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观问答题

微观问答题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可能性曲线;稀缺与效率;机会成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二、选择题

1、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产品效用的不同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2、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原有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将会()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发生任何改变D、不能确定 3、“资源是稀缺的”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耗尽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核心要素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信息D、价格 5、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A、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B、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资源的配置最为合理 三、问答题

1、经济学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2、简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 3、举出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第一章答案: 二、选择题 1. C 2. B 3. B 4. D 5. B

三、问答题

1.经济学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2)怎样生产?(3)为谁生产? 2.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在计划经济下,生产和消费都由计划部门决定;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 3.(1)当你大学毕业时,是选择继续深造(读研究生)还是直接就业? (2)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你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学习上,还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交友上呢?(3)假期中,你是想好好地轻松一下,例如去野外游玩一次,还是抓紧时间给自己充充电,例如报个英语辅导班。

第二章 供求关系

1、汽油价格变动,是引起汽油的供给曲线的位移,还是沿着汽油供给曲线的运动?是引起汽车的供给曲线的位移,还是沿着汽车供给曲线的运动? 2、用供求图来表示下面每句话:

(1)当江南发生大旱灾时,稻米的价格上升了;

(2)当天气变凉时,承德避暑山庄的房间价格下降了;

(3)如果土豆的价格上升了,土豆条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番茄酱市场呢? 3、《清明上河图》的供给价格弹性有多大?

4、使用均衡价格理论解释市场机制调配资源的过程。

5、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及弹性理论,说明“谷贱伤农”的原因。

第二章答案 1.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油价格变动,引起汽油供给曲线上的点移动(沿着汽油供给曲线的移动);由于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所以,汽油价格的变动将导致汽车供给曲线的位移。

2.

(1) (2)

稻米市场 P E2 P2 P1 E1 S1 P1 P2 E2 E1 S2 P S 承德避暑山庄客房市场 D1 D Q2 Q1 Q Q2 Q1 D2 Q

(3)

土豆条市场 P E2 S2 S1 P P1 P2 E1 D1 D O Q2 Q1 Q O Q2 Q1 D2 Q

3.供给弹性为零,其供给曲线为垂直线(见图1)。

E2 E1 番茄酱市场 S P2 P1 P O 图1 4、

Q

答:市场机制调配资源的过程如图3所示。当市场价格为P1时,价格较高,供给量为Q2,需求量为Q1,市场供过于求,出现剩余,厂商为了销售出过剩产品,必须降低价格,随着价格的降低,厂商盈利下降,有些厂商开始减少生产或退出该行业,资源开始转移出该行业,价格一直下降到P0,资源转出停止,供给等于需求,市场处于出清状态。

当市场价格为P2时,价格较低,供给量为Q1′,需求量为Q2′,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有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短缺商品,由此导致整个市场价格上升,从而带动社会资源进入

该行业,供给增加,价格一直上涨到P0,供给等于需求,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最终形成均衡价格P0。

5.

答:如图4所示,稻谷丰收使市场的供给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新的均衡点移到E1点。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为P1 和Q1,与最初的均衡价格P0和均衡数量Q0相比,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因此需求曲线较为陡峭。均衡价格下降导致农民收入下降,收入由矩形面积P0EQ0O减少为矩形面

积P1E1Q1O。

P D S P0 S′ E P1 E1 O QO Q1 Q

图4

P S D P1 E P0 P2 O Q1 Q1′ Q0 Q2Q2 图3 Q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举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请回答你所设计的方案对以下问题产生的影响: (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

(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第三章答案 1.

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例如,当你非常饥饿的时候,吃一口饭获得了正效用,当你继续吃的时候,你获得的效用开始递增,但当你已经吃饱了,再继续吃下去,你所获得的效用开始下降,并出现负效用,因为过量进食可能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又如,在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如在沙漠或航海中),人们十分珍惜地饮用,以维持生命,此时水的边际效用很大;随着水拥有量增加,除满足饮用外,还可以用来洗脸、洗澡和洗衣服,水的重要性相对降低,边际效用相应减小。 2.

答:可以通过提高自来水的价格来适度缓解这个问题。一方面,居民会减少(节约)用水。这是因为:假设把居民消费的商品分成两类,一类是水(X),另一类是其他产品(Y)。当水的价格提高后,MUX/PX<MUY/PY,而居民必须保持MUX/PX=MUY/PY才能获得最大效应,所以,居民将会减少水的消费。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1)消费者剩余减少了。

(2)人为提高水的价格,而不是由市场来定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会造成资源的不利配置。如,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如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件,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但是,由于供给不足(资源的稀缺性),考虑到长远的发展,适当是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其原因在于:通过抑制水的消费,提高了水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得水资源的价格更趋向均衡价格,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

(3)对于那些用水量比较大且对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城市居民来说,水价格的提高将直接减少他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对于那些用水量比较大且对水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城市居民来说,水价格的提高可能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但一般来说,人们对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所以,水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减少总体居民的实际收入。为了补救这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可以把因价格的提高而获得的那部分收入用于公用事业,例如,研发新的水净化装置以提高居民用水的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或者可以给居民增加货币收入或予以价格补贴。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1、1958年的“”中,有些地方盲目推行密植,结果引起减产。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这种现象。

2、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它说明什么问题? 3、生产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生产者大多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4、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佣一个工人时,对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他更关注哪一个?为什么?

