者ꎬ且出现特异性征象可确诊ꎻ若2.3 CT检查:CT检查属于X线精细断层扫描ꎬ比X线更清晰ꎬ其分辨力高ꎬ影像清晰ꎬ扫描层面薄ꎮ其还能确定病变位置、范围ꎬ在显示病变特征方面具有敏感、准度度高等特点ꎬ而且在显示关节面塌陷方面也有较大优势ꎮ但CT以横断图像为主ꎬ在早期诊断方面无明显优势ꎬ评价关节间隙、股骨头上方病变作用有限[18]ꎮ有研究报道[19]ꎬ多平面重建可克服以上缺点ꎮ随着多层螺旋CT不断发展ꎬ其扫描层厚逐渐变薄ꎬ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清晰度逐渐增高ꎬ但是仍然只能在骨坏死修复阶段时表现出异常ꎬ因此CT在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方面的价值无法与MRI相比
[20]
不同的方法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同[27]ꎮ病理学实验方法可在缺血发生后数小时或数天证实有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ꎬ但是临床实践中并非每位患者均会做病理学检查ꎮ因此临床更倾向于影像学诊断ꎮ
早期股骨头坏死时骨细胞结构强度并未发生改变ꎬ因此不会引起X线影像学改变ꎮ核素骨扫描与CT在早期诊断方面也有一定缺陷ꎮ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ꎬMRI检查具有无电离辐射、无创伤、软组织分辨率清晰、多方位成像、对骨髓病变敏感性高等优势ꎬ而且其还可反映骨坏死组织血运变化、组织学改变ꎬ定量分析坏死量ꎮ因此MRI在早期诊断及预测股骨头坏死方面开辟了新途径ꎬ在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2周ꎬMRI即有所表现ꎬ可能观察到相应信号ꎮ有重要价值ꎮJing[28]等研究报道ꎬ股骨头发生坏死后
综上所述ꎬ对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影
为阳性但可疑为股骨头坏死者需采用MRI确诊[17]ꎮ
像学预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ꎬMRI最高ꎬ其次为CT及核素骨扫描ꎬX线平片最差ꎮ因此早期诊断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首选MRIꎬCT、核素骨扫描、X线可作为辅助诊断检查方法3 展 望
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重要的手段ꎬ尽管目前医学科技高速发展ꎬ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未显著降低ꎮ从目前研究看来ꎬ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正向着临床多因素、微观精细化发展ꎬ多数学者已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通过早期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来选择治疗方案ꎬ以改善预后ꎮ影像学在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价值一直受到临床广泛关注ꎮ虽然目前仍有一定制约因素ꎬ但随着研究深入ꎬ我们终有一天会准确预测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发生ꎬ并尽可能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ꎮ
【参考文献】
[1] 陈明新.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
骨折的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ꎬ2014ꎬ20(1):166~168.[2] 柴斌ꎬ李康养ꎬ丁文彬ꎬ等.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
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ꎬ2017ꎬ32(2):182~184.
[3] 王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ꎬ2016ꎬ31(4):445~446.
[4] 段临涛ꎬ王茜ꎬ胡民华ꎬ等.超声与X线、MRI影像对膝骨
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ꎬ2016ꎬ32(3):255~258.
[5] 柴俊龙ꎬ刘亚妹ꎬ郑继会.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联合臭
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ꎬ2016ꎬ15(8):780~783.
2.4 MRI检查:1983年临床首次应用MRI诊断股骨头坏死ꎬ随后其在诊断股骨头坏死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及巨大的应用价值ꎬ甚至可作为诊断的金标准ꎮMRI典型表现为股骨头坏死灶周围的T1W1、T2W1分别呈现出呈低信号带及中、高信号ꎬ脂肪抑制像则呈现为高信号ꎮ增强MRI扫描可评价血流灌注情况ꎬ区分存活或坏死组织ꎬ在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ꎮ目前临床有部分研究报道[21ꎬ22]ꎬ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敏感性极高ꎬ甚至可达到100%[23]ꎮ而且动态对比增强MRI在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尤其明显ꎮ郝丽[24]等文献报道ꎬ增强MRI还可显示多血管修复的部位、范围及骨坏死区ꎬ有助于对预测股骨头塌陷的发生ꎮ罗凌云[25]等通过研究MRI对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结果显示ꎬMRI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ꎮMRI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可提供清晰的影像ꎬ早期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ꎮ
目前临床已有研究显示
[26]
ꎮ
ꎬ坏死期最早出现在缺
血发生后2hꎬ因此可认为股骨颈骨折发生后股骨头坏死已开始ꎮ但是股骨头坏死发生后ꎬ并不能立刻发现ꎬ
34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第24卷 第2期2018年2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MEDICINE
Vol.24ꎬNo.2Feb.ꎬ2018
[6] 张雨ꎬ刘亮ꎬ栗树伟ꎬ等.老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内固
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ꎬ2016ꎬ5(4):305~309.
