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铁接地网施工方案

来源:星星旅游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 1 - 二、工程概况 ................................................................................................................ - 1 -

2.1、工程概况 ....................................................................................................... - 1 - 2.2、工程地质概况 ............................................................................................... - 1 - 三、施工部署 ................................................................................................................ - 2 -

3.1 施工平面布置及分段划分 ............................................................................. - 2 - 3.2工程材料统计表 .............................................................................................. - 3 - 3.3人员设备配置 .................................................................................................. - 4 - 四、施工方案 ................................................................................................................ - 4 -

4.1埋深与布置 ...................................................................................................... - 4 - 4.2工程材料说明 .................................................................................................. - 4 - 4.3连接方式 .......................................................................................................... - 5 - 4.4施工方法 .......................................................................................................... - 5 -

4.4.1施工准备 ............................................................................................... - 5 - 4.4.2地网沟开挖 ........................................................................................... - 6 - 4.4.3垂直接地体 ........................................................................................... - 6 - 4.4.4水平接地体敷设 ................................................................................... - 6 - 4.4.5测量接地电阻 ....................................................................................... - 6 - 4.4.6高阻处理 ............................................................................................... - 6 - 4.4.7 放热焊 .................................................................................................. - 6 - 4.6施工工艺 .......................................................................................................... - 7 - 4.7接头连接 .......................................................................................................... - 8 - 4.8使用工具 .......................................................................................................... - 9 - 4.9接地引入线施工 ............................................................................................ - 10 - 五、质量控制措施 ...................................................................................................... - 12 - 六、安全安全文明施工 .............................................................................................. - 12 -

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科学大道站站综合接地装置施工图

2)《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08标科学大道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4)《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 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6)业主下发相关的文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科学大道站位于长江西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处,沿长江西路敷设,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73.63m,车站内设单渡线。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东西两端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东西两端均设盾构始发井。

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段宽度为20.7m,局部宽度为21.35m,覆土厚度3.295m~5.196m,底板埋深16.818~20.575m;车站东西端均设端头井,端头井宽度为24.9m,小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5.444m,底板埋深22.064m;大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3.128m,底板埋深18.238m。

2.2、工程地质概况

本场区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黏土、残积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周公山组(J3Z)砂岩,岩层总体呈单斜状,地质构造简单。

按上述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 <1-1>人工填筑土(Q4ml)

杂色,中密至密实,稍湿,0~0.5m为混凝土,下部由中粗砂夹碎石混填,其下以黏性土为主,夹有少量碎石。广泛分布于长江西路地表,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1.60m~4.60m。

<3-1>黏土(XQ3)

黄褐色,可塑状,土质较纯,含约3%-5%铁锰质结核,局部含高岭土,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YCK22+180.01~YCK23+197.00段人工填筑土之下,厚0~9.30m,埋深2.60m~11.40m,一般具弱至中等膨胀性。

<3-2>黏土(XQ3)

灰黄色,硬塑状,土质较纯,含约3%-5%铁锰质结核,局部含高岭土,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YCK22+343.00~YCK23+584.90,一般厚0~8.50m,埋深1.60~14.30m,一般具弱至中等膨胀性。

- 1 -

<10-1>全风化泥质砂岩(J3Z)

砖红色,全风化,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胶结程度差,局部可见钙质胶结,岩体风化严重,岩芯多呈土柱状,易钻进,遇水易软化,块状岩芯手掰易碎。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强风化泥质砂岩之上,段内分布不连续,局部歼灭,层厚0~2.40m,埋深5.50~15.00m。

<10-2>强风化泥质砂岩(J3Z)

砖红色,强风化,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泥质胶结,局部含钙质,岩体多风化明显,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岩芯多呈短柱状,节长5-30m,局部碎块状,块径1-7cm。该层层厚0.50~6.80m,埋深7.60~21.90m。

<10-3>中等风化泥质砂岩(J3Z)

