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QC小 组成果材料
【广宁高速】提高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QC小 组
成果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广宁高速路基02标QC小 组
二○一七年五月
目 录
一、背景简介 ............................................................................................................................................................. 3 二、小 组简介 ........................................................................................................................................................... 3 三、选题理由 ............................................................................................................................................................. 5 四、现状调查 ............................................................................................................................................................. 5 五、目标确定 ............................................................................................................................................................. 6 六、原因分析 ............................................................................................................................................................. 7 七、要因确认 ............................................................................................................................................................. 7 八、制定对策 ........................................................................................................................................................... 10 九、对策实施 ........................................................................................................................................................... 11 十、效果检查 ........................................................................................................................................................... 12 十一、巩固措施与标准化 ........................................................................................................................................ 13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 13
提高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广宁高速路基02标QC小 组
一、背景简介
扬绩高速广德至宁国段路基02标起点桩号K13+400,终点桩号为K21+367,共长7.9千米.主要以桥梁施工作为重点,特大 桥1座、大 桥2座、中桥1座、分离立交桥3座,总长度 为2.4千米,累计混凝土方
3
量9.1万米.立柱共284根,其中桐河1号、2号桥214根.本标段2016年7月1日开工,11月初开始进入立柱施工阶段,截止至11月底,本标段立柱共完成25根.
桐河1号特大 桥和桐河2号大 桥共1.8千米,是本标段的 主要施工控制点,桐河桥沿河布设,且多为三级高墩柱,最高达29.4米.部分墩柱位于山体陡坡和河道内,且部分在规划凤凰山水库淹没范围内,因此对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更是要求精益求精.
图1:桐河1号桥现状图
二、小 组简介
2.1小 组简介
广宁高速路基02标项目提高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QC小 组成立于5日,由8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组成,小 组成立后,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环境的 需要,选定“提高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为课题,积极开展活动,小 组成员采取现场开会、调查研究和室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期间共组织了 8次活动,并积极小 组成员学习QC小 组活动相关资料,通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高了 小 组成员集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本着QC小 组以现场活动为主,对立柱外观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 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对策、优化施工方案 并认真组织实施,使得外观质量验收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大 大 得到了 提高,保证了 施工的 顺利进行,在桥梁立柱施工中达到了 质量优良的 目标,并获得了 业主方一致好评.
图2:QC小 组成立文件及活动照片
2.2小 组成员表
表1:QC小 组情况简介
小 组名称 课题名称 注册时间 活动日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2017年4月 年龄 34 31 46 32 30 30 32 37 文化程度 本科 大 专 大 专 本科 大 专 大 专 本科 本科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广宁高速路基02标QC小 组 提高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小 组注册号 小 组类型 职称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职务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总工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GNLJ02-QC01 现场型 组内分工 负责QC实施工作中的 协调等工作 负责QC实施工作中的 技术支持 负责QC相关数据的 收集、指标、数据验算 负责QC活动开展过程中对策的 实施 负责QC活动开展过程中对策的 实施 负责QC活动现场试验检测及数据整理收集 负责QC活动记录、资料收集及成果发布 负责QC相关数据及资料的 审核与检验 2.3小 组活动计划
图3:QC小 组活动计划图
三、选题理由
1、社会影响 客观要求:广宁高速是交通部“自管模式”样板项目,项目无监理方参与,更加要求施工方自检体系的 完善,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控.
桥梁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 好坏,从一定程度 反应了 一个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 高低,控制好桥梁墩柱的 外观质量有利于树立本单位良好形象.
2、现场需要 规范要求:桐河1号、2号桥作为本项目的 重要控制点,沿河布设,大 多为高墩柱,最高达29.4米,部分墩柱位于山体陡坡和河道内,且部分在规划凤凰山水库淹没范围内,对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更是要求精益求精.而现场特别是高墩柱外观质量控制较难,施工容易造成缺陷.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 F80/1—2004)的 要求,桥梁立柱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棱角线平直,外露色泽一致,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 0.5%,节段间错台不超过3米米.
3、现场问题 客观存在:已施工完成的 桥梁立柱拆除模板后发现普遍存在蜂窝麻面、模板接缝处漏浆等现象,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偏低,仅为77%,低于同行业水平合格率的 81%.
为此,项目部QC小 组决定选择“提高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作为活动课题.
