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班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目的
使学生通过本次设计能够运用所学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展一般的建筑的施工图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根本原理,了解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二、设计条件 1、建立地点
学校位于城市新建住宅区,设计地形图如图1所示。
190m北学校用地学生人流方向次要街道15m150m
图1 教学楼设计地形图
2、房间名称和使用面积,见表1。
表1房间名称与使用面积表 房间名称 普通教室 实验室 实验仪器及准备室 音乐教室 乐器室 语音教室 语言教室控制室 合班教室 放映室兼电教器材室 教师阅览室 学生阅览室 书库 科技活动室 党政办公室 教师办公室 教师休息室 会议室 保健室 播送室 间数 18 4 4 1 1 1 1 2 2 1 1 1 4 13 10 每层设一间 1 2 1 每间使用面积〔m2〕 56~62 80~90 40~50 70~80 15~20 80~90 15~20 150~180 30~40 40~50 90~100 50~60 15~20 14~18 20左右 14~18 35~45 15~20 12~16 供三个班用 备注 每班50人 - .可修编 .
- -
社团办公室 体育器材室 总务仓库 厕所 3 1 1 按规定标准 12~16 35~45 35~45 按规定标准 3、总平面布置 〔1〕教学楼:按设计 〔2〕传达值班室:20 m2 〔3〕食堂:140 m2 〔5〕开水房:25 m2 〔6〕汽车库:60 m2 〔7〕自行车棚:90 m2
〔8〕运动场地:设250~40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9〕绿化用地〔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按每生不下于1 m2计算。 4、建筑标准
〔1〕层数:1~5层
〔2〕净高:普通教室3.4m 实验室3.4m
合班教室3.6m〔阶梯教室后部2.2.m〕 办公用房2.8m 〔3〕耐火等级:二级 〔4〕构造形式:框架构造
〔5〕卫生标准:室水冲式厕所,教职工和学生分设,男女比例1:1,厕所卫生器具指标:女生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或者1100mm的长大便槽〕,男生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者1100mm的长大便槽〕、1000mm长的小便槽计算,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600mm盥洗槽〕,厕所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三、设计容和图纸要求
要求手绘图纸A2的4~6〔包括总平面图、含18个普通教室的教学楼〔为教室配套的卫生间、班主任办公室等〕的平、立、剖及大样详图〕。
1、平面图
各层平面1:100或者1:150 (1) 确定房间的形状、尺寸、位置,表示固定设备记住要家具布置,注明房间名称。 (2) 确定门窗大小、位置,表示门的开启方向。 (3) 表示楼梯的踏步、平台及上下行指示线。 (4) 标注三道外部尺寸〔细部尺寸、轴线尺寸、总尺寸。其中细部尺寸是指部墙段、
门窗洞口、墙厚等〕,标注底层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尺寸。
(5) 标注轴线及轴线编号、门窗编号、剖切符号和详图索引符号等。 (6) 标注室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 (7) 注明图名和比例。
2、屋顶平面图 比例1:200
- .可修编 .
- -
〔1〕表示出各坡面交线、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雨水口、屋面上人孔等位置,标注排水方向和坡度。
〔2〕标注屋面标高(构造上外表标高),标注屋面上人孔等突出屋面局部的有关尺寸。 〔3〕标注各转角处的定位轴线及编号。
〔4〕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雨水口到邻近轴线的距离或雨水口的间距)。 〔5〕标注详图索引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3、立面图
主要立面及侧立面,1:100或者1:150。
(1) 表示出建筑物外形以及门窗、室外台阶、雨篷、外廊等构配件的形式和位置,
注明外墙饰面材料和做法。
(2) 标注边轴线和编号,注明图名和比例。 4、剖面图
1~2个剖面图,比例1:100或者1:150。. (1) 剖切到墙的以双粗实线表示,钢筋混凝土局部涂黑表示,可见局部以细实线表示。
(2) 确定各主要局部的高度和分层情况,以及主要构件的的相互关系。 (3) 表示楼梯的踏步、平台、栏杆扶手、等固定设备。 (4) 标注室外地面的标高、各层楼面、平台面标高和檐口、屋面标高。 (5) 标注三道尺寸〔建筑总高和各层层高、门窗洞口和窗间墙等细部尺寸〕 (6) 标注主要轴线及编号、详图索引号,注明图名和比例。
5、详图
3个,比例1:10或者1:20。
〔1〕屋顶檐口防水大样详图:檐口形式自定
〔2〕屋面泛水构造详图:画出上下屋面间或者女儿墙与屋面相接处泛水构造,表示出泛水构造和屋顶各层的构造做法,标注详图符号和比例。
〔3〕底层墙体勒脚部位防潮大样详图,标注各层次构造做法和比例。
6、总平面图〔容如前所示〕
比例1:500或者1:1000,绘出18班中学校园的平面图,包括各建筑平面形状、绿化区、道路等。并绘出指北针〔直径24mm,细实线绘制,尾部宽度3mm〕
7、设计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说明:包括工程概况、设计标准、建筑做法说明等。
〔2〕主要技术指标:总建筑面积、平均每名学生占建筑面积、平面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3〕门窗明细表:容有编号、名称、洞口尺寸(宽×高(mm))、数量等,如表2所示。
表2 门窗明细表 门窗编号 M-1 ... 名称 洞口尺寸 数量 宽〔mm〕×高〔mm〕 - .可修编 .