砖红色,中等风化,砂质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含钙质,中厚层状,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平缓,岩质较软,锤击声哑,易碎,遇水易软化,局部遇水后手可掰断,风干易开裂,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节长5~40cm,局部碎块状,块径1-9cm。中等风化岩面埋深一般在7.60~21.90m,为极软岩。详见地质剖面图

三、施工部署

3.1 施工平面布置及分段划分

施工分段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及车站结构分段的原则,地铁站主体结构分14个区段,施工时由东向西施工,接地网分段与主体结构施工分段相对应(分布在3-21轴范围内)。综合接地施工随主体结构底板同步施工,在基底达到作业条件后,作业班组组织人员快速施工,一区段循环作业时间控制在半天以内。各类要用的小型机具、焊接材料等在开工之时全部备齐,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 2 -

科学大道站接地布置示意图

3.2工程材料统计表

工程材料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水平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 接地引出线 热熔扁接头 热熔扁接头 热熔扁接头 接地连接板 焊粉 规格型号 50mmx5mm Ф50*2.5m 紫铜排50×5,L≥2. 5米 Z L T 150×250×100mm FW-250P10 备注 紫铜 紫铜管直径50mm,厚度不小于5mm.L=2.5M 含接地引出线及止水环 用于水平接地极之间的连接 用于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之间的连接 用于水平接地极和接地引入线之间的连接 采用放热焊接 用于扁铜之间的连接 - 3 -

3.3人员设备配置

人员设备配备表

项目 设备名称 管理人员 专业技工 切割机 氧焊设备 科 学 大 道 站 台钻 模具 夹具 点火枪 钢刷 毛刷 高温泥 高温棉 喷灯 焊渣清洁铲 单位 人 人 台 套 台 套 套 个 个 个 盒 盒 个 个 数量 1 4 1 1 1 6 2 2 2 2 2 2 1 1 备注 铜排及材料切割 焊接止水板与引上线 垂直接地极铜管钻孔 堵塞缝隙 铜管焊接垫片 四、施工方案

4.1埋深与布置

1)综合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极埋设在车站主体结构底板下600mm处。 2)综合接地装置的人工外引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本站圆弧半径为5m。

3)除水平接地极外,综合接地装置还设置了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每隔适当距离分布在接地网的周边地带,并和水平接地极之间进行连接,从而构成复合接地网。

4)综合接地装置的人工外引接地网内设置若干条水平网格带。

5)综合接地装置根据需要设置了10个接地引出线,其中2个用于连接弱电接地母排,2个用于连接强电接地母排,剩余6个为备用接地系统影出现。

6)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5.欧姆,本站接地电阻计算值为0.415欧姆,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4.2工程材料说明

1)综合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极采用50mm×5mm扁铜,垂直接地极采用φ

- 4 -

50*2.5米长紫铜管,接地引出线采用50mm×5mm扁铜,铜材为紫铜。接地引出线与母排之间连接采用电缆。

2)综合接地装置除截面满足要求外,还应采取防腐措施:如在接地极之间的焊接点涂防腐材料等。

接地材料示意图

扁铜 连铸铜包垂直接地极 接地引入一体化装置

热熔焊剂 模具 降阻剂 铜母排

4.3连接方式

1)综合接地装置各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保证其电气连续性符合要求。 2)综合接地装置各部分采用放热熔连接。 4.4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按设计位置人工配合机械挖沟(沟槽比基底深60cm),施作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极及接地引出线的施工。为尽快封底,防止基底遇水浸泡软化,接地完毕后及时进行垫层施工。每一部分做完后,实测其接地电阻,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接地装置的设计规模。整个接地网敷设完毕后,按要求实测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及跨步电位差。