图4:现场目前存在的 立柱外观质量问题照片
四、现状调查
QC小 组在桐河1号桥12号至16号墩立柱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测试,共检查100个点,其中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点77个,合格率77%.不合格点中主要有5个原因,具体见下表.
表2:立柱外观质量不合格分析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蜂窝麻面 色泽不均 接缝错台 裂缝 其他 累 计 检测点数 20 20 20 20 20 100 频数 13 4 4 1 1 23 频 率 % 56.6% 17.4% 17.4% 4.3% 4.3% 100% 累积频率 % 74.0% 17.4% 91.4% 95.7% 100% 综合检查合格率=(100-23)/100×100%=77% 根据统计结果,对缺陷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制作排列图.
图5:立柱外观质量不合格分类排列图
结论:墩身混凝土的 外观缺陷主要是蜂窝麻面. 五、目标确定
5.1 活动目标:使桥梁立柱的 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85%以上,使之达到优良分项工程等级标准.
86%84%82%80%78%76%74%72%活动前(77%)活动目标(85%)
图6:目标柱状图
5.2目标可行性分析
1、计算分析:桥梁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不合格率达到23%,其中蜂窝麻面占到了 总量的 56.6%,只要我们解决其问题的 80%,桥梁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就可以提高到87.5%,具体计算如下:
23%×(1-56.6%×80%)=12.5% 100%-12.5%=87.5%>85%
2、同类工程业绩:公司近年来承接的 同类工程业绩质量检测评定等级均能达到优良等级.
表3:公司今年同类工程立柱外观质量合格率
项目 宣宁路基06标 宁千路基03标 铜南宣路基05标
立柱外观质量合格率
87.5% 87% %
3、资源配置:本工程作为公司的 重点桥梁施工项目,在施工中能够得到公司的 有力支持,公司内部对该项目的 人员、机械等投入配置也是优于其它同类工程项目,施工队伍及工人均有多年从事桥梁施工经验.
4、管理能力:QC小 组人员均在项目部担任主要施工管理职务,大 多数人员参与过同类工程的 施工管理(宣宁高速、宁千高速及铜南宣高速),有丰富的 施工管理工作经验.
因此,设定的 桥梁立柱的 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85%以上的 目标可行. 六、原因分析
小 组成员针对立柱外观质量状况,通过现场调查、开会讨论的 方式,采用因果图等多种因素原因分析法,从:“人”、“机”、“料”、“法”、“环” 、“测”六个方面分析,绘制因果分析图:
图7:立柱外观蜂窝麻面因果分析图
七、要因确认
7.1 由因果分析图我们共找到8个末端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在现场进行调查验证,制定了 如下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4:要因确认表
序号 1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交底教育资料、现场考核 砼罐车数量及间隔时间 拌合站计量系统的 准确性 实验室取样进行试验 模板清理干净和拼缝严密 是否存在过振和漏振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验证时间 工人未经技术培训 调查分析 合格率100% 完全满足现场需要 2016.12.24 2 砼运输车辆不足 调查分析 2016.12.24 3 拌合站计量不准 调查分析 符合规定 2016.12.24 4 原材料不合格 模板未清理及拼缝不严密 振捣不合理 现场验证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无附着物和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2016.12.25 5 6
现场验证 现场调查 2016.12.25 2016.12.24
7 8 实验仪器未标定 养护不到位 仪器有无损坏现象 后续养生情况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 符合规定要求 砼表面湿润 2016.12.25 2016.12.24 7.2 确认一:操作人员缺少技能培训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确认内容:检查交底教育资料、现场考核
确认结果:经调查分析已对桥梁下构及拌和站班组进行了 技能培训和交底,交底内容详细、全面,且对班组操作人员进行了 现场考核,考核均合格.
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工人缺少技能培训、操作不熟练是非要因.
图8:操作人家培训及培训记录
7.3 确认二:砼运输车辆不足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确认内容:检查现场立柱施工混凝土罐车数量及间隔时间
确认结果:经调查分析项目部拌和站共8台罐车,至桐河桥平均运距为1千米,现场检查罐车最大 间隔时间不超过15分钟.
结论:通过调查分析砼运输车辆不足是非要因. 7.4 确认三:拌和站计量不准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确认内容:检查拌合站计量系统的 准确性
确认结果:经检查得出拌和站计量系统与12月10日进行标定,计量系统完全符合规定. 结论:通过检查分析拌和站计量不准是非要因.
