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复习提纲
填空题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中将防火门按耐火性能分类分为甲级防火门(1.2)h、乙级防火门(0.9)h和丙级防火门(0.6)h。
2、GB 12955—2008《防火门》。在这个标准中对防火门按照耐火性能分类方法较以前有所更改,把由原来按甲级防火门、乙级防火门和丙级防火门分类方式改为按“隔热防火门(A 类)”、“部分隔热防火门(B类)”和“非隔热防火门(C类)”进行分类。
3、目前我们消防实际工作中按照GB 12955—2008《防火门》中的分类方式,只有隔热防火门(A类)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甲、乙、丙级防火门可以对照使用,即GB 12955—2008《防火门》中的A1.5(甲)对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建筑防火类规范中的甲级防火门;A1.0(乙)对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建筑防火类规范中的乙级防火门;A0.5(丙)对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建筑防火类规范中的丙级防火门。
4、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双扇和多扇防火门,还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5、设在变形缝处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6、在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所称的“当防火卷帘达到包括背火面升温在内的各项判定条件的要求,耐火极限≥3.00小时”的防火卷帘即是特级防火卷帘。
7、防火卷帘导轨常用钢号为A3、A3F、B2、08F冷扎带钢和普通碳素结构刚的异型钢。掩埋型导轨厚度≥1.5mm,外露型导轨为≥3.0mm。
8、按照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当相关联的感烟探测器报警后,卷帘下降至距地(楼)面1.8m完成第一步降功能,当相关联的感温探测器报警后,卷帘下降到底,完成全闭的二步降功能。
9、防烟分区的划分原则是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一般不超过(500)m²,并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10、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11、排烟口的尺寸按照烟气通过有效截面速度不小于(10)m/s进行计算,最小不宜小于(0.04)m²;
12、常闭排烟口、送风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设在便于操作的
位置,设计无要求时,手动控制装置距离地面高度宜为(1.5)m。手动控制装置钢丝绳管应预埋DN(20)的金属保护套管,套管不得有死弯及瘪陷,弯曲数量一般不多于(3)处,弯曲半径应大于(250)mm,缆绳长度一般不大于(6)m。设施安装完毕后,手动驱动装置操作应灵活。
13、排烟阀(口)安装通常为吊顶上安装、墙上、竖井和排烟风管上安装。排烟风(口)与管道安装必须配以δ=(2.0)mm的排烟短管。
14、送风口、排烟口应可靠地固定在设计位置上,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
15、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 。
16、对于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等于630mm的防火阀或排烟防火阀,宜设独立支、吊架。 17、气体灭火系统一般有三种启动方式,即(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式应急)启动。
18、热气溶胶灭火系统装置的喷口前(1.0) m 内,装置的背面、侧面、顶部( 0.2) m内不应设置或存放设备、器具
等。
19、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
20、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0.12MPa。
21、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MPa。 22、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除面积小于(5)㎡的厕所、卫生间外,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3、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同时广播的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1.5)倍
24、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工业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远点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25、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6、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27、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8、宽度小于3m以内的走廊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
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29、房间被书架、隔断、设备 等分隔且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安装一只探测器;
30、探测器底座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3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32、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
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34、检查气体灭火控制器的延时功能,最大延时时间不应超过(30)s。
