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恋的解析
早恋是青少年性心理的外化,是性心理转化为性行为的一种实践。早恋是一个极不确定的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把早恋界定为: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属于一种不适时的失控行为。法律上并无关于恋爱年龄的具体规定,但人们习惯上以下述两个标准作为参照:一是生活自立程度,二是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用这两个标准进行甄别,则中学生所进行的恋爱都可以叫做“早恋”。
早恋的特点
1.朦胧性。青少年早恋往往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感情,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有时像爱,有时又不像,彼此间的爱在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下进行,有的是把异性间的好感当成了爱,有的和异性交往则仅仅是出于好奇。
2. 单纯性。和成人的恋爱相比,青少年的早恋是很单纯的,爱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条件,并且感情比较纯洁,很多青少年往往追求一种近似于柏拉图式的精神交往,而排斥肉体接触。
3. 盲目性。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把握对方,不能真正理解爱情的深刻内涵,因此早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是受好奇心的驱使而被异性吸引,有的是被同学起哄就哄到了一起,有的是由于某种偶然事件或出于对对方某方面的羡慕走到了一起,真正经过理性思考的不多。
1
4.不稳定性。青少年的身心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可塑性强,变化较大,自身在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等往往会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而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爱情的变化。同时,青少年早恋过程中的盲目性更导致青少年恋爱的不稳定性。
清晰认知早恋,自觉告别早恋
中学生之所以不宜谈恋爱,主要原因有:
1. 思想尚未定型。中学生由于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还比较幼稚、片面,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时有变化。今天可能一致,明天就可能有分歧,几年后更可能分道扬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学时代谈恋爱以失败居多。
2. 心理上尚未成熟。中学生的心理尚处在发展阶段。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着一种自以为是的“盲目”成熟感;情感发展方面,好冲动,易转移;意志发展方面,自制能力较差。所以,恋爱时极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事情来。而一旦“越轨”,对女同学来说,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无法弥补的。或许她们当时并不觉得什么,但日后伴随而来的挫折感、自卑感、悔恨心情会伴随终生。
3. 经济上尚未。中学生的经济主要依赖父母或亲人,自己尚不能自力更生。有的中学生由于无力支付恋爱期间的物质需要,不惜铤而走险而误入歧途,这就是教训。
4. 事业上尚未定向。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尚未定向;青少年时代又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代,是为自己未来的事业逐步定向的关键时期。若中学生谈恋爱,感情往往为对方所牵制,学习上自然分心,成绩也就下降了。目前的青少年尽管生理
2
成熟提前,但心理成熟却远滞其后,不具备恋爱的条件。
理论和实践早已证明,中学生匆匆踏上恋爱之路,是不适宜的。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