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来源:星星旅游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industrial kiln and furnace

代替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

GB4916-85等5项标准的工业炉窑部分和GB9078-88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GB9078-88)和其它行业性有关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部分)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10类19种工业炉窑烟(粉)尘浓度、烟气黑度、6种有害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排放限值)和无组织排放烟(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

GB4286-84《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工业炉窑部分);

GB4911-85《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工业炉窑部分);

GB4912-85《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工业炉窑部分); GB4913-85《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工业炉窑部分); GB4916-85《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工业炉窑部分);

GB9078-88《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GB9078-88同时废止,其它上述各标准中的有关工业炉窑部分亦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按年限规定了工业炉窑烟尘、生产性粉尘、有害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厂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

排放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工业炉窑

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

3.2 标准状态

指烟气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状态”。本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中的数值。

3.3 无组织排放

凡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而泄漏烟尘、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污染物,均称无组织排放。

3.4 过量空气系数

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3.5 掺风系数

冲天炉掺风系数是指从加料口等处进入炉体的空气量与冲天炉工艺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4 技术内容

4.1 排放标准的适用区域

4.1.1 本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分别与GB3095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1.2 在一类区内,除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4.1.3 1997年1月1日前安装(包括尚未安装,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已经批准)的各种工业炉窑,烟尘及生产粉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烟气黑度限值按表1规定执行。

表1

排放限值 序烟气黑度 炉 窑 类 别 标准级别 烟(粉)尘浓度号 3mg/m (林格曼级)

一 100 高炉及高炉出铁二 150 场 三 200 熔

一 100 炼钢炉及混铁炉 二 150 (车) 三 200 1 炼 一 100

铁合金熔炼炉 二 150

三 250

炉 一 100

有色金属熔炼炉 二 200

三 300

一 100 1 熔 冲天炉、化铁炉 二 200 1

三 300 1

一 100 1

2 化 金属熔化炉 二 200 1

三 300 1

一 100 1 非金属熔化、冶炼二 250 1 炉 炉 三 400 1 铁 一 100 烧结机(机头、机二 150 尾) 矿 三 200

一 100 3 煤 二 150 球团竖炉带式球

结 团 三 250 炉

表1(续)

排放限值

序标准烟(粉)尘浓度 烟气黑度 炉 窑 类 别 号 级别

3mg/m (林格曼级)

一 100 1 加 金属压延、锻造加热炉 二 300 1

三 350 1 4 热 一 100 1

非金属加热炉 二 300 1 炉

三 350 1 热 一 100 1

金属热处理炉 二 300 1 处 三 350 1

5 一 100 1 理

二 300 1 非金属热处理炉

三 350 1 炉

一 100 1 6 干燥炉、窑 二 250 1

三 350 1

一 100 1 非金属焙(锻)烧炉窑(耐火材料7 二 300 1 窑) 三 400 2

一 100 1 8 石灰窑 二 250 1

三 400 1

一 100 1

隧道窑 二 250 1 陶瓷

三 400 1 搪瓷9 砖瓦一 100 1

窑 其它窑 二 300 1

三 500 2

一 150 1 10 其它炉窑 二 300 1

三 400 1 注:栏中斜线系指不监测项目,下同。

4.3 1997年1月1日起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种工业炉窑,其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烟气黑度限值,按表2规定执行。

表2

排放限值 序标准烟(粉)尘浓度 烟气黑度 炉 窑 类 别 号 级别

3mg/m (林格曼级)

一 禁排 熔

高炉及高炉出铁场 二 100

三 150

一 禁排 1 炼 炼钢炉及混铁炉(车) 二 100

三 150

一 禁排 铁合金熔炼炉 炉 二 100

三 200

一 禁排

有色金属熔炼炉 二 100

三 200

一 禁排 熔 冲天炉、化铁炉 二 150 1

三 200 1

一 禁排

2 化 金属熔化炉 二 150 1

三 200 1

一 禁排

非金属熔化、冶冻炉 二 200 1 炉

三 300 1 铁 一 禁排 烧结机、

二 100 矿 (机头、机尾) 三 150

一 禁排 3 烧

二 100 球团竖炉

带式球团 三 150 炉

一 禁排 加 金属压延、锻造加热炉 二 200 1

三 300 1 4 热 一 50 1

非金属加热炉 二 200 1 炉

三 300 1

表2(续)

