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探析

来源:星星旅游
水能经济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探析

曹成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2013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皖政〔2013〕66号),提出在全省实施“5588”行动计划,即:用5年的时间,采取5项改革措施,改造提升“8小水利工程”,到2017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截至目前,已经实施三年有余,根据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统计及调查摸底,笔者对我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问题;对策

小型水利工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1、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基本情况

重要支撑。2013年7月~8月份,安徽省出现了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最大受旱面积1700多万亩。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抗旱,依托小型水利设施,采取蓄、引、提、调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农作物用水需求,减轻了灾害损失。

近年来,在2011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指引下,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积累问题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远未得到全面解决。对此,省领导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政策,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为此,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皖政〔2013〕6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在全省实施“5588”行动计划,即:用5年的时间,采取5项改革措施,改造提升“8小水利工程”,到2017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

根据《指导意见》,为加快推进全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特编制《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规划(2013-2017年)》(以下简称《规划》)。五年规划任务为:全省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000座、更新改造单站装机300千瓦以下小型泵站51.33万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闸4457座、改造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中小灌区380处611万亩、清淤扩挖塘坝46.55万口、清淤整治农村河沟3.7万条、修复和新建机电井12.18万眼、改造灌区末级渠系2300万亩,建立和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新机制。规划总投资428.18亿元。

据调查统计,三年来,全省累计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任务为: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198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35万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闸3440座,改造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中小灌区256个,扩挖塘坝25.7万口,整治农村河沟2.2万条,修复新建机井11.1万眼,改造灌区末级渠系1054万亩。全省实现新增蓄水能力约9亿m3,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294万亩,改善除涝面积约1440万亩。三年完成投资280.2亿元,完成《规划》总投资的65.4%。其中中央资金48.1亿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136.4亿元,群众及社会资金95.7亿元。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6500万亩以上,占耕地面积约73%;节水灌溉面积1300万亩以上,占有效灌溉面积约20%;排涝达标面积约3480万亩,占易涝面积约95%。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实施效益显著。

一是强化动员部署。安徽省政府将这项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2、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主要做法与经验

革的重要内容,高位推动,持续推进。省政府66号文件出台后,省政府及时召开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2013、2014年秋冬,连续两年召开全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现场会,持续将这项改革向纵深推进。201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列为全省民生工程,统一推进实施。2015年4月至5月,省政府分别在广德县、阜南县召开皖南片区、皖北和江淮片区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作座谈会,总结改革经验,分析研判形势,进一步部署改革任务。各市、县(区)高度重视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分别召开工作推进会,谋划、部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作,各县区成立了相应的实施机构,明确了责任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二是制定配套措施。省政府66号文件出台后,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改革实施办法》,围绕创新投资、建设、管护机制,在整合项目、财政补助、自主建设、管

58护运行等方面,对具体操作措施和程序作出规定。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制定《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围绕确定工程权属、明确管护主体、创新管理模式、落实管护经费等内容,制定改革步骤,并试行“两证一书”制度(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加快推进管理机制改革。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制定《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奖补办法》,明确奖补原则、奖补标准、资金管理等具体办法。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扶贫办、省水利厅等部门分别印发各自支农涉水项目支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实施办法。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修订《安徽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竞赛办法》,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列为评比的重要内容,促进各地争先进位,狠抓政策落实。

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发掘和提炼改革中各地涌现出的好做法,以基层创造的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不断将全省改革向纵深推进。近几年,省水利厅分别在定远、怀远、望江、广德、阜南县等地召开了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现场会、座谈会,通过实地观摩和学习交流,有效发挥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四是开展宣传培训。层层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培训,省级培训到县,县级培训到乡镇、村组,重点从政策把握和具体操作层面对参训人员开展培训。2013年底,省级举办两期贯彻66号文件专题培训班,对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水利、国土、农发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政策解读培训,随后又对市、县水利(水务)局分管局长、农水科长进行培训;省财政厅在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也专门对市、县财政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培训。

五是部门协同发力。省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心协力,以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为统领,共同推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改革和改造提升行动。省水利厅制定《规划》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各市县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全面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和建管机制改革;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省国土厅、省农发局、省扶贫办、江淮分水岭办公室等部门和单位按照省农建指挥部的统筹协调,每年年初就明确各支农涉水项目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的任务和投资;省农委、省扶贫办、省农发局等部门也在支持自主建设、加大水利投入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建议

3、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是投资构成与规划有差距。按照《规划》,“八小水利工程”投资年均约80亿元。其中专项资金承担总投资1/2,其余1/2由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等支农涉水项目资金承担。三年来,实际完成投资280.2亿元,其中整合项目资金投入105.5亿元,占总投资约1/3,与规划设计占比1/2有一定差距。分析原因可能是一些地方支农涉水项目资金有限,或部分县区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起到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作用。建议下一步实施时,多方面进行资金筹措,并适当降低项目资金比例,增加专项资金比例。

二是部分小型工程投资标准偏低。据统计,河沟完成投资比例超过100%,而工程任务完成比例约为60%,主要原因为:《规划》中河沟投资估算仅考虑土方工程,未考虑桥涵闸配套建筑物,且单价平均取值偏低所致;末级渠系改造投资完成比例(86%)远高于完成面积比例(46%),分析主要原因为《规划》中末级渠系改造投资估算标准过低(300元/亩),(下转第61页)

水能经济

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应对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水生态环境被污染等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和安排,除了要建立完整、科学的水利规划体系外,还需要尽快建立水利投资体系,从而使水利工程可以按照计划有效的进行实施。

3.5 部门间互相合作、依法进治水,促使我国水资源的水质得到切实改善。要改善我国水资源被污染的现状,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对水资源开源地开展切实有效的保护工作,对水资源保护区做好规划,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以及处罚条例,另一方面还要杜绝在水资源的保护区域内建设有污染的企业、做好污水排出口与垃圾处理场地规划,以确保水资源不受污染。通过上述系列举措,确保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利科技与经济,2011,(07).