第四章答案 1.

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报酬递减法则,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地、等量地投入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由图1可见,当在固定的土地上增加秧苗的数量,最初边际产量大于零,总产量增加。当秧苗数量增加到L3以后,如果继续增加秧苗数量,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绝对减少。

Q C

B TPL 第Ⅰ阶段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

A

A′

B′ C′ APL L O L1 L2 L3 MPL 图1

2.

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收益或产量的变动大致可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即收益(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各种要素投入(规模)增加的幅度。如劳力和资本的投入量都增加一倍,而产出量增加一倍以上,这种情况就称规模收益递增。第二阶段,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在这一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如劳动与资本投入增加一倍,产出量也增加一倍。第三阶段,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在这一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收益绝对减少。如投入的劳力和资本等都增加一倍,收益的增加却不到一倍,或者根本没有增长。

3.

答:生产三阶段的划分如图2所示:

Q B 第Ⅰ阶段 A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 TPL C A′ B′ APL C′ MPL 图2 生产三阶段 L O L1 L2 L3 理性的生产者会选择第二阶段进行生产,因为相对其他阶段,在第二阶段生产者所获得的产量是最大的。但具体选择在哪一点进行生产还要考虑到成本、收益和利润的情况。 4.

答:更关注边际产量。原因是边际产量左右着平均产量。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会增加。而且,根据生产的三阶段理论,企业生产的合理区间为第二生产阶段,在该区间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最大化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带来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另外,厂商在生产时是根据MR=MC进行决策,而边际收益又与边际产量直接相关,所以厂商更关注边际产量。

第五章 成本曲线

1、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

2、假设在短期内劳动是唯一可变的投入,并且劳动价格即工资为常数,请根据APL和MPL曲线解释AVC曲线和MC曲线呈“U”形的原因。 3、结合某行业生产说明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4、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哪个更大?为什么?

5、一个企业是否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请说明原因。

6、决定,某行业的企业必须为它生产经营的产品支付10000元的税收。这一税收对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会产生什么影响?

7、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 的银行贷款,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利息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8、简述效用理论中的边际替代率和生产理论中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异同。 第五章答案 1.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生产要素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到最大后递减,于是平均成本曲线便呈先递减后递增的“U”形。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企业开始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递减,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递增,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先递减后递增形成“U”形。 2.

答:由于在短期中劳动是唯一可变投入,则有:AVCTVCL1••。 因QQAPL为劳动价格ω是常数,所以随着APL上升并达到最大,然后下降,AVC将首先下降达到最小,然后再上升,所以AVC曲线呈“U”形。

当劳动是短期中唯一可变的投入时,MC•1。根据ω是常数的假设,可知随MPL着MPL先上升到最大,然后下降,MC曲线则先下降达到最小,然后再上升,所以MC1曲线呈“U”形。 3.

答:短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只能调整部分可变要素。长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厂商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即厂商的整个生产规模发生变化。如电视机生产中,如果企业通过让工人加班加点来增加电视机产量,此时,企业电视机生产的整体规模(如设备)并没有改变,因此此时为短期。但是,如果企业通过新建一条电视机生产线来扩展产量,此时电视机生产的整体规模扩大,所有生产要素变动,因此,此时为长期。 4.

答:会计利润更大,因为它没有把隐性成本考虑进来,而经济利润则考虑到企业自身拥有一些生产要素的价值,即隐性成本,将隐性成本计入了企业的总成本之中。 5.

答:有可能愿意。在短期内,当产品的售价低于平均成本,但高于可变成本时,企业继续经营所获得的收入除了弥补可变成本以外,还可以用来抵补部分固定资产的耗费,因此继续经营可以减少亏损,所以在短期企业可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 6.

答:这一税收将使得总成本曲线向上平移,但对边际成本曲线没有影响。 7.

答:没有道理,因为他忽视了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 8、

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两者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1)两者都具有递减的规律;(2)两者的前提条件一样,分别需要效用水平和产量水平的不变;(3)两者都是曲线的斜率值。

两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MRS基于效用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是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者的效用问题,所依据的是无差异曲线,其目的是为了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MRTS基于生产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是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与生产的产品数量问题,所依据的是等产量曲线,其目的是为了分析生产者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问题。(2)递减的原因不同。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决定

1、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行业?() A、自行车行业B、玉米行业C、糖果行业D、服装行业

2、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 A、完全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影响商品价格 B、完全竞争厂商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3、在MR=MC均衡产量上,厂商()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得到最小的亏损 D、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4、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续生产

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5、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AR=AVC B、总亏损等于TFC C、P=AVC D、以上说法都对 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B、SMC曲线上超过盈亏平衡点的部分

C、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D、SMC曲线上的盈亏平衡点和超过盈亏平衡点的部分 E、SMC曲线的上升部分