[7] 黄鑫.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
的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ꎬ2015ꎬ36(6):428~431.[8] 李修洋ꎬ魏刚.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
坏死的相关因素[J].局解手术学杂志ꎬ2016ꎬ25(12):898[9] 赵红星ꎬ黄媛霞ꎬ梁秋冬ꎬ等.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
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6ꎬ37(6):906~909.
[10] 曹发奇ꎬ周武ꎬ刘国辉ꎬ等.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
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ꎬ2017ꎬ
[11] 朱海泉ꎬ刘子敏ꎬ刘晓光ꎬ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
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ꎬ
[12] 侯洪涛ꎬ李无阴ꎬ刘又文ꎬ等.正位Garden指数对老年股
骨颈GardenⅢ型骨折亚分型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骨伤ꎬ2016ꎬ29(11):982~988.
[13] 谢康ꎬ高维陆ꎬ常俊ꎬ等.股骨颈骨折修复后股骨头坏死7
个相关因素:199例回顾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ꎬ
[14] 唐立明ꎬ何伟ꎬ王海彬ꎬ等.腓骨柱植骨支撑固定防治股
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机理和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ꎬ2017ꎬ17(20):3883~3887.
[15] 飞ꎬ葛辉ꎬ庞智晖ꎬ等.基于影像学表现的股骨头坏
死塌陷预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ꎬ2016ꎬ22(15):
[16] 华茜ꎬ米宝明ꎬ章斌ꎬ等.SPECT/CT骨显像对腰椎峡部裂
的诊断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ꎬ2015ꎬ35(4):280~283.
[17] HuLꎬHuangZꎬWeiHꎬetal.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
head:UsingCTꎬMRIandgrossspecimentocharacterize3023~3026.
2016ꎬ20(24):3529~3534.2017ꎬ20(2):199~201.37(17):1088~1092.~901.
thelocationꎬshapeandsizeofthelesion.[J].BritishJour ̄
[18] 侯新民ꎬ吕仁发ꎬ夏桂芳.CT与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
血坏死的多中心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ꎬ
[19] 何海军ꎬ陈卫衡ꎬ鲁超ꎬ等.基于CT图像建立可供动态力
学模拟分析的股骨头坏死有限元模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ꎬ2016ꎬ24(9):5~10.
[20] 陈龙华.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
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ꎬ2015ꎬ21(2):8~10.
[21] 雷新玮ꎬ展影ꎬ屈瑾ꎬ等.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
陷预测的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ꎬ2013ꎬ47(6):
[22] 刘春红ꎬ杜铁桥ꎬ董杰ꎬ等.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并软骨
下骨折:平片、CT与MRI和病理结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ꎬ2010ꎬ14(13):2353~2356.
[23] 张萌萌ꎬ汝晓双ꎬ范鸿禹ꎬ等.基于MRI征象与坏死体积
测量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价值的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ꎬ2017ꎬ8(4):296~301.
[24] 郝丽ꎬ王琪.MRI征象及定量测量坏死体积对非创伤性
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ꎬ
[25] 罗凌云ꎬ刘亚龙ꎬ杜定学ꎬ等.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
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ꎬ2013ꎬ24(19):4321~4323.
[26] 张成宝ꎬ马信龙ꎬ马剑雄ꎬ等.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程度
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ꎬ2016ꎬ18(2):133~137.
[27] 金磊ꎬ胡柯嘉ꎬ吴永伟ꎬ等.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诊断
的成本效益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ꎬ2015ꎬ35(1):59
[28] JingLiꎬJingjingWangꎬJihuaZhaoꎬetal.BOLD-MRIearly
patients[J].Medicineꎬ2017ꎬ96(44):e8401.~64.
2015ꎬ26(6):427~431.529~533.
2015ꎬ13(6):95~97.
nalofRadiologyꎬ2015ꎬ88(1046):20140508.
detectfemoralheadosteonecrosisfollowingsteroid-treated
【文章编号】1006-6233(2018)02-0350-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宋云骏ꎬ 于海侠ꎬ 关亚男ꎬ 陈治国ꎬ 刘 琛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ꎬ 河北 承德 067000)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ꎻ 静脉溶栓ꎻ 治 疗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8.02.04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ꎬ及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ꎬ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ꎬ其中缺血性脑卒中
比例占87%[1]ꎮ存活患者半数以上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残疾ꎬ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ꎮ溶栓治疗是
350
【基金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ꎬ(编号:201601A01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