- -
C-1 ...
四、参考资料
〔一〕总平面设计图
1、总平面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后勤等其他用地四类。 〔1〕建筑用地
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辅助用房、校园、道路等。建筑用地面积一般占学校用地面积的40%~50%,其中建筑底座所占面积为学校用地的10%~13%,其余建筑用地面积为建筑物周边、道路及附属庭院等。
校园道路一般不小于2m,入口道路为一般车道时宽度不小于3.5m,学校最宽道路为双车道宽度不下于7m。 〔2〕运动场地
中学运动场地不宜小于3.3m2/每生。
中学宜设置250~40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每6个班设一个篮球场或者排球场
为防止眩光,体育场地朝向一般以长轴为南北向设置。
在总平面的布置上,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组成教学区,教学区要求安静、朝向好。而音乐室宜和其他教室别离。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组成学校办公区,该区与教学区联系密切,可以教学区靠近布置或者布置在一栋建筑物,同时该区与校外联系较多,应设在靠近出入口的位置。食堂、单身宿舍等为生活辅助局部,一般分散在使用方便有较为隐蔽的区域。 下列图为运动场和教学楼平面位置示意图:
- .可修编 .
- -
〔3〕相邻建筑物间距
满足日照要求,相邻建筑物间距实际采用1.0H~1.2H〔〕,其中H为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
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对于防火等级为二级的房屋,防火最小间距6m。
此外,在学校建筑中为了防止视线干扰,当两排教室场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宜小于25m,教室长边与运动场间距不宜小于25m。 〔二〕学校教学楼设计
1、普通教室
每班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使用面积1.12m2/每生。课桌高度700mm,桌面宽度为550~600mm〔单人用〕、1000~1200〔双人用〕,桌面深度380~420mm。
教室层高取为3.6~3.9m为宜。每间教室设两个门,应放在教室的前后两端,并距墙角240mm,门宽度不小于1000mm,门上应设亮子,门的总高度2400~2700mm。
教室、办公室窗地比一般1/5,窗高1500~2400mm,高为2100~2700mm。为了获得良好的均匀照度,光线应由学生左侧射入室,窗洞上口高度取为教室进深的1/2〔单侧采光〕,或者1/4〔双侧采光〕。窗台高度一般为900~1000mm。窗子应布置在房间或者房间开间的中部。对于廊式组合的教室,一般在教室纵墙上设置高窗,高窗底边应距地面2m以上。
- .可修编 .
- -
2、实验室设计
实验室根本设备为实验台、演示桌、讲台、黑板等。每个实验室为方便实验室工作、存放仪器和药品,一般需设置一间准备室。准备室有办公桌、工作台、仪器与药品柜等,面积约为30~50 m2。
实验室第一排实验桌前沿距离黑板不应小于2.5m,最后一排实验桌后沿距离黑板不应大于11m,距离后墙不应小于1.2m,实验桌排距不应小于1.2m,实验台间纵向走道宽度最小值为600mm,此外,实验室端部与墙面〔或者突出墙面的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小于550mm。
- .可修编 .
- -
3、音乐教室
最好设在尽端或者顶层,并将窗子开向不至于干扰其他房间的方向。有条件时可将音乐教室单独设置并与教学区分开。
4、语音教室
应选择在教学楼中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音量应按一个班人数设计。宜采用双人连桌,条件缺乏时可采用3人或者4人连桌。
- .可修编 .
- -
5、多功能大教室
18班按照150人规模设置,每座使用面积1 m2,考虑到观摩和学习,设计时应适当增加10~20人的容量。
(1) 教室桌椅宜采用固定式,座椅宜采用翻板椅。
(2) 第一排课桌前沿距离黑板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
板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m。
(3) 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度。 (4) 座位排距不应小于850mm。
(5) 纵横向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6) 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50mm。
(7) 为保证每排座位不被遮挡,可做成阶梯教室。一般前3~5排为平地,后部可按
每排升高一阶,每阶可升高80~100mm。
(8) 应设一个电教器材贮存修理兼放映房间,与教室严密相连,其净宽度为教室长
度的1/4~1/2,放映室底面标高与最后一排座位地面标高高差不宜小于1800mm。
(9) 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分散在教室前后端。教室门宽度总和不应小于0.65m/百
人。
- .可修编 .
- -
6、阅览室
阅览室和书库应设在教学楼僻静的角落或者顶层。防止直射,窗子宜朝北,其他朝向窗应设遮阳。18班的书库相当于一间教室面积。
阅览室应设于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应分开,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2。每个座位占的面积学生为1.5 m2,教师一般为每座2.5~3.5 m2。
〔三〕办公、生活、辅助用房设计 1、办公用房
教学办公要求与教室联系严密,环境安静。行政办公以对外为主。因此教学办公用房多设在教学楼,行政办公用房独立设置,宜位于学校校门附近。办公用房假设设在教学楼时,宜集中布置在教学楼的一端,此时教学办公用房可组合在行政办公用房之上,而构成教学楼的办公区。也可以将办公用房统一设在教学楼的底层。中学每班3个教师,每人约占4.0 m2。常用办公室开间3300~3600mm,进深5100~6600mm,层高3000~3600mm。
- .可修编 .
