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 随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的整体运用,煤矿安全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从多方面着手煤矿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煤矿生产的总有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全面考虑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全面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率。本文将围绕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从多方面探讨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 管理 思考 应用方式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全面化、系统化的管理渠道,要通过全面化的管理运用,从多方面寻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方式,围绕制度建设、设备管理、技术运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需要,探求多种安全管理的整体需要,强化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 简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1 盈利手段的有效运用
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管理环节,尤其是在将煤矿生产与企业运行效益相结合,就离不开安全管理的措施运用,通过整体技术以及安全制度的约束管理,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效能,减少相应的损失,都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尤其是可以避免煤矿企业在增加设备损耗、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一些问题,是构建企业盈利模式的一种客观需要。
1.2 提升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在煤矿企业实行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建立了严格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规范生产维护与管理的应用,采取相应的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准等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员工自主维护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方式,并通过现代话信息技术的融入,实现整体调控的实施措施,在细化管理、深入服务等方面形成全面的管理机制,因此,强化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客观实在的要求。
2 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
在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中,有时会受到机械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机电故障的发生,譬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也有可能受到在煤矿井下一些技术要求等的影响,就会造成压力过大、行
程失调、间隙过大等一些设备问题,对于设备性能参数的下降、震动异常、电压电流的影响等等,都可能由于机电设备的运行不畅带来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要形成常规化的设备维修与检测系统,围绕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2 安全机制不健全
在安全机制的整体管理上,尤其是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的整体推进,给安全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严密的机制管理,就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特别在一些高风险、安全系数高的井下操作程,既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也要加强整体技术的全面进步,但是,当前在一些煤矿企业中,没有形成全面、规范化的机制管理,在技术探索、制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规范化建设等多方面缺乏整体的运用,从而不利于生产安全的整体运行。
3 探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式
3.1 整体安全机制的全面构成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的全面形成,因此,要全面围绕煤矿生产安全的每一个环节,构建细致的、科学化的、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体制是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便于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明确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式持续好转,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和完善体制出发,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筑牢煤矿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的全面应用
在新形势下煤矿开采中,由于受到高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技术和化学加固技术等技术的局限性,尤其是存在工艺工序的复杂、成本投入过高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策略,并应用到开采技术之中,通过使用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的应用。深入与科学的对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进行科学的研究,在对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有较为精确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于围岩破坏与平衡机理也可以起到正确的分析效果。因此,应该对采场围岩制约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与改善,达到煤矿开采活动的目标优化。
3.3 分散性漏电的故障处理与保护
要想提高开采技术,既要综合考虑方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要围绕采煤安全,在煤矿井下的电源保护上下功夫。分散性漏电是只由几条线路以及设备的绝缘水
平降低或者整个煤矿井下网络绝缘水平破坏造成的漏电现象。在故障发生之后,及时根据设备、电缆的使用情况,下井时间的长短等来估量漏电的整体范围,仔细检查,找出漏电点,在瓦斯员的极力配合下,尤其是对瓦斯聚集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排查,在故障发生后,将各分路开关分别单独合闸,检查是否发生跳闸现象,从而判断出分散性漏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以保护。
4 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尤其要结合煤矿井下的各项管理措施,包括漏电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等各方面的系统功能,在优化参数设计与管理,围绕煤矿企业的自然基础条件,从多方面构建全面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责任管理与追究制度,将安全生产与效能建设、企业发展以及问责处理相结合,多方宣传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技术,更好的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性与效能。
参考文献:
[1]付崇禹,高海涛.生产矿井采煤方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08年01期.
[2]李晓光,张树江,王子君.我国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对策[J].煤矿安全,2007年08期.
[3]李瑞雪,王凯成.浅谈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规范的理解[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2期.
[4]高艳,戴鹏,许朝友,程然.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短路保护方法浅析.煤矿机电,2011年第0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