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教案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德杰
2013年4月
《篮球运球》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 指导思想:
本课积极贯彻实施新课程,深化推进素质教育,从构建“345”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出发,在教学中实施“四环节要求”;体现“三讲三不讲”;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教师指导及学生的自主学练,充分的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其成为终身体育运动项目打下基础。 二、 教材分析:
小篮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而原地运球更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技术。在本节课游戏中的抛接球练习和各种方法的原地运球等,都是在为主教材的学习做铺垫。利用直线和半圆形场地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既突出教学的重点又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如果说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是主教材的延伸的话,那么不同方法的运球则是这节课主教材的拓展和实战体验,启发孩子们对行进间运球的全面的了解。 三、分析学生:
五年级(水平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有利于自主学练的进行。 四、教学思路:
1、激趣导课。教师通过简短的语言诱导,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
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参与意识投入到活动之中。 2、尝试探究。通过熟悉球性练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跃了学生的身心,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3、诱导点拨,体验发现。在进行主教材教学时,本着培养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4、实践运用,提高技能。游戏运球接力的设置是为了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也是主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了中学、玩中练。
5、反馈激励,获得满足。最后,教师用慨括、激励的语言总结评价,激起学生对今后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渐转变成为良好的锻炼习惯!
小学篮球原地运球游戏教案
课 题 小篮球——熟悉球性及原地运球( 水平三 五年级)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课的教学内容 结构 组织教法 间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篮球明星们组织:学生成四路横队站立 出神入化的篮球技术想不想学?××××××××××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他们小时候×××××××××× 学的篮球基本技术。 ×××××××××× ×××××××××× 7 1、集合队伍检查人数 △ 2、师生问好 教法:1、师提问导出课题 3、宣布本课内容 2、师带领做准备活动 4、徒手操 5、游戏:抱团游戏 游戏方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学生站成一个圆圈,沿逆时针方向戏方法 慢跑,当教师突然喊:“4个”、“2 个”、“6个”时,学生应立即与临2、遵守游戏规则。 近的同伴按所喊数字抱成一团,最 后剩下没有及时抱成团的人受 3、教师观察、指导游戏过程 “罚”。 游戏规则: 1听数抱团时,不得因人数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2喊数后,教师要读“秒”,以学生反应的时间 1、认 知 目 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篮球的球性及初步掌握篮球原地运球技术。 2、技能参与目标:初步学习原地运球技术,让学生明白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及要领。 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难 点 控 球能力 时开 始 部 分 课的 教学内容 结构 一、熟悉球性: 1、手指拨球 2、颈部环绕 3、腰部环绕 4、向上单双手抛接球 二、原地运球: 要领: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重心在两腿之间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手腕下压将球控制在身体的左(右)侧。 要领: 两腿弯曲站 小臂带手腕 掌心空着按 篮球玩的转 时组织教法 间 组织:学生(5—6)人一组自由组 合在老师周围站开 △ 16 基 本 部 分 教法:1、学生自由体会原地拍球。 2、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自己的经验。 4师总结结并讲解动作要领。 组织:学生成四路横队站立,前两排蹲下。 ×××××××××× ×××××××××× ×××××××××× ×××××××××× △ 学生根据要领练习。 组织:学生(5—6)人一组自由组 合在老师周围站开 △ 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 行各种姿势的拍球,将球控制在自二、不同姿势的拍球: 己身体范围内。 半蹲拍球、全蹲拍球、单腿跪地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拍球、坐地拍球 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三、原地拍球比多: 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 课的 教学内容 结构 基 本 部 分 1、集合放松 结 束 部 分 2、归纳讲评布置课后练习 3、整理器材 4、师生再见 三、游戏:花样接力 方法:从起点跑到第一个圆圈内拿起篮球原地拍五次后放好,跑到下一个圆圈内拿起篮球做腰间环绕一次后放好,跑回与下一位同学击掌,下一位同学同前一位同学。完成最快的一组为胜。 组织: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 ×××××× → ○ ○ ×××××× → ○ ○ ×××××× → ○ ○ ×××××× → ○ ○ 教法:1、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游戏 3、游戏讲评 组织:学生成四路横队站立 ×××××××××× ×××××××××× ×××××××××× ×××××××××× △ 教法:1、跟着老师做意念放松 2、生相互放松 3、教师总结讲评布置作业 时组织教法 间 6 3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蓝球39个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运球技术,课的准备部分我给学生下达本节课的内容,同时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从教学内容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男女生的兴趣爱好差异很大,直接反映在上课的过程中,刚开始女生觉得运球很好玩,兴趣很浓,全都参与练习。但到后面有一部分女生明显兴趣减弱,积极性不够。所以在以后上课要多考虑女生爱好,并且分组进行教学,分组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水平相当为一组,这样的安排效果更显著。
二、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首先在队形上打破常规,常规的队形都是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练习,但学生练习效果不是很好,比如在原地练习运球时,学生之间只能看到相邻的运球动作,没有互相对比练习的效果,如果让学生几个人一起练习,喜欢打篮球的在一起互相比着练习,差点的跟着教师来练习,同时也互相指点互相学习,这样的练习效果比较好,这种队形以后值得运用。其次是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老师一般上课都是讲解与示范的方法,有时有一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的话,对动作要领没有领会,学生就很难正确地学会动作。如果将双运球的图解摆出来,学生主动去看图,分析动作结构掌握动作技术,再加上老师讲解与示范,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很快。所以说以后上课不要怕麻烦,多准备一些教学辅助资料。最后在练习方法上多采用游戏性质的练习,发现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比平时要好,所以以后在备课时多花心思设计好游戏部分,让学生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
三、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本节课的基本部分安排不是很合理,学生的练习时间少一些,尤其在分组比赛时时间超时,整个一节课觉得不够很匆忙,所以在以后上课时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 以上三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也会多向老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同时业余时间加强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经过自己的不断反思再加上其他老师的一些宝贵意见后,相信自己的教学水平会不断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