35、用减光率为(0.9)dB 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测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36、用减光率为(11.5)dB 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测器应发出故障信号或火灾报警信号。
37、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指发泡倍数小于(20)的泡沫灭火
系统
38、管线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应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或串接在消防水带上。并应靠近储罐或防护区,其吸液口与泡沫液储罐或泡沫液桶最低液面的高度不得大于(1.0)m。 39、距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的进气端小于或等于(0.3)m处不应有遮挡物。
40、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的发泡网前小于或等于(1.0)m处,不应有影响泡沫喷放的障碍物。
41、低、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选择最不利点的防护区或储罐,进行一次喷泡沫试验;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应以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喷射泡沫的时间不宜小于(1)min,实测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及泡沫混合液的发泡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2、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任选一个防护区,进行一次喷泡沫试验;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应以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喷射泡沫的时间不宜小于(30)s,泡沫最小供给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43、泡沫灭火系统的主要组件的涂色应符合以下要求:泡沫混合液管道、泡沫管道、泡沫液储罐、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器涂(红)色;泡沫消防泵、给水管道涂(绿)色; 44、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A)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B)min。
A、20 B、30 C、60 D、90
45、疏散指示标志灯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墙面上,且走道疏散标志灯间距不应大于(20)m。
46、当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当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和标示。
47、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48、消防电梯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 49、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井底设置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50、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B)s内供电。
A、20 B、30 C、45 D、60
51、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疏散走道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B)Lx。
A、0.25 ;B、0.5 ;C、0.75 ;D、1.0
选择题
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 B )。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
2、消防水泵房设置在首层时,其疏散门宜直通室外;设置在地下层或楼层上时,其疏散门应靠近安全出口。消防水泵房的门应采用(A )。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
门 D、普通门
3、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 )
A、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B、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C、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D、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4、防火门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检查主要下面(A C D )项目 A消防验证条码; B 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产品型式认可证书;D强制检验检验报告 5、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A)防火门。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
门 D、普通门
5、建筑中的(A B C D)的门不应设置卷帘门。
A、封闭楼梯间 B、防烟楼梯间 C、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时,防火墙上疏散用 D、消防电梯合用前室 6、人民防空工程中,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A 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C rn。
A10 B15 C20 D30
7、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区分隔。当采用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低于 D h;当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D h。