4.4.1施工准备

测定接地网设置的位置、并用白灰粉按其分布情况作出标志。检查接地线的材质

- 5 -

要符合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核对基底标高,确定地网沟开挖深度。

4.4.2地网沟开挖

按设计路径及位置开挖地网沟,挖一部分敷设一部分,以避免沟壁坍塌。并清理沟内石块等杂物。

4.4.3垂直接地体

在设计位置,用钻孔机钻出孔径为120~150 mm的孔洞,打入垂直接地极,回填土挖土。施工水可用深井泵或用自吸泵抽出,将各接地极焊接,应满足规范要求。

4.4.4水平接地体敷设

按水平接地体的长度,将水平接地体沿接地网沟边在地面上焊接成一个整体。理顺调直后使其呈立置状态敷设在土沟中,分段回填一些细土,保持其状态不变,然后进行各段之间及与垂直接地体之间的焊接。为了提高连接质量,应采用放热焊进行焊接。分层回填夯实,将余土培在土沟上,待其自然下沉。

4.4.5测量接地电阻

根据设计提供的土壤电阻率,对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阻值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4.6高阻处理

垂直接地体敷设时可用风钻或水钻钻眼并灌降阻剂,水平接地体上敷设降阻剂降阻。地网敷设完毕后用细土回填并夯实。根据需要降阻剂可采用高科技降阻剂效果会更好。如若接地电阻还达不到要求,应及时与设计联系增加外引地网。

4.4.7 放热焊 1)施工准备

(1)放热焊接操作之前,在使用前需用喷灯或其他方法对焊模加热驱除潮气。加热点涵盖整个模具表面,重点为模具模腔,反应腔。首次加热时间十分钟。

(2)用钢丝刷或砂纸打磨干净被熔接位置。

(3)在正式用于接地铜母线施工之前,对参加人员进行了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模具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了各种型式接头的熔接实验,对达到要求的操作人员方可允许参加正式施工。两人一组,并穿戴好护具(眼镜、手套)。

(4)在使用焊模前,应仔细检查其内面是否有焊渣或铜水凝固物,如发现应及时清理,以免在焊模开合面处密合不好,形成缝隙,导致熔焊时铜水外流。如发现开

- 6 -

河面破损,应及时更换焊模。

2)焊接物就位及模具安装

将导体端部擦拭干净,待焊接的导体需平稳放置,模具固定导体以后,选取与之配套的模具并将导体插入模穴中心,待焊接导体接头处应对准模具中心导留孔。小截面导体间无须留缝隙,大截面导体之间对接需留有约2mm的间隙,以便更好的熔接。固定后需要观察导体放置是否平稳,导体端部缝隙应位于模穴中心位置,且闭合模夹至锁定位置;模具是否有明显缝隙,防止反应过程中漏浆。(必要时可使用填缝胶)

3)加入反应粉

先将金属隔离片放置到模具反应腔底部(需注意铁片方向,凹面朝上,否则会严重影响熔接效果)以防药剂流入反映腔。然后缓缓倒入火药,并注意火药底部有一浅薄及透明的小塑胶带,内盛引燃火药之炭精。将此覆于火药上部,并均匀摊开,盖上顶盖。

4)引火施焊

操作人员站在模具点火口的侧面,点燃引火粉,放热熔剂即在焊模的反应腔中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并猛烈燃烧。

5)模具拆除及清扫

剧烈燃烧完全结束五分钟后打开模具,用毛刷对模具进行仔细清除导体上、模具内的矿渣,直至矿渣被完全去除。如有少量矿渣吸附在反应腔之上,可在模具冷却后用600#砂纸进行清理,以备下次使用。

4.6施工工艺

地铁工地 施工现场 地网沟 铺设扁铜 插接地极

- 7 -

砸入接地极 安放模具 热熔焊接(1) 热熔焊接(2) 热熔焊接(3)

接地极与扁铜 扁铜与扁铜 焊点刷上防腐漆 回填土 焊接接地引

热熔焊极流程示意图

4.7接头连接

1)连接方式一:用于水平接地极之间的连接;

2)连接方式二:用于水平接地极与接地引入线之间的连接; 3)连接方式三:用于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之间的连接; 4)连接方式四:用于水平接地极和连接带之间的连接。

水平接地极与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可以先将连接带扁铜平弯(厚度方向弯曲),再按第四种连接方式熔接。平弯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2倍厚度。

操作注意事项:

