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1.第五单元选文体裁多样,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本单元的文章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作者对寄寓了情感、志趣的“景”或“物”进行描摹,因此阅读这类文章要先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体验“景”“物”,然后学习怎样形象描摹“景”“物”,最后运用类比联想传情达意。 2.作为本单元两篇状物散文的第二篇,本文篇幅较长,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相比于《紫藤萝瀑布》精妙的景物描写,本文的教学更侧重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联想的能力,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常见事物来表达哲理感受的。 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对“托物言志”类文章接触较少,以前曾学过的多数是《白杨礼赞》一类比较直白的作品,因此要学生学会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去理解这类文章,需要搭好脚手架,帮助学生领会,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常见事物来表达哲理感受的。 2.本班学生基础较好,能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因此课堂容量应适当加深,注重课堂生成,再加以引导点拨。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 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体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3. 归纳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1
教学难点:体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问:同学们最爱的卡1.联系实际导入 通人物是什么?为什么呢? 2.导入托物言志类文章特点。 2.温故知新 1.复习《紫藤萝瀑布》主旨分析过程。 1.复习《紫藤萝瀑布》1.复习“托物言分析过程。 志”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1.说出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并回答理由。 1.联系学生实际,导入“托物言志”类文章。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2.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2.归纳方法。 1.强调自学要求,布置自学任务。 2.巡视学生,给予适当指导点拨。 1.组织学生讨论并巡3.自学,梳理文章内容 1.阅读课文,归纳小桃1.培养思考、树的成长经历及作者批注的阅读习惯。 对小桃树的情感,写在2.训练归纳整理学案上。 1.与组员讨论自学内容。 的能力。 1.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4.小组讨视。 论并分享 2.学生分享时及时板书及点评。 2.上台分享小组结论。 2.训练演讲能力。 1.培养思考、批注的阅读习惯。 2.训练归纳整理的能力。 3.培养类比联想的能力。 1.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5.自学,探究文章主旨 1.强调自学要求,布置自学任务。 2.巡视学生,给予适当指导点拨。 1.找出文中的“我”的成长经历,对照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思考,作者从小桃树身上明白了什么道理。 1.组织学生讨论并巡6.小组讨视。 论并分享 2.学生分享时及时板书及点评。 1.与组员讨论自学内容。 2.上台分享小组结论。 2.训练演讲能力。 2
7.小结提1.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升 8.布置作业 1.思考本课的学习方1.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学习方法,并点拨提升。 法并加以归纳。 1.完成本课《学评》 2.拓展阅读《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 1.记录作业并按时完成上交。 板书设计 我的经历 生在山里 我对小桃树 的情感 种在角落,破土而出,长得委屈 执着,期待 大家笑话它没出息,不再理会 小桃树成长经历 城里求学,自知渺小,学二尺来高,样子猥琐 自豪,期待 习奋斗,渴望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幼稚天真,读不懂人世的长到院墙高,被猪拱折,大家嫌忘却,懊丧对不起 大书,脾性坏,心境老 它,奶奶护着浇水 回家为奶奶奔丧 第一次开花,骨朵不繁,雨中花惋惜,怜悯,忧伤 瓣零落, 安慰,感激 俯下身去又挣扎起来,顶端 保留着欲绽的花苞 教学反思 1. 文章很长,要注意把控时间。 2. 把大的任务拆分出来,让学生有的放矢。 3. 留时间归纳学习方法。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