A0.60 B0.90 C1.20 D3.00
8、特级防火卷帘防火卷帘装配的温控释放装置,当释放装置的感温元件周围温度达到C ℃±0.5℃时,释放装置动作,卷帘应依靠自重下降关闭。 A68 B70 C73 D280
9、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 D )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设计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A、12 B、24 C、36 D、72
10、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集流管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B)MPa。
A、2.5 B、12 (P241) C、15 D、20
11、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应进行(C)次切换试验,每次试验均应正常。
A、1 B、2 C、3 D、4
12、报警区域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
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发生区域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D)m。
A、10 B、20 C、25 D、30
13、在民用建筑里,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B)W。
A、1 B、3 C、5 D、15
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当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C)Ω;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B)Ω。
A、0.5 B、1 C、4 D、20
15、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各避难层每隔( B )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 A、15m B、20m C、25m D、30m
16、在宽度小于(B)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A、2.5m B、3m C、3.5 m D、4 m
17、穿管敷设绝缘导线的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为(A)。 A、1.0 mm2 B、0.75 mm2 C、0.50 mm2 D、0.25 mm2
18、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的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为(B)。
A、1.0 mm2 B、0.75 mm2 C、0.50 mm2 D、
0.25 mm2
19、多芯电缆的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为(C)。
A、1.0 mm2 B、0.75 mm2 C、0.50 mm2 D、0.25 mm2
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 50V以下供电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 (C) 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A、 200V B、220V C、250V D、380V 21、采用交流 220/380V 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D)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A、 200V B、220V C、380V D、500V 22、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B)。
A、 25mm B、30mm C、35mm D、40mm 23、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A)。
A、6mm B、7mm C、8mm D、9mm
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 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B)。
A、0.5MΏ B、20MΏ C、25MΏ D、30MΏ 2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C)
处。
A、0.5m B、1m C、1.5m D、2m 26、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B),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 0.5m。
A、1m B、2m C、3m D、4m
27、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C)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能自动转换。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连续运行(C)无故障后,按本规范附录一填写调试报告。
A、80h B、100 h C、120h D、140h 29、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应进行 (C)切换试验,每次试验均应正常。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0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D)mm。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
A、2.5 B、4 C、6 D、25
31、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体,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B)mm;
A、2.5 B、4 C、6 D、25
2
2