1)焊接前对模具及导体加热去除水分。 2)去除焊接部位渣子及氧化层。

- 8 -

接地引入线热熔扁接头1水平接地极热熔扁接头2水平接地极连接方式一连接方式二水平接地极热熔扁接头3水平连接带水平接地极垂直接地极热熔扁接头1热熔扁接头1A向俯视图连接方式三连接方式四

4.8使用工具

1)专用去氧化层刷(两种)

适用氧化程度较轻, 适用氧化程度较重, 较小截面导体表面清。 较大截面导体表面清洁。 2) 钢结构固定夹具

- 9 -

3)点火枪 4)模具专用清洁刷

5)钢表面处理器T321 6)增径铜片B140增大较小导体截面

去处钢结构表面镀层

7)模具清洁铲B136 8)密封胶泥T403填充导体间缝隙

适合对较硬残渣处理

4.9接地引入线施工

接地引入线应在结构底板砼中部加焊Q235钢板止水环,止水环与引出线间必须满焊,止水环周围(尤其是下部)注意填满防水砼。

为便于施工,接地引入线可采用一体化装置;同时接地引入装置必须满足绝缘盒防水要求,要求绝缘电阻≧20MΩ,装置水压试验≧0.3Mpa;接地引入装置应有防腐措施,热镀锌处理,安装完成后,应采取一定防盗措施。

垂直接地体详细组成见下图:

- 10 -

1234H2(结构底板厚度)53H1(垫层厚度)36接地引入线剖面图

131234接地引入线俯视图结构底板引入线端子示意图1001205:止水环1002352233;绝缘环固定图

- 11 -

构件编号 1 2 3 4 5 6 名称 扁铜 钢管 绝缘固定环 环氧树脂 止水环 固定块 规格型号 TMY-50x5 G100 壁厚4mm D98 δ=20 硬聚氯乙烯板 D310 Φ110δ=10 Q235钢 10x10x20 Q235钢 五、质量控制措施

1、为满足综合接地装置耐腐和接地电阻的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接地体材质和接地网的面积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网可分段施工,在阶段性施工结束后,应对完工部分接地网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告知设计,由设计对整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推算。当接地电阻值不满足要求时,设计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处理。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按照《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进行。

3、水平接地极和连接带扁钢,宜立放,不宜平放。

4、水平接地极敷设后应用素土或粘土回填夯实,不得以建筑垃圾回填,接地极敷设后的回填土应不小于接地电阻计算时的土壤电阻率。

5、接地引入线在穿越车站底板时,要做好防水和绝缘处理。

6、施工结束后,对综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以确定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

7、施工结束后,接地引入线注意妥善保护,采取一定防盗措施,以免丢失、断裂。

8、车站底板施工前,对综合接地装置各连接点进行检查,严防虚焊、脱焊、漏焊。

六、安全安全文明施工

1、所有进场人员需先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作业。 2、施工现场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语及安全标志牌,危险部位要设警告、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负责。

3、现场所用上下水管道、电气线路、材料堆放、临时设施的平面布置,都必须符合安全、卫生、防火的要求,并加强管理,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 12 -

4、各种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等,线路,绝缘要良好,接“三相五线”时,须采用重复接地,现场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必须是持有操作证的电工(两人以上)负责安装。严禁电线拖地使用。

5、现场的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的供电线路敷设要整齐,固定要可靠、无乱拉、乱扯现象,任何人不准私自接电。

6、配电箱符合统一的标准要求,箱内零件齐全,并符合规范,胶盖闸只作断路开关使用,不得加熔丝。碰插保险内保险丝的规格符合要求,严禁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箱内漏电保护器灵敏、有效,无带电裸露线,无杂物,箱门要有锁,防雨措施良好。

7、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各种领班以上人员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资质,并且持有该项工作的上岗证,在施工期间佩带其上岗证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

7、点火前收拾一切可燃物料远离出火口,以防止引起火灾。 8、焊接点温度较高,防止烫伤。

9、工序作业完成后,须做到工完场地清。

- 1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