技术培训会 技术交底书
图9:拌和站计量标定证书
7.5 确认四:原材料不合格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内容:实验室取样进行试验
确认结果:通过实验室对原材料进行取样做试验,原材料均在规范范围内. 结论:通过试验原材料不合格是非要因.
图10: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报告
7.6 确认五:模板未清理干净、拼缝不严密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内容:现场检查安装前模板的 清理工作,拼装后的 立柱模板接缝尺寸 确认结果:经经现场检查5根立柱模板现场检查,其中2处模板未清理且拼缝过大 、底部未打密封胶,模板清理接缝不合格占40%.
结论:通过现场调查模板接缝过大 是要因.
图11:模板现场检查
7.7 确认六:振捣不合理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内容:现场检查立柱施工是否存在过振和漏振现象
确认结果:现场抽查至12日连续三天施工的 10根立柱振捣情况,及拆模后外观质量情况,如下表4,通施工过程中调查发现漏振现象,且漏振后立柱外观存在气泡和蜂窝现象超标,影响立柱外观质量.
结论:通过现场调查振捣不合理是要因.
表5: 振捣不合理影响外观质量统计表
抽查 项目 数量 过振、漏振影响外观质量比例 抽查总数 10 过振数量 0 20% 漏振数量 3 存在外观质量问题数量 2 7.8 确认七:试验仪器未标定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确认内容:调查立柱外观质量试验仪器是否经过标定合格
确认结果:通过调查立柱外观质量试验仪器,均有标定证书且在使用期限内,满足现场立柱外观质量检测要求.
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仪器损坏是非要因.
图12: 试验室仪器标定证书
7.9 确认八:养护不到位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内容:调查近期施工的 立柱后续养生情况
确认结果:根据现场检查近期施工的 立柱均已按照要求进行养护(塑料薄膜包裹滴漏养生),不影响立柱外观质量.
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养护不到位是非要因.
图13: 现场立柱养生
八、制定对策
根据上述确认出的 要因和近期拆模的 立柱的 外观,我们制定了 相应对策见下表.
表6:对策措施表
序号 主要原因 模板未清理且拼缝不严密,造成麻面漏浆现象 对策 目标 模板清理及接缝100%,无麻面漏浆现象发生 措施 1、对模板制作和安装环节进行检查; 2、对使用的 钢模板进行清理及平整度 检查; 3、检查中发现模板接缝过大 的 情况,适用玻璃胶对接缝进行封堵. 4、检查封堵效果,达到要求后才允许混凝土的 浇筑.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1 确保模板清理干净、接缝不漏浆 施工 现场 2017年1月1日至3月31日
振捣不合理 确保振捣合理,不漏振、不过振 满足规范和技术交底要求 1、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实地培训,直到工人掌握正确的 振捣方法. 2、现场监督、跟班作业. 3、采取奖罚措施. 施工 现场 2017年1月1日至3月31日 2 九、对策实施
9.1 实施一:确保模板清理干净及接缝不漏浆 9.1.1 实施一内容
1、由王超负责对模板制作和安装整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要求施工班组人员在钢模板制作和安装过程严格按照预先交底的 程序进行操作,及时调整并固定牢固.
2、由王超负责对循环使用的 钢模板进行安装前的 清理检查和模板尺寸的 校正,要求钢模板的 尺寸符合要求.对于重复使用模板,要求施工班组在施工前进行清理并检查尺寸准确性,在现场对未清理干净的 模板进行重新清理,尺寸未达到要求的 变形钢模板进行纠偏,使其模板干净尺寸偏差符合施工要求,严格杜绝未经清理干净的 模板进行合拢,同时避免错缝情况的 发生.
3、对于检查中发现模板接缝过大 的 情况,由王超负责督促班组人员对接缝进行封堵;封堵时使泡沫胶必须与模板表面一样平整.封堵后模板内侧使用单面透明胶布张贴,密封缝隙.
4、由王超负责检查模板封堵效果,达到要求后才允许混凝土的 浇筑.检查使用于模板内侧喷水方式,以外侧模板无渗水为标准.
