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星星旅游
第24卷第6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ol_24.NO.6 2011年6月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Jun.201l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范宏 (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引发了大学生诸多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成为 高校德育的新难题。本文先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然后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学方法全面了解了周 口师范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探讨了其成因及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提高当今大学 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6—005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1.06—02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上网时间为2—4小时,超过4个小时的占21%,少于2个小 网络作为2l世纪最流行的传播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 时的占32%,没有没上过网的学生。可见,网络已成为当代 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其特殊性,极易造成大学生 大学生13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并且部分学生有上 沉迷网络上网时间过长、制造或散播网络病毒、浏览黄色网 网时间过长,沉迷于网络的迹象。 站、网络语言不加约束等诸多道德失范行为,从而导致了大学 2.聊天交友和网游的情况 生心理畸形、人格障碍、弱化了其社会化进程、导致大学生整 调查显示,上网聊天和玩游戏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体道德素质下降,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面对这些新问题,国 许多大学生深陷网络交友和游戏中不能自拔。54%的学生上 内很多高校已将防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作为德育的一项重 网在聊天和打游戏,仅有25%的学生利用网络为了学习。因 要任务。鉴于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周口师 此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率不高,他们真正利用网络 范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通过 查找学习资料的时间非常少,访谈中还发现很多学生甚至上 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查阅参考文献、专家座谈等,探讨了其 机课也不学习,偷偷聊天和打网络游戏等。 成因,提出若干有效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 3.浏览色情网站情况 平提供有益参考。 网络色情是当今互联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是青年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概述 学生从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对于性充满 所谓的网络道德失范,指网络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标准 了好奇与幻想。调查显示,有37%的大学生浏览过黄色网 的缺失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的弱化及失控,而引发的整个 站;对于浏览色情网站的原因,有43%的学生是因为“无意中 网络社会行为层次面的混乱无序。当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进入”,35%的学生是“好奇,想进去看看”,还有22%的学生 的主要行为表现有上网时间过长,沉迷于聊天或游戏而不能 是“别人看,我也看”。当在浏览色情网站被人发现时,有 自拔、学术不端、传播和制造计算机病毒、、对网络语言不加以 49%的学生觉得“不好意思,马上退出”,有22%的学生觉得 约束、浏览色情网站等。 “有些不自在”,有16%的学生觉得“害怕”,甚至有13%的学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调查 生认为“无所谓,很正常”。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在虚拟的网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 络空间中,仍然受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也有部分学生在浏览色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 情网站时被人发现会觉得无所谓,很正常。这说明,对于处于 调查对象为周口师范学院32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 青春躁动期的大学生,如果对网络色情不加正确引导和约束, 使调查数据更具有效性和代表性。问卷的发放以课堂、宿舍 网络色情随时会泛滥危害其身心健康。 为单位,使用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相结合,兼顾专业、性别的均 4.网络语言使用情况 衡。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08份,有效问卷298份, 言语不文明是大学生常见的网络道德失范之一。调查显 有效率93%,符合统计要求。调查问卷题型以选择题和简答 示,有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文明聊天,但是也有少 题为主。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真实,笔者还从各系部随机抽取 部分学生认为在网上人与人之间是互不相识的,就对网络语 3—5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言不加以限制,经常用一些粗俗的言语,恶意中伤。有26% (二)调查数据与分析 大学生跟网友聊天时大谈特谈,甚至不考虑语言文明不文明。 1.大学生上网时间的状况 在与不认识的异性朋友交谈时,有18%的大学生进行网恋, 在信息化的时代,大多数高等院校已提供了上网所需要 他们庆幸自己找到了知己,于是留姓名、电话和地址,上网聊 的装备,以及各大通信公司在学生宿舍楼覆盖了各类网络,且 天下网约会。这表明,现实中仍有少部分人受到网络的不良 费用低廉,种种的便利使大学生对上网时间没有控制性。通 影响,他们对网络语言不加以约束,在这种毫不设防的情况下 过调查了解到有57%的学生具有个人电脑。有47%的学生 很容易陷入圈套,带来诸多麻烦,甚至酿成校园惨案。 作者简介:范宏(1981一),女,河南周taA,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 5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第24卷第6期 5.才智出轨状况 为了完成作业或论文等,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直接 窗等媒体,运用标语形式,大力宣传网络道德内容。其次,高 校应建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德育网站,设立自己的BBS. 安排专业人员在论坛中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为其提供一个健 康文明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与教育学 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层次。 2.完善网络法制建设及监管。目前我国的网络相关法律 相对滞后,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快网络道德立法,制订与完善网 引用或抄袭别人成果,没有意识到这也是道德失范。调查表 明,只有34%的人认为其是不道德行为,还有21%的人肯定 其不属于不道德的行为。在关于使用别人成果,是否加以标 注时,经常不加标注的占23%,偶尔加标注的占46%,加标注 的仅占31%,也有人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的活动。