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余”的主要用法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余”的主要用法余
例1: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解析:“余”指多余的、剩余的
句译:(这样)做了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学习学问了。 例2:余至阴司,亦其属曹。(《阎罗》)解析:“余”指我,第一人称代词
句译:我到了阴司,也是他属下办事的人员。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阎罗》
《阎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莱芜秀才李中之,性直谅不阿。每数日,辄死去,僵然如尸,三四日始醒。或问所见,则隐秘不泄。时邑有张生者,亦数日一死,语人曰:“李中之,阎罗也。余至阴司,亦其属曹。”其门殿对联,俱能述之。或问:“李昨赴阴司何事?”张曰:“不能具述。惟提勘曹操,笞二十。”
练习:莱芜秀才李中之,性直谅( )不阿( )。每数日,辄( )死去,僵然如尸,三四日始醒。或问所见,则隐秘不泄。时邑( )有张生者,亦数日一死,语人曰:“李中之,阎罗也。余( )至阴司,亦其属曹。”其门殿对联,俱能述之。或( )问:“李昨赴阴司何事?”张曰:“不能具( )述。惟提勘( )曹操,笞( )二十。”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参考答案】
练习1:诚实。偏袒、迎合。就。
县、同县或同乡。我。有的人。详细地。提审、审问。鞭笞、鞭打。练习2:
山东莱芜有个叫李中之的秀才,性情正直诚信,刚直不阿。每(隔)几天,(李中之)就会死去,(身体)像尸体一样僵硬,过了三四天才醒来。有的人询问(他)所见到的事情,(他)却保密不泄露。当时同乡有个叫张生的人,也(隔)几天死一次,(张生)对别人说:“李中之是阎罗王。我到了阴司,也是他属下办事
的人员。”阎罗王府的大门和正殿的对联,(张生)全都能够复述出来。有的人问:“李中之昨天去阴司办什么事?”张生说:“不能详细叙述。只(能够告诉你,他)提审了曹操,打了(曹操)二十鞭。”【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 秀才、谅等)
《阎罗》本段“莱芜秀才李中之,性直谅不阿”,这里的“秀才”在明清时期指参加院试以后被录取的人,也可称作“生员”;此外,“秀才”也可泛指读书人。科举制度相关内容的简表
院试
参加者考中者第一名
童生秀才/生员案首
乡试秀才举人解元
会试举人贡生会元
殿试贡生进士状元
补充:殿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性直谅不阿”的“谅”指诚实,如《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