32、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位置应根据探测气体密度确定。若探测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探测器应位于可能出现泄露点的(A);
A、上方 B、下方 C、平行位置 D、任何位置 33、大型商场中央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穿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均应按规定设置( A )。
A、防火阀 B、排烟防火阀 C、防回流措施 D、防火隔板
34、商场的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时,应保证其余压值为( B )Pa。
A、20—25 B、25—30 C、30—35 D、40—50
35、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B )mm 的距离。
A、180 B、150 C、120 D、100 36、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B )m。
A、20.0 B、30.0 C、40.0 D、50.0 37、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B )m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A、450 B、500 C、550 D、600
38、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当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时,其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B )。
A、40 B、50 C、60 D、65
39、当排烟风机及系统中设置有软接头时,该软接头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A )min。
A、30 B、40 C、50 D、60
40、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C m/s。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B m/s。
A、5 B、7 C、10 D、12
41、对于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等于A mm的防火阀或排烟防火阀,宜设独立支、吊架。
A、630 B、800 C、1000 D、1200 42、7、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A、可燃材料 B、不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易燃材料
43、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宜与排烟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层面,如必须设在同一层面时,上下设置时,进风口应在排烟机出风口的下方,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A)m;水平设置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C)m。
A、3 B、5 C、10 D、15
44、扑救水溶性可燃液体火灾,必须选用( D )。
A、蛋白泡沫液 B、氟蛋白泡沫液 C、水成膜泡沫液 D、抗溶性泡沫液
45、保护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泡沫喷射系统,当采用非吸气型水喷头时,应选用( C )。
A、蛋白泡沫液 B、氟蛋白泡沫液 C、水成膜泡沫液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D、抗漂性泡沫液 46、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自接到火灾信号至开始喷放泡沫的延时不宜超过 ( B )。
A、30S B、1min C、3min D、5min 1、从用途而言,不能用于直接灭火的喷头有(C)
A、开式洒水喷头 B、水平边墙式喷头 C、水幕喷头 D、水雾喷头
2、从用途而言,不直接参与灭火的喷头有(B)
A、水雾喷头 B、传动管上的喷头 C、直立型玻璃球喷头 D、吊顶型喷头
3、从用途而言,直接参与灭火的闭式喷头有(D) A、水雾喷头 B、水幕喷头 C、传动管网上的闭式喷头 D、吊顶型隐蔽喷头
4、从功能而言,没有感温功能的喷头是(A)
A、水雾喷头 B、吊顶型喷头 C、水平边墙型喷头
D、易熔合金喷头
5、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的等于(D) A、保护区域的保护面积与设计喷水强度的乘积 B、设计流量与安全系数的乘积
C、所有喷头在其实际工作压力下的流量之和 D、是最不利点作用面积内的喷头流量之和
6、室内净空高度超过(C)m的工业厂房内,在其吊顶或楼板下,设置的标准闭式喷头已不能在早期火灾时及时开放。 A、12 B、10 C、8 D、6
7、室内净空高度超过(A)径时,应保证大小头(A)
A、上边平齐 B、下边平齐 C、中心线水平 D、大头管径是小头的2倍
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压给水装置的最小工作压力是指(D)
A、最不利点喷头处的工作压力m的非仓库类高大净空场所,在其吊顶或楼板下,设置的标准闭式喷头已不能在早期火灾时及时开放。
A、12 B、10 C、8 D、6
8、需要安装延迟器的自动喷水喷水灭火系统有(A) A、湿式系统 B、预作用系统 C、雨淋系统 D、水幕系统
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闭式喷头一般安装在(C)的部位
A、热辐射越强 B、离火源最近的上方 C、早期火灾热烟对流的顶板或吊顶下 D、尽量靠近顶板或吊顶的下方 10、消防水泵吸水管上安装变
B、从气压罐计算至最不利点处的静压力 C、从气压罐计算至最不利点处的动压力
D、从气压给水装置计算至最不利点喷头处,保证该喷头所需最小工作压力时的总压力
12、室外低压消火栓给水系统上的消火栓是供(B)使用的 A、消防队员直接灭火 B、消防车取水 C、消防车向系统送水 D、连接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系统送水 13、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用水量应根据(C)确定 A、同时动用的水枪数量 B、同时满足两股充实水柱长度的用水量 C、建筑性质、类别、高度、体积等参数因素 D、设计人员通过水力计算得出的数据
14、高层建筑内设有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泡沫系统、水幕系统、水幕系统,其室内消防用水量应按(B)的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
