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年
很久以前,有个怪兽叫“年”,住在山上。每到隆冬季节,食物短缺,“年”就要到山下来吃人。有一次,“年”在村口看到一个牧童在放鞭炮,它很害怕,转身就逃。在逃走的路上,它又看到村民的门口挂着一件飘动的红色衣裳,“年”更加害怕了,只好躲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但是,从门缝里漏出的蜡烛光又刺得它头昏眼花。终于,“年”跑回山中不回来了!人们发现原来“年”有三怕:声响、红色和火光。从此以后,每到“年”要出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色的春联,还点起火。因为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作“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1.百姓把哪一天叫作过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查日历,今年何时过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下面的春联。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元宵节的夜晚,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啊!免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口”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按要求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 (1)表示人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表示灯亮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表示长龙动作灵活的词语是:___________。 (4)表示长龙片闪烁耀眼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花灯很多,文中介绍了____灯、____灯和____灯,写得最具体的是___灯,它是什么样的呢?请用“一”画出相关句子。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听说佛(fó)教有正月十五日僧(sēnɡ)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民间群众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在汉文帝时,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祭(jì)祀(sì)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热闹非凡,非常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qiāo)、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 )就有。赏灯的习俗始于( )。 (2)( )的元宵节的活动只有一天;( )的是三天;( )的是五天;( )的是十天。最热闹的是( )。到( )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活动。
2.元宵赏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请在原文画上横线。
3.“精巧、多彩的灯”一句让你想到了哪些形状哪些颜色的灯?请你至少写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美味不断 刘绍棠
①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②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火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
③一转眼,腊月初八到了,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够,不愿放下筷子。
④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心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原文有删改) 1.看图连一连。
花生
烙饼
腊八粥
糖葫芦
2.文章第②③④三段分别写了什么?连一连。 第②段 熬腊八粥,吃腊八粥 第③段 过了腊八,年味儿更浓 第④段 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填序号) ( ) a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写起。 b地点顺序,从家里写起。
4.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美味是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2.略 3.略
二、1.三 2.、、,,。! 3.人流如潮 灯火通明 上下翻飞 金光闪闪 4.兔子 鸽子 龙 龙
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三、1.西汉 东汉 汉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明代 清代 2.明帝听说佛(fó)教有正月十五日僧(sēnɡ)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民间群众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3.有葫芦样的、有八角的、有红色的、有桔黄色的等。 4.我还知道元宵节有吃汤圆、猜灯谜的习俗。
四、
1.
2.
3.a
4.水饺,因为既热乎又美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