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试 题)
一、单选题(1-7题是单选题,每小题3分;8-15是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5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C.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2.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3.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ab,cd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cd,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 ) A.ab接PQ、cd接MN,Iab<Icd B.ab接PQ、cd接MN,Iab>Icd C.ab接MN、cd接PQ,Iab>Icd D.ab接MN、cd接PQ,Iab<Icd
4.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等于r1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B.当r等于r2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C.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当r由r2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5.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 kV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假设甲、乙两地原来用500kV的超高压输电,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 kV特高压输电,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 ) A.送电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 B.输电线上降落的电压将变为原来的2倍
1
C.输电线上降落的电压将变为原来的 21
D.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原来的
2
1
6.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过ac过程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b和T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 )
A.Tb>Tc,Qab>Qac B.Tb>Tc,Qab<Qac C.Tb=Tc,Qab>Qac D.Tb=Tc,Qab<Qac
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 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 U2和I1分别约为 ( )
A.380V和5.3A B.380V和9.1A C.240V和5.3A D.240V和9.1A
8.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一定相等
B.不同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等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某种固体物理性质各向异性,则它一定是单晶体 D.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D.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导致的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C.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12.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
2
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t=0.005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B.t=0.01 s时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线圈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50 Hz
D.线圈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 V
13.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阻R=22 Ω,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副线圈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入电压的频率为100 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 C.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D.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22 W
14.如图所示,单匝闭合金属线框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设穿过线框的最大磁通量为Φm,线框中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从线框平面与磁场平行时刻开始计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中的电流强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B.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Φm
Em
C.当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m的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m
22ΦmEm
D.当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的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22
15.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5 B.电压表的读数为22V
C.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减小
D.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则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04J
二、实验题(共10分)
16.(10分)(1)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正确操作的是______
A.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B.先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再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amL的纯油酸配制成bmL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n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 cm,则:
①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______;②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_____ mL;③一滴油酸
3
2
酒精溶液含纯油酸_____ mL;④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________cm。 三、计算题(要求有重要的演算步骤和必要文字说明。共47分)
17.(16分)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为50cm
5
2
厚度为1cm。气缸全长为21cm,气缸质量为20kg,大气压强为1×10Pa,当温度为2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m/s,求: (1)气柱的长度;
(2)当温度为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 (3) 当温度为多高时,气缸对平台刚好没有压力?
18.(16分)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1)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无水银溢出),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大; (2)若保持玻璃管开口向下直立,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时,管内 水银开始溢出;
(3)若保持玻璃管开口向上直立做自由落体运动,设下落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且下落 过程中水银柱与玻璃管达到相对静止。则此时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大? 19.(15分)如图所示,边长为0.2m的正方形共50匝线圈,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T,当线圈以ω=5(rad/s)的角速度速匀速旋转。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r=1.0 Ω,外接的电阻为R=9.0 Ω。求:
(1)电源电动势最大值和从图所示位置开始计时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2)电压表的示数;
(3)从图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2
4
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多选题,全选对给4分,选不全给2分。共5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C B C C B BD AC ACD AC AC BD BC 二、实验题(共10分) 16.(10分) (1)A
(2)① a1aab ② nmL ③ bnmL ④ bSncm
三、计算题(共47分)
17.(16分)
解:(1)设气缸倒置前后被封闭气体压强分别为p1和p2,气柱长度分别为L1和L2.
p1=p0+mgS=1.2×105Pa ———(2分)
p2=p0-mgS=0.8×105Pa ———(2分)
倒置过程为等温变化 p1L1S=p2L2S———(1分) 所以L2=p1pL1=15cm. ———(2分)
2(2)设倒置后升温前后封闭气柱温度分别为T2和T3,升温后气柱长度为L3 则T2=T1=(273+7)K=300 K L2=15cm,
L3=20cm ———(1分)
升温过程为等压变化,L2SL3ST(或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可)———(2分) 2T3所以T3=L3LT2=400K ———(2分)
2(3)当气缸对平台刚好没有压力 p1.4×105
4=p0+Mg=Pa———(2分)
S等容变化 P3TP4(或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可)———(1分)
3T4得T4=700K ———(1分)
15 BD 5
18.(16分) 解:(1)P1=P0+h=100cmHg ————2分 V1= l1S P2=P0-h=50cmHg ————2分 V2= l2S 根据等温变化P1V1 =P2V2 ————2分
得l2=60cm ————1分
(2)V3= l3S l3= l-h=75cm ————1分 根据等压变化
V2V3 (或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可)————2分 T2T3得T3=375K ————2分
(3)自由落体时完全失重 P4=P0=75cmHg ————2分 V4= l4S P1V1 =P2V4 ————1分
l4=40cm ————1分 19.(15分) 解:(1)Em=NBSω=20V ————2分
e=Emsin ωt=20sin 5t(V) ————2分 (2)E=
Em =1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V —————2分 2ER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 —————2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U=I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V —————2分 (3) q=It —————1分 ENφ —————1分 t_Iq=N
ERrφRr —————1分
NBSRr0.4C —————2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