A、所有 B、需要同时动用 C、消火栓与喷淋系统 D、按用水量最大的系统 15、室内消火栓的充实长度由(C)确定
A、建筑性质、类别、高度、体积等因素 B、建筑类
别 C、水力计算确定,且不小于规定值 D、试验消火栓的水枪出口
16、在检测水枪充实水柱长度时,除水枪满足充实水柱长度外,在高层建筑内的消火栓还必须满足(A)的要求
A、水枪流量不小于5L/s B、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C、水枪流量不小于2.5L/s D、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小于0.07MPa
17、有一高层工业建筑,已知层高为8m,在不考虑水枪流量时,最终确定的充实水柱长度为(A)m,水枪与地面的夹角已45度计算
A、13 B、11.3 C、11 D、10
18、高度不超过100m的旅馆客房,其层高为3m,如水枪倾角为45度,不考虑水枪流量时的充实水柱长度应取(C)m
A、2.85 B、7 C、10 D、13
19、一幢高度为11m的高架库房,若水枪倾角为45度,应选用水枪充实水柱的长度为(B)m
A、13 ; B、14.14(11-1/0.707=14.14m);C、10; D、15.55 20、检测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充实水柱长度时,检测点应选在供水区域的()处的消火栓
A、系统中部,水压适中 B、最不利点 C、压力最大点 D、最不利点和压力最大点
21、消防卷盘的水枪应带有开关阀门,而且开与关的转换应
(D)
A、灵活快捷 B、快速完成 C、缓慢均匀 D、由一个动作完成
22、高层民用建筑内高位水箱的消防储水量,是按(A)确定的
A、建筑类别 B、室内消防用水量的大小 C、火灾时室内同时开启的消防系统的用水总量 D、十分钟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计算
23、为保证弹簧管压力表能够准确、持久、正常的工作,在检测末端试水装置上安装的弹簧管压力表时,除表的精度等级要符合要求之外,其压力表的示值要选择在量程的(A)范围内
A、1/3~2/3 B、1/2~1/3 C、0~1/2 D、1/2~1 24、消火栓箱内的直接启泵按钮的启泵反馈信号灯应在(D)时点亮
A、按钮按下 B、水泵动作 C、控制中心接受后自动回答 D、水泵启动并达到正常运转后
25、检测时,要查看喷头密封性能试验的施工内页资料。规定可以按比例对每批进行抽查来试验,所谓每批是指(D)的喷头
A、同规格、同型号、同一制造厂 B、同规格、同型号、同生产日期
C、同规格、同型号、同时到货、同生产日期
D、同规格、同型号、同一制造厂、同时到货
2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流指示器上游应设置(D)阀门
A、有明显启闭装置的 B、有可靠锁定装置的 C、明杆闸阀 D、信号
27、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规范要求设有DN65mm的放水阀门,设置它的主要目的是(B)
A、超压泄水 B、测量水泵的流量和压力 C、系统排污 D、检修时泄水
2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主排水阀设在(A)处
A、报警阀 B、水泵组出口 C、系统底部 D、末端试水装置
2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应设置在(D)
A、系统末端 B、配水管末端 C、配水支管末端 D、系统管网最不利处(每个湿式报警阀组的最不利点) 30、检测时,可以先目测一下布置在梁两侧的闭式洒水喷头,目的是判断其布水效果是否受到影响。一般规律是:喷头溅水盘与其下方的梁的底面的垂直距离越大,则喷头与梁侧面的水平距离应(A)
A、越远 B、越近 C、成反比 D、不一定 31、检测时首先应检查相关的设计、施工、设备等的资料和合格证明文件,对“标准喷头”的理解应是()
A、K=80 B、K=115 C、只能应用在轻、中危险级建筑内是喷头 D、满足作用面积内喷水强度要求的喷头
32、闭式喷头与端墙的最大间距不能大于规定最大间距的(C)
A、1/4 B、1/3 C、1/2 D、2/3 33、检测时要对消防水泵的设计参数、合格证明文件标注参数、水泵铭牌标注参数的一致性进行复核,该参数表示的是(B)的性能数据
A、综合平均效率时 B、效率最高时 C、流量最大时 D、扬程最高时
34、环境温度高于70℃或低于4℃的建筑物内当不允许有水渍损失的要求时,应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类型是(D) A、闭式系统 B、开式系统 C、湿式系统 D、预作用系统
35、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应开放一只喷头时就会使报警阀自动启动的系统类型有()
A、预作用系统 B、干式系统 C、雨淋系统 D、水幕系统
36、一家商场在设计图纸审核合格后,又进行了符合防火要求的格栅式吊顶装修,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规范规定值或原设计值的(C)倍重新选泵
A、1.1 B、1.2 C、1.3 D、1.4 37、一家商场在设计图纸审核合格后,又进行了符合防火要求的格栅式吊顶装修,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A)应按规范规定值或原设计值的1.3倍重新选泵
A、喷水强度 B、作用面积 C、水泵原设计流量 D、水泵原设计压力
38、规范规定,直立式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也不应大于150mm,这主要是对()闭式喷头而言的
A、快速响应早期抑制 B、标准 C、边墙式 D、在商场中通道上方安装的喷头
39、集热挡水板是一种既能局部集中热量又能挡水的喷头配套设施,它可以设置在(C),如有孔洞、缝隙的部位 A、高大空间处 B、屋架面板下喷头的上方 C、货架内喷头上方(别地方不允许使用) D、超过8m的工业厂房中的成排布置的管道下方
4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以检验系统联动功能可靠性为主要目的的试验装置是(C)
A、水泵试验放水阀 B、系统主排水装置 C、末端试水装置 D、报警阀组
4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以检验系统供水管路是否正常位主要目的的试验装置是(B)
A、水泵试验放水阀 B、系统主排水装置 C、末端试水装置 D、报警阀组
4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以检验水泵机组能否正常运行,并用以测定水泵流量和压力的试验装置(A)
A、水泵试验放水阀 B、系统主排水装置 C、末端试水装置 D、报警阀组
43、报警阀组的安装应符合的要求时(C)
A、阀两侧与墙是距离不应小于0.7m B、阀两侧与墙是距离不应小于1.0m