还有少数技术高超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和制造计 算机病毒,造成网络无法正常运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种种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于网络道德不很了解,网络道德教育 的现状不容乐观,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为网络道德失范创造了机会 大学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交际能力形成 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薄弱期。他们精通网络 技术,但缺乏道德与法律观念、自我约束力差,极易放纵网上 行为,最终会导致自身理想信念的混乱与迷失。尤其是网络 信息鱼龙混杂,黄色及暴力等不良信息充斥网络,对于心理发 展正处于在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很容易被其吸引,沉迷其中。 这些不良信息导致青年大学生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混乱动摇, 促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偏激表现,损害身心健康,甚至使个别大 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失提供了可能性 家庭教育缺失是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之一。 络法规。这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有效地制约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而且有利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形 成,有效地减少各种网络道德失范乃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对 高校来说,还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控,防止有 害信息的侵蚀,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规范运行,以最大 限度减少不良网络文化在校园中扩散。 3.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在强调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 体系和法规等他律机制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自律机制的作 用。首先,加强大学生本身的道德素养,形成坚定道德信念和 道德人格,能在自律的前提下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其次,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其法制和传统道德观念,提升他们明 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4.加强家庭教育力度。众所周知,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 师,父母和子女彼此最为了解,容易沟通交流,产生相互影 响,如家长以身作则,就可以为子女的道德学习树立榜样。父 母要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如家长主动学 习网络知识及道德,与子女一起交流,从而关注子女在网上的 行为;家长还要和辅导员经常沟通,将孩子的异常表现、教育 的困惑及时汇报给老师,共同解决问题;制定家庭上网规则, 规范其网络行为,建立健康的家庭网络环境等。 5.提升大学德育水平。高校德育和管理措施对于大学生 网络道德水准的提升最为关键,德育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改 善。第一,要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必须先提高德育工作 者的思想教育专业能力及网络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高校必 须重视德育工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定期对德育工作者开 展素养培训或组织实践活动,切实其业务素质与能力,巧妙引 领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第二,开展 法制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德育的主渠道。如 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德育课程中增加网络德育 与网风等教学内容,还可以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强调网络道 首先,很多父母不能以身作则,他们告诫孩子不要沉迷网络、 在网络中要讲道德等,自己却说不清网络道德是什么,甚至自 身不分昼夜网上冲浪,网络言行随意放纵。并且当今青年学 生大多异地求学,只有节假日才有与父母团聚沟通的机会,但 还有相当多数学生沉迷网络撒谎留校,整天泡在网上,因此, 德育当中最重要的家庭网络德育教育就成为了天方夜谭。学 校德育滞后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所在,学生一 年之中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但当今高校德育存在不 受重视逐渐削弱的情况,高校内部的德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 把道德当成知识填塞,忽略了人格和习惯的培养,教育方法不 当,教育方式和途径单一,导致青年学生的道德观及价值观培 养空缺,高校教育管理的漏洞也使学生的网络行为失去监督。 3.网络自身独特的魅力提供了交流平台 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 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的、便利的 交流平台。在这个虚拟的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 我想象、展示自我个性、追求自我超越、体验梦幻成功,并且网 络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管,鱼龙混杂,极具诱惑力。因此引发很 多学生漠视网络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引发网络犯罪,使 之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难题。 (四)解决策略 德,使学生既学到网络知识与技术,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学会自制自律,形成高尚的网络道德观。第三,学校还需组织 组织学生加入德育实践,创新德育新途径和方法,如举办德育 演讲或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等,让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此外健 康、活泼的德育专题网和论坛也有利于德育开展,并能使学生 更加理性地使用网络,增强其抵抗网络垃圾的意志力。 结语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种种失范,已引起社会的密切关 注,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的恶化,根据 对调查数据的认真分析和思考,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营造良好德育环境。首先,高校应使用广播、报栏、橱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了严重影 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为原则,重视大学生网络道 德观念培养,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和 谐校园的构建,为未来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I]蔡蓉英.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应对策[J].教书育人,2003(22). [2]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3]郑高花.高职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9(7). [4]郑培刚.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