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企业名称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 跟踪督促整改 责任单位 市应急管理局 1.5#、6#油罐低低液位报警设定值低于浮顶落地高度。 1 2 2.单位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未请相关消防维保单位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3.泡沫灭火系统和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部分采用电动阀控制,消控室厦门分公司 内未标注各电动阀的位置。 市消防救援支4.可燃气体探测报警控制器部分无法自检,探测器未定期检测。 队 5.油库罐区内泡沫钩管及泡沫枪配备不足。 6.部分防火堤踏步净宽小于60cm。 7.应急预案未考虑最不利点储罐起火、爆炸的最不利情形。 1. 氮气排空管出口未高出地面4.5米。 2. 氮气储罐上安装的信号远传仪表其金属外壳未与罐体做电气连林德气体(厦门)有接。 市应急管理局 限公司 3. 装置紧急停车开关未安装在操作人员容易操作的位置。 4. 甲醇罐区等易燃易爆场所的灭火器巡查频率应改成为每半月一次。 5. 氢气拖车充装间、乙炔库可燃气体探头安装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6. 甲烷存放间未设置可燃气体探测仪。 7.消防设施维护不及时。罐区Ⅰ(5183)手动按钮故障,从2月份消防检测机构发现存在故障至4月检测未整改。 8.单位开展防火检查,记录不符合规定。一个月多次均记录于一张表内,检查出隐患无处理意见,如4月24日未获动火许可证,进行电焊和切割。9.应急预案:(P14) 响应机构和职责:仅描述Ⅲ级响应下,各成员职责分工,未针对Ⅰ、Ⅱ级响应进行细化。 10.每日防火巡查流于形式,多年无问题。缺少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1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未留有纸质档案,只有电子档。 12.特气充装车间有充装CO、H2易燃易爆气体,车间的电气线路未市消防救援支采用防爆电器。 队 13.消防泵与所有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均只有一路电源。 14.单位内的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未统一安装于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制氢车间等多处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中控室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未标注探测气体名称。 15.消防水泵房与氢气瓶库房防火间距不足。 16.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未定期检测。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无此项内容。 17.单位的甲类车间及库房均采用钢结构,钢结构的防火保护不详,耐火极限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18.消防水泵房柴油泵的排气管上未安装阻火器。 3 4 19.甲醇装卸点未配置灭火器及沙土,甲醇贮罐区排水泵老化。 20.办公楼气体灭火系统控制器未设置于自动状态。 21.氢气装卸点,装卸氢气时无人值守,装卸完氢气槽车未及时离开。 22.制氢车间外围存放大量氢气瓶,车间被当作临时周转仓库。 23.液氧罐周围杂草未及时清除。 24.消防设施管理体系混乱,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由两个部门分别管理。 1. 氧气、氮气及槽车残余气体排空管出口未高出地面4.5米。 2. 储罐上安装的信号远传仪表其金属外壳未进行同电位连接。 3. 制氢站仪表电缆线套管破损,导线裸露。 4. 氢气连续测试仪排空管应向外排放管。 5. 氢气瓶组未安装气体探测器。 林德气体(厦门)有6. 制氢站甲醇气体探测器、液化石油气汇流排间可燃气体探测器安市应急管理局 限公司海沧分公司 装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7. 甲醇储罐未安装高液位联锁装置,现场没有液位报警器。 8. 甲醇槽车卸车时,槽车车钥匙上交传达室,存在安全隐患。 9. 甲醇罐区等易燃易爆炸场所的灭火器巡查频率改每月一次为半月一次。 1. 三乙胺储罐室内放空管(停用)未采用堵头(盲板)封堵。 厦门金达2. A栋厂房夹层操作平台未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威维生素新阳厂 3. A栋厂房未安装二氯甲烷气体检测器。 市应急管理局 有限公司 4. A栋厂房乙醚等回收气体管线连接处未采用金属导线跨接。 5. 氨回收冷凝器上方应加装氨气探测器。 5 6. 乙炔汇流排间管道穿墙处未封堵。 7. 液氨罐应加装低液位和高高液位报警器。 8. 液氨罐喷淋系统应加大喷淋量。 9. 氨气检测浓度偏高,应调整至150ppm。 10.二甲苯储罐氮气接管未安装止回阀,未采取安全泄压措施。 11. B车间储罐液位计未标识高低液位。 1. 库房排水管与室外污水收集池相通,未设置水封或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 应确认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输入模块是否为防爆型,否则应移出防爆区。 东孚仓3. 未设置二氯甲烷有毒气体探测器。 市应急管理局 库 4. 部分库房铁门未进行静电跨接。 5. 金属锂为遇湿易于燃烧爆炸物质,储存在现有的危化品仓库内,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应严格控制储存量,有条件时应储存到合格仓库里。 6. 金属锂库房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1. 甲类4G等库房存在禁忌物混存,垛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2. 储存的化学品MSDS有缺失。 厦门环信达化工有限3. 生产车间多台研磨机等设备静电接地线脱落,接线柜盖板螺丝缺市应急管理局 公司 失,未达到防爆要求。 4. 大部分可燃气体探测器外壳未接地。 5. 车间不锈钢溶剂中间罐呼吸管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6 7 6. 库房排水管与室外污水收集池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7. 消控室未设置报警系统不间断电源。 