7、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有() A、MR=LMC≠SMC,其中MR=MR=P

B、MR=LMC=SMC≠LAC,其中MR=MR=P

C、MR=LMC=SMC=LAC≠SAC,其中MR=MR=P D、MR=LMC=SMC=LAC=SAC,其中MR=MR=P

8、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A、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超额利润都为零C、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D、以上说法都对

9、下列条件与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条件不相符的是() A、P=MP B、MC=MR C、P=MC D、MC=AR

10、下列各项中,并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的是() A、每一个厂商都面临一条向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B、信息完全

C、所有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D、厂商可以任意进出市场

11、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以下的哪条曲线来表示?() A、厂商的需求曲线 B、厂商的供给曲线 C、行业的需求曲线 D、行业的供给曲线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使用图来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及其条件。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停营业?在什么条件下要求将退出市场?请说明原因。

4、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鱼横抽平行的直线,二行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

下方倾斜的曲线?

5、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6、一个完全竞争企业是否需要做广告?一个完全竞争行业是否需要做广告?请找出实力论证你的答案。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Q3-12Q2+40Q。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当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求: (1)当市场上的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3、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6300-400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SS=3000+150P;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6,产量为50,单个企业的成本规模不变。求: (1)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判断(1)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8000-400P,短期供给函数为SS’=4700+150P,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判断(3)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5)需要新加入多少企业,才能提供由(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第六章答案 二、选择题

1. B

2. B

3. D

4.

5. 6. 7. 8. 9. 10. 11. B D C D D A A A

三、问答题 1.

答: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市场上所出售的商品和劳务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第三,市场上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由流动,不受任何因素的阻碍;第四,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2.

答: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可以用图1说明如下。

在图1中,LMC是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AC是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虚线dd1是整个行业供给小于需求、行业市场价格高于厂商平均成本时的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虚线dd2是整个行业供给大于需求、行业市场价格小于厂商平均成本时的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

P P1 N P2 O E2 E1 E LMC LAC dd1 dd(AR=MR=P) dd2 M Q 图1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当整个行业供给小于需求,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单个厂商在E1点实现均衡,并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存在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该行业生产,该行业中原有厂商也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导致该行业供给增加和市场价格下降,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dd1会向下平移。当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dd1向下平移到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厂商的超额利润消失。这样由于没有超额利润,新厂商不会进入该行业,原有厂商虽然没有获得超额利润,但是由于拥有正常利润,因此也不急于退出该行业。此时,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单个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当整个行业供给大于需求,市场价格较低为P2时,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单个厂商在E2点实现均衡,厂商是亏损的。在亏损状况下,行业中原有的部分厂商就会退出该行业,这样导致该行业供给减少和市场价格上升,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dd2会向上平移。当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dd2向上平移到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厂商的亏损消失。这样,原有厂商虽然没有获得超额利润,但是由于拥有正常利润,因此不会再退出该行业。此时,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单个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综上所述,无论是价格较高吸引新厂商进入,还是价格较低促使行业内原有厂商退出,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都会最终运动到dd曲线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上,dd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E,LMC曲线经过该点,这一点就是MR=LMC的长期均衡点。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ARLMCLACP 3.

答:在短期内,固定成本存在使得厂商在生产时必须把它考虑进来。当P>AVC时,厂商将继续维持生产,因为此时继续生产会减少亏损;若P<AVC,厂商将停止生产。在长期内,当PLAC或TRLTC,厂商就会退出市场。因为这意味着企业即使通过长期的规模调整也不可能实现赢利,所以,企业应及时退出市场。

4.

答:由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每个厂商只能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来销售任何数量的产品,厂商只能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所以说厂商所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行业总需求是所有个体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当产品价格下降时,产品需求量就会上升,而当产品价格上升时则需求下降,因此,行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

答: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为求取利润最大化,会使P=MR=MC,这样,在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合。并且,当市场价格低于厂商平均变动成本时,厂商就会停止生产,只有当市场价格大于或等于厂商平均变动成本时,厂商才可能继续营业,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6.

答:一个完全竞争企业是不需要做广告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也不需要做广告。因为首先在理论上,完全竞争市场假定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所以无需做广告。其次,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厂商没有必要进行广告宣传,做广告将直接导致其成本上升。再次,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可以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例如,农贸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里的卖者几乎没有价格决定权,加之它们的产品几乎没有差异,所以,做广告根本就不起作用。 四、计算题 1.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100 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为10,平均成本为20,利润为800。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为4,单个厂商的产量为6。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为100。 2.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20,利润为790。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5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0.3Q-4Q +15(P≥5)。

3.

(1)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为6,均衡产量为3 900。

(2)经判断,(1)中的市场是同时处于长期均衡,行业内的厂商数量为78。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8 000-400P,短期供给函数为SS'=4 700+150P,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为6,均衡产量为5 600。

(4)经判断,(3)中的市场是同时处于长期均衡,行业内的厂商数量为112。 (5)需要新加入34家企业,才能提供由(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