C、阀正面与墙的距离距离不应小于1.2m D、阀正面与墙的距离距离不应小于1.5m
44、关于水力警铃的安装检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05PMa B、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直径应为20mm
C、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直径应为25mm D、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的总长度不宜大于20m
45、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D)说法是不正确的
A、湿式系统的喷头动作后,应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自动启动供水泵
B、高位水箱的出水管,除应设止回阀外,还应与报警阀入口前的管道连接
C、系统如需设置减压孔板,则用设在直径不小于50mm
的水平管段上
D、末端试水装置的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应等同于同一楼层内最大流量系数的喷头(K=80 标准喷头的流量) 46、对室外消火栓系统的理解,(C)不正确
A、可通过它为消防车加水 B、它可以直接参与灭火 C、它的管网管径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80mm D、低压室外消火栓系统的压力不应低于0.1MPa 4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测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时,其有效高度是水池溢流管与水泵吸水管之间的高程差
B、《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范畴内的建筑物,其高位水箱设在建筑的最高处即可
C、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高位水箱的储水量不应小于18m3 D、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消火栓系统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
48、对消防高位水箱进行检测时,下列(D)属于不合格项 A、进水管的管口与水箱溢流管口之间的距离为130mm B、水箱设有人孔,水箱顶板与上方建筑本体板底的距离为0.8m
C、检查设计文件时,发现设计对消火栓系统的出水管径没有标注,而施工单位采用的是DN125mm的焊接钢管
D、水箱的泄水(排污)管从水箱的底部引出,并高于水箱底面100mm
49、在对建筑消火栓系统检测前,施工单位对增压稳压罐进行了如下的介绍,你初步判断以下(A)项可能不符合要求 A、稳压罐的最低工作压力为0.07MPa(消火栓应为0.15MPa,喷淋系统应为0.07MPa) B、稳压泵启泵压力为0.33MPa C、稳压泵停泵压力为0.38\\MPa
D、稳压泵控制箱的双电源切换时间在2s以内 50、对消防水泵进行检测时,以下(D)为不合格项 A、水泵吸水管路上安装的真空压力表的精度为1.5级 B、泵组设置了定时低频自动巡检装置,周期设定为每8天1次,每次运转3min
C、水泵出水管上设有DN65mm的试水阀
D、水泵进、出水管管路的管径均大于水泵的进出口口径,且使用了相同的变径
多选题
1、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应设在(AE)。
A、顶棚上;B、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C、安全出口处 ;D、走道转角处 ;E、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2、防火阀与排烟防火阀相同之处在于(ABC)。
A、能在一定时间内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的要求;B、
能起到阻火隔烟的作用;C、组成、形状和工作原理相似;D、安装在相同系统的管道上;E、动作温度相同 3、下列(ABCDE)等地方应设置防火阀
A、通风空调系统风管穿越楼板处;B、通风空调系统风管穿越防火墙处;C、送回风总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D、建筑中每层水平送,回风管道与垂直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E、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处的两侧 4、防烟分区在建筑内部采用(BCD)等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 A、吊顶 ; B、高度超过500mm梁 ; C、挡烟垂壁 ;D、防火卷帘
5、排烟风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
A、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其排烟量应考虑10%~20%的漏风量;B、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的轴流风机;C、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D、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6、消防控制室设计应符合(ABCD)等规定。
A、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明显的标志;B、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C、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
路及管路穿过;D、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E、应设气体灭火系统 7、线型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ABCD)要求:
A、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B、在大空间场所安装时,光束轴线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C、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路距离不宜超过100m;D、相邻两组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8、当采用吸气型泡沫喷头时,应选用(ABCD);当采用非吸气型泡沫喷头时,必须选用(C)。