9.1.2 实施一效果检查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在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由陈凤与常秀伟对桐河1号桥模板清理及接缝的 情况进行了 随机检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7:模板处理情况统计表
序号 1 2 3 施工部位 3号墩立柱 9号墩立柱 25号墩立柱 抽查时间 1月20日 2月10日 3月9日 抽查点数 22 23 25 模板清理干净、接缝严密 22 23 25 未发生模板附着物、漏浆率 100% 100% 100% 9.1.3 结论:根据抽查结果显示,模板无附着物、接缝严密均100%不漏浆,达到了 对策目标. 9.2 实施二:确保振捣合理,不漏振、不过振
9.2.1 实施二内容
1、由常永琪负责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实地培训,直到工人掌握正确的 振捣方法. 2、由常永琪负责桥梁立柱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监督、跟班作业,监督合理进行振捣.
3、采取奖罚措施,对振捣质量较好的 作业工人给予表彰奖励,相反对振捣质量较差的 作业工人要求调离振捣工岗位.
9.2.2 实施二效果检查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在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由陈凤与常秀伟对桐河1号桥砼振捣的 情况进行了 随机检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8:立柱气泡合格情况统计表
序号 施工部位 抽查时间 抽查点数 立柱气泡合格点数 合格率 1 2号墩立柱 1月15日 15 15 100%
2 7号墩立柱 2月5日 18 17 94.4% 3 24号墩立柱 3月20日 22 21 90.9% 9.2.3 结论:根据抽查结果显示,立柱气泡合格率满足要求,达到了 对策目标. 十、效果检查
通过落实对策措施,我们对实施对策后1月至3月期间施工的 桥梁立柱外观的 施工质量进行了 检测、检查,共计抽取了 100个点,其中合格点为88点,不合格点仅为12点,合格率为88%.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
表9:落实对策后立柱外观质量缺陷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蜂窝麻面 色泽不均 接缝错台 裂缝 其他 累 计 检测点数 20 20 20 20 20 100 频数 3 3 4 1 1 23 频 率 % 28.5 42.9 14.3 14.3 0 累积频率 % 71.4 42.9 85.7 100 100 综合检查合格率=(100-12)/100×100%=88%
图14:改善后的 立柱外观质量
通过活动,使桥梁立柱外观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由之前的 77%提高到活动后的 88%,已经高于了 设定的 85%的 目标,完全达到了 活动的 目的 ,如下图.
图15:效果验证图
十一、巩固措施与标准化
11.1 巩固措施
1、贯彻质量考核制度 ,实行奖优罚劣制度 .
2、加强QC小 组的 自身建设,做到有组织,有活动,有记录,有成果.
3、加强岗位责任制及技能培训,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提高作业工人质量技能. 4、总结经验,制定标准化作业标准.
5、项目部质检部定期对桥梁立柱混凝土质量外观进行抽样检测,并对检测情况进行通报. 6、严格执行报验制度 . 11.2 标准化
表10: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业标准
项 目 施工配比 原材料 拌和 振捣 机械设备 施工工艺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2.1 总结体会
根据QC小 组制定的 目标和实施效果来看,通过QC小 组活动的 控制,基本实现了 活动的 既定目标,有效提高了 桥梁立柱外观质量,得到了 业主方的 认可和赞同.这一成果将在今后的 桥梁立柱施工中具有极大 的 借鉴意义.
标准化措施 准确计量,严格按配比施工,均匀控制塌落度 保证砂供应合格材料,细度 模数达到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水量,确保合理拌和时间 确定最佳振捣时间 加强日常保养,保证机械正常运转 确定标准化作业程序,在职工中,逐步完善、创新 质量意识工作热情干劲32团队精神
改进意识QC工具运用技巧进取精神1活动前(分)活动后(分)图16:自我评价雷达图
表11:自我评价表 序号 1 2 3 4 5 6
评价内容 工作热情干劲 团队精神 进取精神 改进意识 QC工具运用技巧 质量意识 活动前(分) 3 4 4 3 2 3 活动后(分) 4 5 5 4 4 4 通过这次QC小 组活动,不仅提高了 我标段桥梁立柱混凝土外观质量,而且锻炼了 我们的 队伍,使项目部人员的 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得到提高,今后我们要继续开展QC小 组活动,进一步提高,同时强化质量管理,攻克质量难关,提高经济效益,争取在以后的 工程中取得更大 进步.
12.2 今后打算
下一步QC小 组的 计划共有三项:
1、巩固本小 组此次活动的 成果,并要作持续改进,撰写活动报告,总结本次活动中的 成功经验和不足;
2、组织小 组成员参加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小 组成员的 知识水平; 3、在具体的 施工当中,寻找课题,准备进行下次小 组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