排放限值

序标准烟(粉)尘浓度 烟气黑度 炉 窑 类 别 号 级别

3mg/m (林格曼级)

一 禁排 热 金属热处理炉 二 200 1

5 三 300 1 处 一 禁排 非金属热处理炉 二 200 1

三 300 1

一 禁排 6 干燥炉、窑 二 200 1

三 300 1

一 禁排 非金属焙(锻)烧炉窑

7 二 200 1

(耐火材料窑) 三 300 2

一 禁排 8 石灰窑 二 200 1

三 350 1

一 禁排

隧道窑 二 200 1 陶瓷

三 300 1 搪瓷9 砖瓦一 禁排

窑 其它窑 二 200 1

三 400 2

一 禁排 10 其它炉窑 二 200 1

三 300 1 注:*仅限于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4.4 各种工业炉窑(不分其安装时间),无组织排放烟(粉)尘最高允许浓度,按表3规定执行。

表3

无组织排放烟(粉)尘最设置方式 炉窑类别 3高允许浓度mg/m

熔炼炉、铁矿烧结炉 25 有车间厂房 其它炉窑 5 露天(或有顶无围各种工业炉窑 5 墙)

4.5 各种工业炉窑的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表4规定执行。

表4

排放限值 序标准烟(粉)尘浓度 烟气黑度 炉 窑 类 别 号 级别

3mg/m (林格曼级)

一 850 禁排

有色金属冶炼 二 1430 850 二

三 4300 1430

一 1430 禁排 氧

1 钢铁烧结冶炼 二 2860 2000

化 三 4300 2860

一 1200 禁排

硫 燃煤(油)炉窑 二 1430 850

三 1800 1200

一 6 禁排 氟及其化合物

2 二 15 6

(以F计) 三 50 15

一 5 禁排

金属熔炼 二 30 10

三 45 35 3 铅 一 0.5 禁排

其 它 二 0.10 0.10

三 0.20 0.10

一 0.05 禁排

金属熔炼 二 3.0 1.0

三 5.0 3.0 4 汞 一 0.008 禁排

其 它 二 0.010 0.010

三 0.020 0.010

一 0.010 禁排 铍及其化合物

5 二 0.015 0.010

(以Be计) 三 0.015 0.015

一 10 5* 6 沥青油烟 二 80 50

三 150 100 注:*仅限于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4.6 烟囱高度

4.6.1 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

4.6.2 1997年1月1日起新建、改建、扩建的排放烟(粉)尘和有害污染物的工业炉窑,其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除应执行4.6.1和4.6.3规定外,还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确定。

4.6.3 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除应执行4.6.1和4.6.2规定外,烟囱(或排气筒)还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4.6.4 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高度如果达不到4.6.1、4.6.2和4.6.3的任何一项规定时,其烟(粉)尘或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

5 监测

5.1 测试工况:测试在最大热负荷下进行,当炉窑在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也必须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测定,即在燃料耗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一般测试时间不得少于2h。

5.2 实测的工业炉窑的烟(粉)尘、有害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规定的掺风系数或过量空气系数时的数值:

冲天炉(冷风炉,鼓风温度?400?)掺风系数规定为4.0;

冲天炉(热风炉,鼓风温度,400?)掺风系数规定为2.5;

其它工业炉窑过量空气系数规定为1.7。

熔炼炉、铁矿烧结炉按实测浓度计。

5.3 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窑排放口,并选浓度最大值。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或有顶无围墙),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处任意点,并选浓度最大值。

6 标准实施

6.1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 位于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的各种工业炉窑,SO的2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总量控制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3-07发

布 1997-01-01实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