A、蛋白泡沫;B、氟蛋白泡沫液;C、水成膜泡沫;D、抗溶性泡沫液;
9、下列房间及设备的用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ABCD)
A、消防控制室 B、消防水泵房 C、防烟与排烟风机
房的消防用电设备 D、消防电梯
10、高层民用建筑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 (ABDE)等要求。 A、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B、走道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C、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用难燃材料制作保扩罩; D、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 E、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
判断题
1、防火窗的耐火性能分类可分为隔热防火窗(A 类)、部分隔热防火窗(B类)和非隔热防火窗(C 类)
(错,防火窗没有B类)
2、活动式防火窗的窗扇自动关闭时间不应大于 C s。
A5 B30 C60 D90
简答题
防火卷帘功能检测
1、联动功能。
防火卷帘控制器接到第一次报警信号后,控制防火卷帘自动关闭至中位处停止,接到第二次报警信号后,继续关闭至全闭。防火卷中位停止和关闭后,消防控制室应反馈相关信号。
2、手动控制功能调试。
防火卷帘控制器应设有操作按钮或独立的按钮盒,并在其上或附近位置标注其使用功能(上升、下降、停止)。手动操纵操作按钮或按钮盒,可控制防火卷帘的电动启、闭和停止。
3、逃生性能。
当火灾发生时,若防火卷帘处在中位下,手动操作控制箱上任意一个按钮,防火卷帘应能自动开启至中位,延时5s~60s 后继续关闭至全闭。
4、手动操作功能。
卷门机手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使用手动操作装置操纵防火卷帘启、闭运行时,不得出现滑行撞击现象。
5、依靠防火卷帘自重恒速下降的功能。 启动防火卷帘自重下降的臂力不应大于70N。 6、故障报警功能调试。
防火卷帘控制器应设有电源相序保护装置,当电源缺相或相序有误时,防火卷帘控制器应发出故障报警信号,保护卷帘不发生反转。当防火卷帘控制器与火灾探测器组之间的连接线断线或发生故障时,防火卷帘控制器亦应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一)、系统功能验收时,进行模拟启动试验方法
答:1、按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总数(不足 5 个按 5 个计)的20%检查。
2、模拟启动试验方法
(1)手动模拟启动试验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按下手动启动按钮,观察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响应,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
人工使压力信号反馈装置动作,观察相关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
(2)自动模拟启动试验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将灭火控制器的启动输出端与灭火系统相应防护区驱
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应与阀门的动作机构脱离。也可以用一个启动电压、电流与驱动装置的启动电压、电流相同的负载代替。
人工模拟火警使防护区内任意1个火灾探测器动作,观察单一火警信号输出后,相关报警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警铃、蜂鸣器发出报警声等)。
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内另一个火灾探测器动作,观察复合火警信号输出后,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响应,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
3、模拟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符,响应时间满足要求; (2)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3)联动设备动作正确; (4)驱动装置动作可靠。
(二)、系统功能验收时,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答:1、组合分配系统应不少于 1 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柜式气体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等预制灭火系统应各取 1套。
2、模拟喷气试验的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IG54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及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采用其充装的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试验采用的储
存容器数应为选定试验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设计用量所需容器总数的5% ,且不得少于1个。
(2)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试验应选定输送管道最长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进行,喷放量应不小于设计用量的10% 。
(3)卤代烷灭火系统模拟喷气试验不应采用卤代烷灭火剂,宜采用氮气,也可采用压缩空气。氮气或压缩空气储存容器与被试验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用的灭火剂储存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应相同,连接与控制方式应一致,氮气或压缩空气的充装压力按设计要求执行。氮气或压缩空气储存容器数不应少于灭火剂储存容器数的20% ,且不得少于1 个。
(4)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启动方式。 3、模拟喷气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符,响应时间满足要求。 (2)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3)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