[2]刘平.试论加强水利水资源的管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07).

[3]李祥东.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J].科技信息,2007,(05).

[4]白明华.跨国水资源的国际合作法律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王资峰.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

[6]赵宝峰.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彭坤.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水资源利用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段青维.户县秦岭北麓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水

(上接第58页)

对已实施的末级渠系改造面积进行投资核算,得出投资标准为566元/亩。因此,在下一步实施时,应增加河沟和末级渠系改造投资补助标准或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完成规划任务。

三是建设范围函待调整完善。据调查,多数地区反应河沟清淤由于没有考虑桥涵配套专项资金,而其他涉水项目仅是对自己项目区进行桥涵配套,群众配套又难以到位,因此,仅靠县级财政补助完成这些工程难度较大。此外,部分地区反应泵站仅考虑300kw以下,300~1000kw的小型泵站未列入,而这类小型泵站多地处沿江圩区、沿淮洼地或江淮分水岭地区及山丘区,经多年运行机泵设备已接近或超过使用年限,由于投入不足,老化失修严重,高、低压电气设备保护失灵,严重影响泵站的安全运行和区域灌排效益的发挥。建议下一步实施时,对建设范围进行适当调整,给予政策支持及资金补助。

四是水毁问题加大改造任务。由于极端洪涝灾害影响,小型水利工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原先完好的工程部分又会成为病险工程,需要再次修复改造。以今年的洪涝灾害为例,6月18日以来的强降雨,已造成长江流域合肥、安庆、宣城、黄山、芜湖、池州、铜陵、

马鞍山、滁州、六安、淮南市11市73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河道堤防累计出现险情1801处,溃破千亩以上圩口128个、淹没耕地47.3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圩口12个,38座小型水库出险。据统计,小型水利水毁工程需维修经费约为33.8亿元。下一步实施时,建议进一步加大投入,并优先考虑实施小型水利水毁修复工程。

五是改革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全省大部分地区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但也有少数地方推进改革的主动性不够,工作稍显滞后;近年来投入不断加大,但与群众期望和水利现代化的需求,依然显得杯水车薪,资金不足;改革中的亮点不少,但面上进展不平衡,“盆景”还没有变成“风景”;改革处于探索阶段,受益主体认识不到位,受益主体筹集管护资金难度大等。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体制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以政策为引领,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建管机制,全面推进全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作者简介:曹成(1984.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相关工作。

(上接第59页)

表1 各典型年不同设计频率洪水调洪演算成果

碾盘山杜家台东荆河

洪水总

站洪峰分洪最最大分

量(亿

流量大流量洪流量

m3)3

(m/s)(m3/s)(m3/s)259001254400430023100114360043002230090337043001870082316042302580012132804300230001103280430024100121330043002030011433004300

杜家台

民垸分

分洪量

洪量(亿

(亿

m3)3

m)13.919.5611.484.527.1145.5208.309.346.874.236.996.306.441.32

从上表可以看出,丹江口水库加高后运用,碾盘山河段防洪控制允许

泄量为20000-21000m3/s。

碾盘山河段防洪控制允许泄量为20000-21000m3/s,坝址河段最大允许泄量为30000m3/s,若按水位平现状堤防顶部高程的河道最大泄量为32000m3/s;若按水位平加固后的中直堤顶部高程的河道最大泄量为33263m3/s。

由以上分析和计算可知,1000年一遇洪水52500m3/s根本无法真正在坝址处形成,除了河道允许的流量外,其余超过部分流量将从坝址上游中直堤及左坝头至左侧岗地间平原地带组成的行洪通道泄放至坝下游。超过32000m3/s和33263m3/s两种泄量是在假设水位平中直堤堤顶,且堤防仍是安全的前提下的最大泄量。

因此,从河道安全泄量来看,碾盘山坝址河道的安全泄量不宜超过30000m3/s。

年型频率0.5%1%0.5%1%0.5%1%0.5%1%

1935196419751983

通过上述典型年调算,河段的允许泄量见表2。表2 不同来水频率防洪控制河段允许泄量来水频率

控制河段>1935年碾-皇河段沙-新河段

部分敞泄18400-19400

设计频率

1935年(1%)20000-2100018400-19400

5%16000-1700018400-19400

10%11000-12000

20%11000-12000

三、投资初步分析

若考虑千年一遇洪水52500m3/s均通过坝址泄洪至下游,需设置42孔泄水闸,并将采取分期导流,工期也将大幅度增加,初步估算,枢纽工程投资将增加6亿元。

四、结论

根据碾盘山河道洪水的宣泄方式、河道允许最大安全泄量、河道极限最大泄量的比较,以及投资对比分析,碾盘山工程洪水标准按100年设计、校核洪水标准按500年设计(河道最大过流能力30000m3/s,与500年一遇洪水标准29800m3/s相当)是合适的、安全的。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