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7卷第5期 平顶山师专学报 Vo1.17 No.5 2002年lO月 Journal of Pingdingshan Teachers College Oct.20o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 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徐衍灵 (平项山市新华区委党校,河南平项‘山467002) [摘 要]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以及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大力发 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4点看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一0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1008—5211(2002)05—0067—02 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明确提出了新阶段农村经济工 作的中心任务.会议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大 事来抓.因此,适应形势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对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 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3亿人E1丰衣足食,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农产品短缺 状况基本结束,农业的这个辉煌成就,保证了整个国家改革顺利进行,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这是亿万农民对国家 的重大贡献.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很 难有机联系起来,农民难以稳定进入市场;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方式和手段落后;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 地位,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农业规模效益不高;农村地区、行业间的条块分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很不适应.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困难等新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和 农村经济将直接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形势,对我们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来 了许多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是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找到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必然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有所减少.这已经成为制约 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传 统农业把生产与市场相分离,把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分割,始终无法摆脱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低效益的局面.尤其 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业一般意义上的增产并不能使农民增收,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 段的一个突出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重点抓住农 业结构调整这一关键性问题.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不是此消彼长的平面调整,也不是填平补 齐式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以提高农村经济整体产出功能为目的的战略性调整.这就意味着,搞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必须跳出农业生产的小圈子,运用系统的、开放式的发展思路,把农业产加销各环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 虑,整体运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打破封闭的小农业格局,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大市场流通,增加农业 的附加值,显著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利益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 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还可以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优化农产 品品种、品质和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因为,耕地的主人——农民清楚地认识到了过去 [收稿日期]2002—04—17 [作者简介]徐衍灵(1960一),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新华区委党校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8・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o2年 的农业结构是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农民具有求新求变的积极性,急切需要调整农业结构.传统的农业结构的不合理 表现为:一是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当前,农产品市 场的品种、品质、上市时间等日趋优化.而从河南农业供给结构看,农产品中大路货、老品种、品质较差的产品多,科技 含量较高的名优新特产品相对较少.以小麦为例,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使全省小麦大量积存,但与此同时,科技含量相 对较高的专用小麦却不能满足本省需要.二是种植业、畜牧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规模小,结构层次低,效益差. 在种植业内部,一方面蔬菜、花卉等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另一方面,收益较低的传统粮食作物比重 仍然偏大,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格局远未形成.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加工转化水平低.目前,农产品的相对 过剩是建立在我们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基础上的.“卖难”的症结在于,许多农产品目前还无法建立深加工体系,或深 加工产品的市场尚未形成,即使形成市场。也还存在需求变化等方面的问题.比如西瓜,目前除了鲜售,既不可制饮料, 又不能做罐头,保鲜技术有限,因此,出路很窄.未来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不仅是生产领域的竞争,而且是加工技术领域 的竞争.目前,虽然农村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较慢,影响了农副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影响了农业的增值、增效,影响了农民的劳动收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所以,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 业化经营的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也必将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只有有效地推进农业产 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巩固农业产业经营成果,才能从根本上使农业结构升级换代.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正是通过实践,人们才逐步认 识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局部探索走向 全面实施,由农民的创造性实践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导向,正深刻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产 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 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农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出路在于城市化,现代农业的出路在于绿 色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把这“三化”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体,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 产业化经营,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但 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还不高,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发展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具体 问题,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分析和把握农业产业经营的本质和规律,用于指导实践. 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大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用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来推进农业产 业化经营.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把千家万户与大市场,把生产、加工、销售联合起来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机制. 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营性特点,决定了要遵循价值规律,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 业化经营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与市场经济有天然的联系,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我们只 能遵循而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否则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业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发端的经营活动,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在国民经济 中,农业是基础产业,这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 利的地位.而且,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面对加入世贸组织 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因此,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 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体系,是加强和保护农业和农民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途径、多方式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具体经营形式,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完善和发展.二者都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引导和组织农民走向富裕,决不能为了搞农业产业化经营否定农村 的基本经营制度,也不能借口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不容许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