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审美教育的特性以及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分析肖伟平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300【摘要】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提高人认识美好的事物的能力,其在促进人与事物统一、构建社会文明、完善人格方面有重大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语文魅力,净化学生心灵,抒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形成评判事物的理论体系。【关键词】审美教育;中职语文;理论体系在我国古代就有孔子、荀子、董仲舒等大思想家,提出并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事理论体系,敦促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提高自身修养,这事实上就是审美教育。本文将首先研究审美教育的特性,然后,就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分析。一、审美教育的特性(一)审美教育具有普遍性人们对很多事物,都会有自身的评判理论体系,这些评判理论体系的形成,正是来自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中的“美”包含广阔,如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修养、渊博的学识、坚定的毅力、艺术作品的美等等。当然,这里提到的“美”是用笔者的审美理论体系来进行定义的。由于“美”包含的范围很广,故而审美教育并没有具体的目标,而且这种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这是审美教育方式上的普遍性。审美教育除了教育方式上具有普遍性外,其在教育内容上也具有普遍性,如学校提到的德智体教育,教学生以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为美、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知识为美、身体和心理健康为美,实际上就是教授学生一套审美理论体系,让学生按照审美理论体系来约束自身。这样的审美教育重在说理,并建立在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基础上,自身道德修养的较高的人,可以通过美好的形象打动他人,在社会交流活动中取得一定优势;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科学知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地位都很高;健美的身体在人类的学习和工作中带给了人们良好的生活体验;总的说来审美教育建立在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基础上,在当代社会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所拥有的认知非常多,故而审美教育的内容、教育面非常广阔,人类在改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进行审美教育,所以审美教育具有内容上的普遍性。(二)审美教育具有深刻性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形成评判事物的理论体系,而理论体系的形成,要求人充分理解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其产生认同感,故而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教人如何鉴赏美,还要改造人的思想,提高其对客观事物、对自身的认知程度。有人说审美教育是教授人们探求“真”“、善”“、美”的教育,就是基于这个道理,审美教育会揭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理论知识,甚至其对塑造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故而审美教育是深刻的教育。(三)审美教育具有直接性传统的教育旨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灌输理论知识,受教育者往往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而审美教育则不然,其注重于感性思维的启发,其不但教人知美、会审美,还教人感受美带来的精神愉悦,其教育手段主要是通过形象的事物、直观清晰的理论来施行,让受教育者迅速投入到审美学习和思考之中。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语文之中包含着生动的文学语言,高深的文学艺术意境等,这些都拥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学生经过审美教育,可以更加清晰的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其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完善学生人格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一)提高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有足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水平的方法有,加强普通话练习,普通话不仅仅的语文水平的一方面体现,还会影响教师的个人形象,以及教学效率;加强汉字的书写练习,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汉字书写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然而汉字是语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加自身文学作品的阅读量,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了解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知识,并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写作表达也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可以促进人的思考,通过写作的方式,可以加深对语文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学生展开语文审美教学前,教师可以多写一些与语文审美相关的文章,比如诗歌鉴赏,意境构造分析等等,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便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二)语文教师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离不开教材,只有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合理的穿插入审美教育。例如中职教师在研究现行的教材后,可能会发现教材内容太过老旧,已经达不到现今的教学要求,可以选择新的教材进行替换。除此外,还能根据教材内容制订完整的审美教育计划,当讲到某一课内容时,立即进行有效引申,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课文结构的精妙进行分析,提高学生鉴赏语文美的能力。(三)运用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语文中的审美教育,属于直观教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语文审美教育时,自己首先要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并加强这种意境对学生的感染力。而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感染力的行为主要有教师的表情和语言,例如在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景片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时,自己一定沉浸其中露出陶醉的神情,并用凝练精准的语言对该片段进行点评讲解,让学生真正被那段课文所吸引,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下转第233页)【作者简介】肖伟平(1971-),男,广东梅州人,语文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通信。225学术争鸣州黑尔县的一对贫困黑人夫妇而设计的,项目经费全部靠募捐筹集,十分有限。建成后的布赖恩特住宅在各方面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深受使用者的喜爱,他们给这座房子起了一个有趣的绰号———“干草捆住宅”。实践表明,这种使用农业副产品作为建材的方法可以使多方受益:农民因出卖稻草获利,建造方可以减少材料造价,节省建材能源开支,燃烧秸秆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也大大减少。