(4)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后,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应工作正常。
(5)储存容器间内的设备和对应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
(6)试验气体能喷入被试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上,且
应能从每个喷嘴喷出。
实践题
1、检测某工程安装的防火卷帘,该防火卷帘型号为TFJ(W)-300300-TF3- CZ-S-240。现场测量数据如下:防火卷帘洞口尺寸为2.5米×2.4米,双帘面间距为220mm。请你仅仅通过这个几个数据判定该防火卷帘是否合格,并说出判定依据。
答:不合格,防火卷帘送检样品帘面间距为240mm,实际安装的防火卷帘帘面间距为220mm,与送检样品不符,并且间距小于样品,使其隔热性能被减少。故而判定实际安装的防火卷帘与送检合格的防火卷帘不一致。
2、下图是某工程中一樘被检测的防火门,安装在防火墙上,经核实其施工内业档案中的国检报告有效,报告中送检产品型号为MFM-1221-d6B1.00-2。下图中给出现场实际安装的该钢质防火门的几个部位的详细照片,请你根据图片能够显示的内容,通过观察判断出该防火门有哪些不合格的项目。
答:1、MFM-1221-d6B1.00-2为木质防火门,其洞口宽度为1 200 mm,洞口高度为2 100 mm,门扇无玻璃、门框单槽口、无亮窗、无下框门扇逆时针方向关闭,其耐火完整性的时间不小于1.00 h、耐火隔热性的时间不小于 0.50 h 的双扇防火门。实际安装的从照片看是钢质防火门,并且有亮窗。
2、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该是甲级防火门,从给出的型号看,该门是半隔热(B 类)防火门,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防火门亮窗应为防火玻璃,现在被钢板代替,不符合产品要求。
4、双扇防火门有顺序器,该防火门没有。 5、该防火门缺少一个闭门器。
6、防火门被增加除自身配置的防火锁以外的锁具。 7、门扇和门框内未设置防火密封件。
8、防火门明显部位未设置产品标志和粘贴消防验证条码。
3、某建筑地下室排烟系统检测,该系统管道安装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测数据为,排烟管道安装如下图所示,钢板排烟管道上的板式排烟口(800mm×630mm)如下照片所示。检测已经确定管道支吊架的材质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该系统进行风量检测,测量采用五点信封法测量风速后取平均值作为该风口的风速,用以计算该排烟口风量。
请你感觉上述说明,指出该排烟系统安装存在哪些不合格项目。
吊架楼板风管1000×630防火阀70℃
答:1、防火阀应为排烟防火阀,280℃
2、防火阀尺寸为1000×630,按照长边尺寸大于等于630mm的防火阀或排烟防火阀,宜设独立支、吊架要求,该工程防火阀未设置独立支吊架。
3、板式排烟口直接安装在风道内,未配以δ=2.0mm的排烟短管,减少了风道的有效截面积。
4、小截面风口(风口面积小于0.3m2)可采用五点信
封法,该板式排烟口面积为0.5 m2应采用小矩形法测量。 4、某工程气体灭火系统,为组合分配系统,共分为A、B两个防护区。检测时状态如下图所示。请你指出该系统管道连接中的错误项。
压力开关选择阀选择阀喷头安全阀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喷头容器阀1#单向阀2#单向阀电磁阀二氧化碳灭火剂储瓶启动钢瓶答:1、启动管路连接选择阀错误,应先接入选择阀,然后从选择阀中引出至相应的容器阀。 2、1#单向阀方向错误。
5、某高层宾馆进行检测,检测抽样为地下1层。该层共有3个防火分区,检测只在图示的一个防火分区内进行,该防火分区设置3个防烟分区,三个防烟分区共用一个排烟系统。
每个防烟分区内设置一个排烟口。如下图所示。
排烟机房防烟分区探测器防火卷帘探测器排烟风管防烟分区探测器防火卷帘探测器防火卷帘手报防烟分区
检测数据和判定结论如下:主机处在联动状态(自动)。 检测试验顺序如下:
1、 对3#探测器模拟火灾烟雾加烟,15分钟后报警,报警后1#、2#、3#防火卷帘下降距离地面1.5m,1#、2#和3#防烟分区排烟口打开,排烟风机启动。
2、 系统复位后,对2#探测器模拟火灾烟雾加烟,报警后1#、2#、3#防火卷帘下降距离地面1.5m, 2#防烟分区排烟口打开,排烟风机启动。
3、 系统复位后,对1#手报按下,报警后1#、2#、3#防火卷帘不动作, 3#防烟分区排烟口打开,排烟风机启动。
4、 系统复位后,对3#防烟分区排烟口手动打开,1#、2#防烟分区排烟口自动打开,排烟风机未启动。1#、2#、3#防火卷帘不动作。
5、任何一个探测器和手报动作,地下1层非消防电源均被切断,相应的事故照明灯自动点亮。
检测判定结论如下:
1、3#探测器加烟后时间过长,判定3#探测器不合格,防火卷帘下降地面1.5m,不符合规范1.8m要求,判定防火卷帘中停限位高度不合格。
2、2#探测器报警,1#、3#防烟分区排烟口未动作,判定2#探测器联动关系编制错误。
请你通过上述图文提供的内容,判定该检测中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正确结论。
答:1#探测器报警时间过长判定不合格是错误判定 探测器与排烟系统联动关系判定错误 上述检测正确结论是:
1、防火卷帘联动关系正确,但中停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应在1.8m位置。
2、探测器报警只能联动开启探测器所在的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不能将防火分区内全部防烟分区启动,该系统联动关系错误。 3、手动打开一个防烟分区内排烟口,其他防烟分区不应动作,排烟风机则应自动启动。现场联动关系错误。 4、手动报警按钮不属于哪个特定的防烟分区,所以手报不能联动排烟系统,但手报应联动防火卷帘,现场手报联动关系错误。 5、地下一层有多个防火分区,切断非消防电源范围过大,只能切断探测器和手报所在防火分区的非消防电源。 6、某油罐检测时发现,该用户擅自更改设计,并已经投入使用。罐内储存乙醇。采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液为蛋白泡沫,并配备BC干粉灭火器若干具。
请你仅从技术层面,按照图示和说明所反映出的内容。指出该系统有哪些错误项?
答:1、不能使用蛋白泡沫,应选择抗溶行泡沫。
2、蛋白泡沫不能和普通干粉联用。
3、金属波纹管应安装在靠近储罐,以克服火灾高温时,引起的管道变形。
4、水平管道和罐体上的垂直管道连接处,应采用三通方式连接,并在三通设置盲板清污口。
5、管道穿越防火堤,应可靠防火封堵或从防火堤上部绕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