8.普通仓库消防水压不足。 9.危化装卸平台没有严格落实进出人员防静电操作要求。 1. 汽油罐低低液位报警值设置低于浮顶落地高度。 2. 应确认储罐上的仪表及控制系统的配线电缆镀锌钢管保护管两端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与罐体电气连接是否良好,否则应整改。 司仓储管理中心东孚3.应急预案内人员职责要对应响应等级进行区分。 油库 4.消防演练时应加强工艺处置队人员对消防防护服穿着的适应性训练。 5.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设置比较高,未定期检测。 1. 氮气排空管出口未高出地面4.5米。 2. 中控室未设置氨气浓度报警仪,未设置氧气浓度声光报警器。 3. 变配电室内设置氧气浓度在线分析仪,未采取相应有效的安全措施。 爱沃特气体(厦门)4. 氧气缓冲罐安全阀排空管出口朝向作业平台,应结合安全阀送检或停车检修时进行调整。 有限公司 5. 制氧车间东侧设置临时办公室,占用消防车道,且与制氧车间的防火间距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6. 氨气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与控制设备联为一体,是否取得消防认证不详。 市消防救援支队 市应急管理局 市消防救援支队 市应急管理局 市消防救援支队 8 7. 氨气、氧气可燃(助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均只有一路消防电源。 8. 氨气、氧气可燃(助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均未定期检测,氧气气体报警控制器上无法显示具体报警位置。 9. 氨气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不正确,未安装在被保护空间的顶部。 10.制氧车间设置于密闭空间内,未设置事故通风系统,且宜与氧气报警系统联动启动。 11.氨气站、制氧车间均设置感烟探测器、室内消火栓、火灾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这些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与电气硝子公司职责不清。 12.单位氨气处置预案未考虑氨气瓶角阀泄漏,氨气瓶无法关闭的最不利情形。 13.应急处置预案内容较为笼统,基本内容多借用电气硝子公司预案内容,照搬照抄痕迹较重,未形成自身体系。 14.自身未建立微型消防站,依托电气硝子公司微型站力量和装备,存在微型站人员对爱沃特公司工艺流程、存储物质、场地设施不熟悉情况,影响初起火灾处置能力。 15.据园区内微型站负责人员介绍,从未对微型站进行拉动,初起火灾处置水平存疑,微型站人员对相关火情灾情处置程序了解不全面。 1. 生产现场发现4个安全泄放阀未经有资质部门定期检定,排空管联氨精密气体(厦门)出口未高出地面4.5米; 企业应给予确认是否属于强制检定的安全市应急管理局 有限公司 附件,否则应整改。 2. 控制室未设置氨气、氧气浓度声光报警器。 9 3. 氨气吸收槽未标示液位控制范围,液位计针型阀无防泄漏措施。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器安装位置不适合,无人值守。 5.氨气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未独立设置,与控制设备联为一体,是否取得消防认证不详,是否有二路消防电源不详。 6.氨气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未定期检测。 7.氨气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不正确,未安装在被保护空间的顶部。 8.加热车间内设置氢气瓶,但车间电气线路未采用防爆型,且未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 9.氨气成品罐设置防火围堤,但雨水排水阀未处于关闭状态。 10.应急处置预案内容较为笼统,报警程序错误,未考虑储罐阀门损坏无法关闭最不利情形。 1.储罐区1的1#、3#、5#、7#储罐分别储存二甲苯、环己酮、120#溶剂油和乙醇,存在水溶性与非水溶性物质同一隔堤混存问题。 2.应在卸车作业人员便于觉察的地方设置储罐高液位声光报警器。 3.易燃液体灌装间存放较多已灌装好的物品,未及时运。 厦门夏商物产有限公4.灌装进料管未能伸至桶底部。 司(新圩综合仓库) 5.10#库应增加二氯甲烷等有毒气体探测器。 6.个别可燃气体检测器外壳未接地。 7.消控室增加易燃液体、有毒气体报警灯。 8.10#库等预留的检测器接线采用套管等措施。 9. 消防设施维护不及时。维保记录只有4月份,且4月份报告里有市消防救援支队 市应急管理局 市消防救援支多处故障,是否已整改不详。 队 10.单位防火检查记录不符合规定要求。只记录检查出隐患,未有整改意见清单,及整改完毕清单,检查隐患是否已整改不详。 11.每日防火巡查流于形式,长期无问题。消防安全培训存档一些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培训。 12.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只有去年11月,今年尚未形成,去年11月报告有多处不符合要求。 13.消控室测试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双电源,切换过程,控制器无反应。消控室值班人员记录不齐全。 14.二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均只有一路电源,且一台备用电源故障,一台备用电源被拆除。 15.消防水泵房泡沫罐上未安装铭牌,铭牌上应标明泡沫种类、型号、出厂与灌装日期及储存量,且无备用量。 16.储罐区溶于水的易燃液体与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布置于同一防火堤内。 17.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未定期检测。消防设施维保报告无此项内容。 18.在一个氧化剂仓库内发现易燃液体,在另一个氧化剂仓库内发现部分弱氧化剂与强氧化剂混存于同一仓库,存在混存隐患。 19.部分易燃液体仓库内溶于水的与不溶于水的未分库储存。 20.部分甲类仓库内探头预留的线路处置不规范。 21.应急预案内人员职责要对应响应等级进行区分,应急演练灾情假设较为单一,影响多种情况应急处置能力,只有灭火救援预案,疏散堵漏处置方面培训较少。 22.微型消防站人员设置不明确,部分人员不了解自己是否是微型站人员。 23.微型站战斗服摆放较为杂乱,东区站器材分开摆放,距离较远。 24.无应急演练计划,无微型站训练计划,无微型站拉动计划。 25.配置的泡沫液不是抗溶性泡沫,而储罐有贮存丙酮、乙醇等水溶性液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