由此可见,创造性地采用新型建材往往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和能源浪费,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新型建材的思路可以是废物的升级利用,当然也可以是科学上的合成,但如果加工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过大,或工艺过于复杂,也会得不偿失,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四、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天然的洁净能源,也是居住建筑设计上广泛推广的节能设计之一。从近年来的能源使用和发展情况来看,煤、电、油的供应紧张已经不容忽视,太阳能应该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经过20年的发展,产品的生产研发技术日臻成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外,从使用效果和居卫的淋浴费用和投资回收周期来看,太阳能热水器也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仍以一家一户的零散安装使用方法为主,存在破坏建筑结构、热水温度不稳定等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将太阳能利用装置纳入到建筑设计规范当中,在设计时将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预留太阳能设置位置,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内。如果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充分加以推广应用,就可以大大节省常规能源,也是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五、小区总平面的环境设计经验表明,建筑单体的居住舒适度和建筑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居住小区由于周围楼房林立,加之中心区的地价高,开发商为了保证必要的利润,小区内建筑的密度也大,因而我市中心区的几个居住小区,与城市边缘区的几个居住小区比较,夏季不仅室外气温要高(1℃~2℃)而且无风闷热。即使是同在市中心区,对环境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同也可造成居住环境的差别,例如,某小区,虽也位于市中心区,但在拆迁征地时,对原有树木进行了保护,并在规划时合理保留了许多水面(该处原有许多水塘),小区建成后,很多保留的参天古树,起到了很好的遮阳效果。一株上百年的大树的树冠比面积百倍于其他开发区新栽小树。六、总结当今在世界范围内,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传统经济正在逐渐失去昔日的荣耀,由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机动化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非常迫切的重大战略选择。而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如何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造成对环境的影响是节约能源的重要环节。总之,只要按照节能新标准严格把好节能设计关,监督好施工节能用材关,就能有效提高居住建筑节能效率,降低建筑能源耗费,节约居家生活成本,为住户打造真正的环保节能、舒适、健康、方便的高品质住宅,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有效地节约土地和能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建筑热工技术与恰当应用新材料、新构造相结合,搞好节能建筑设计和施工,促进建筑节能和利用自然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建筑热功能的进一步改善,是我国建筑工作者进人21世纪的重要任务。参考文献:[1]郭跃周,于汉学.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探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3).[2]张晓健.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浅析[J].天津建设科技,2003(1).[3]黄运龙.刍议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J].科技信息,2007(11).[4]高宏波.低技术建筑节能设计浅析[J].华中建筑.2007(3).[5]李丽萍,银永明.现代住宅小区设计思路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6).在心中构建出“美”的轮廓,并通过教师(上接第225页)思考,的讲解,对“美”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样即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除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教育手段来进行审美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往往更贴近生活,对学生而言有更强的感染力。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一些古代文人相关的电视剧、历史剧,学生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对那些具有强大语文能力的古代文人生出敬仰之情,而电视剧以生动的剧情直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四)利用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教育上文已经提到,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更有感染力。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将语文过度升华甚至艺术化,脱离了生活实际,然而事实上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也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联。为了提高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那些与生活相关的语文教学资源上引申出审美教育。例如分析课文中的一些对话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对对话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是否可以找到更加清晰的表达方法,改变表达方式后表达内容是否会出现变化,中国语文博大精深,往往改变表达中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甚至是叙述文字的顺序,就能改变表达内容和目的,这是许多外语都无法做到的,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事物美与不美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判断。审美教育不仅仅要交给学生审美理论体系,不只是让学生用固有的眼光去对事物的美做出判断,还要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即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也是审美教育中的重点,例如,历史上梵高的绘画作品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受人欢迎,其很大的原因是很多人都缺乏审美创造力,无法去发现其作品中的美,后来有人发现了其作品中的美,更多人的才意识到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以至于梵高的绘画作品价格暴涨。由此可见审美创造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构造自身的审美理论,并根据自身的审美思想去发现美,提高审美创造力。三、结束语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然后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并通过感染力较强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参考文献:[1]王玉玲.审美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2]田忠辉.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5.[3]张玉枝.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