- -
办公室家具布置图
- .可修编 .
- -
2、厕所设计
厕所不宜设在主楼梯旁及人流集中的地方,通常设在走廊的尽端及两排楼中间的连接处。教室厕所宜和学生的分开设置,一般可靠近办公用房附近设置。
厕所一般设在教学楼的北面或者西面。通常设置前室,并设置双重门,前室深度一般不小于1500~2000mm。厕所地坪标高一般比其他地面低20~30mm,并用设置地漏。
为节约立管,男女厕所一般并排设置,通常设备沿横墙排列。
- .可修编 .
- -
厕所蹲位平面布置图
厕所蹲位平面布置图
- .可修编 .
- -
厕所蹲位平面布置图
小便器布置示意图
〔四〕门、楼梯 1、门厅
门厅中学一般为0.06~0.08 m2/每生,当教学楼为廊式还要大些,外廊式时面积可小些,甚至不设门厅。门厅宽度一般为4.5~9m,按照防火规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走道、楼梯等疏散宽度的总和。
- .可修编 .
- -
2、走道
一般走道宽度2.1~3m,外走道为1.8~2.4m。门多设计成向开启。走道的长度满足疏散的要求,耐火极限为一二级的建筑中: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门距离该出口或楼梯的最大允许距离35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者尽端房门距离楼梯口或者外出口间最大允许距离22m。
如设外走道,各房间间干扰少,通风和采光好,但交通面积增加。为保证平安,外栏杆高度中学≥1.1m,且应采用实心栏板或者垂直栏杆防止攀登。为使走道即时排除雨水,走道地面应比室地面略低20mm,坡度向外。
3、楼梯
为保证主要房间朝向好,楼梯多半置于朝向较差的一面,或者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此外楼梯应该尽量靠近外墙,以便直接采光。楼梯间靠墙一侧也应该设置扶手,以保证疏散平安。顶层水平栏杆应加至1.1~1.2m高。
楼梯宽度和走道宽度类似,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人流股数、防火规来确定。根据防火规,楼梯宽度不小于按表3规定的净宽度指标计算后选用。每跑楼梯最大净宽度一般不应超过2.2m〔四股人流〕,疏散楼梯每跑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两股人流〕。
表3 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 耐火等级 层数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宽度指标〔m/百人〕 一、二层 三层 ≥四层 注意:1〕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当每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总宽度按本表规定计算。
3)底层外门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者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0.65 0.75 1.00 0.75 1.00 1.25 1.00 — — 教学楼中常用楼梯间开间为3m、3.3m、3.6m、3.9m、4.2m,多为平行双跑楼梯。当开间超过4.5m时,多为双分或者双合式楼梯。
- .可修编 .
- -
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要求和防火要求确定,对于使用人数少且面积不大的建筑,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在符合表4的条件下,可以只设一部楼梯。通常情况下,公共建筑至少设置两部或者两部以上的楼梯。
表4 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条件
耐火等级 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 一、二级 二、三层 4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和不超过100人 三级 二、三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和不超过50人 四级 二层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楼梯踏步尺寸,一般采用踏步高为140~160mm,踏步宽280~300mm〔按照2倍踏步高+1倍踏步宽=600~620mm〕,室栏杆高度不应小于900mm,楼梯坡度不宜大于30度。梯井宽度可选为100mm。
楼梯梯段下面净高不得小于2200mm,楼梯平台处净高不得小于2000mm。
人数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五)教学楼的平面组合设计 1、主次关系
教室、实验室是主要房间,行政、教师办公室、厕所是次要房间。将主要房间尽量放在朝向好、靠近主要出入口、良好采光通风的位置。
2、外关系
行政办公室、后勤管理办公室既要对联系,又要对外接洽,通常将其与教学区分开设置,可布置于底层或设置于教学楼的一端,或设于两局部教学用房之间的门厅附近等。
3、联系与分隔
普通教室和音乐教室都属于教学用房,二者既有联系,又要防止噪音干扰,保持距离。可将音乐教室组合在教学楼的一端,也可作为突出局部毗连在一侧,或者独立设置以走廊相连,或者放置在教学楼顶层。
4、流线组织
应考虑人流活动的密集性,人流方向、密度和时间的关系,使教学楼部各种用房之间、普通教室和其他教学用房之间布置适当,交通空间设置合理,流线简捷、通道光线充足,不仅满足人流密集时交通流畅,同时又满足要紧急疏散时的要求。
组合方式:走道式组合〔常用〕、大厅式组合〔少用〕、单元式组合、天井式组合等。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天井式组合
- .可修编 .
- -
参考图
- .可修编 .
- -
〔a〕
〔b〕
总平面图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二层平面图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三层平面图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 -
- .可修编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