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各学科阶段教育目标
小班数学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教幼儿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以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引导幼儿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95以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教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帮助幼儿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划进行活动;启发幼儿大声地回答问题,鼓励幼儿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培养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小班语言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一、谈话活动
1.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2.喜欢与同伴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3.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5.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二、讲述活动
1.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器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容。 2.理解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 3.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
4.能正确地说出讲述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 5.能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
.
.
三、听说游戏
1.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胆地说话。
2.发准某些难发的音,初步掌握方位词及人称代词,学习正确运用动词。 3.在游戏中尝试按照规则运用简单句说话。
4.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听懂并理解较简单的语言游戏规则。
四、早期阅读活动
1.喜欢看书,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单页单幅儿童图画书中的主要容。
2.能用口头语言将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容说出来,开始感受语言和其他符号的转换关系。
3.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的启发下认读最简单的文字。 4.在活动中以描画图形的方式练习基本笔划。 五、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1.喜欢欣赏文学作品,愿意参加文学活动,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 2.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知道童话故事、诗歌和散文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3.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容或画面情景,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4.在文学作品原有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一句诗歌、散文或续编故事结尾。
小班科学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并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
2.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个别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个别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
4.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学会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挑选出物体,归入一类;学会通过观察街道物体数量的差别(如许多花、一朵花、三只小蝌蚪等。)能以词汇或
.
.
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成人或同伴交流。
5.使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喜爱动、植物,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
小班音乐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1.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一句一句地歌唱,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容和情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并且喜欢为自己熟悉的,短小、工整、多重复的简单歌曲增偏新的歌词。
2.基本上能按照音乐的节奏做上肢或下肢的简单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学会一些简单的集体舞。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乐趣。
3.学会几种打击乐器的基本奏法,能伴随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有节奏地演奏,初步学会看着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4.能感受性质鲜明单纯、结构短小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容、情感,并能在感受过程中产生较积极的外部反应,初步了解进行曲、摇篮曲、舞曲和劳动音乐的特点。
小班社会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和学习,培养幼儿的能力。
3.引导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 4.教育幼儿爱长辈、爱老师,不提无理要求,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5.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的劳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使幼儿懂得要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6.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不把幼儿园的图书、玩具带回家。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1.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
.
.
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3.引导幼儿认识身体外部器官,知道其名称;培养幼儿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态度。
4.使幼儿了解过马路、坐自行车、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帮助幼儿了解饮食起居方面的安全常识,知道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让幼儿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5.教会幼儿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和跑。 6.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 7.走、跑交替100米左右。 8.能在指定围四散跑,追逐跑。 9.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 10.能步行一公里,连续跑约半分钟。 11.能较轻松地双脚交替跳着走。
12.能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 13.能从25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 14.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 15.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上、后方抛。
16.能在宽25厘米高(或斜高)20厘米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 17.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向前爬。
18.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绳子、皮筋、拱型门等)下钻来钻去。 19.能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或从网的一侧爬越至别一侧(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助)。 20.初步学会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动作。 21.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节拍做模仿操或徒手操。 22.会玩滑梯、攀登架、转椅、荡船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 23.会骑小三轮自行车,会推拉独轮小车。
24.会滚球、传球、接球和原地拍皮球,并利用球、绳、棒、圈等小型多样的体育器材进行体育活动。
.
.
25.初步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规则,团结合作,爱护公物。 26.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27.指导幼儿合作收拾某些小型体育器材。
小班美术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1.引导幼儿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握笔和作画姿态,引导幼儿认识以手臂和手腕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引导幼儿学习用点、线和简单形状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大概形象和明显特征;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橙、绿、紫、黑、棕等6~8种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并使他们会自由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2.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手工活动,使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材料和工具,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用胶水、浆糊等胶粘贴一些简单的点状材料和面状材料;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撕纸的方法和使用剪刀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用面状材料按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简单的物象;引导幼儿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初步学习用搓、团圆、压、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物象;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动作发展。
3.引导幼儿欣赏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生活物品和美术作品,培养幼儿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使幼儿愿意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并对美的物象有所反映;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欣赏的习惯。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了解对称美,初步培养幼儿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的容美,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
.
.
.
.
小班第二学期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 主题名称 总目标 1.参与春节的多种活动,感受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2.能够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并用各种方法表达过春节时的开心、热闹备 注 2.25~2.29 (第一周) 过大年 的情景。 3.会用词语表达有关新年的景象,讲简单的祝贺语,学做贺年卡。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1.通过家长问卷和幼儿谈话调查,让幼儿认识自己家人及自己与家人的关系。 见特色课程 3.1~3.21 (第二、三、四周) 我爱我家 2.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 3.知道爱家人并尊敬他们,学习关心爱护家人,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行为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1.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3.22~4.11 (第五、六、七周) 滚滚乐 2.引导幼儿寻找、发现各种滚的东西,在玩中建构汽车的知识。 3.在玩中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1.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 4.12~5.2 (第八、九、十周) 春天来了 2.让幼儿能初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 3.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
.
活动时间 5.3~5.16 (第十一、十二周) 主题名称 总目标 1.在自制风筝过程中体验风筝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2.在活动开展中,对风筝节有一个进一步的感知和认识。 3.体验在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1.使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发现身边万事的花花绿绿。 备 注 乘着东风放纸鸢 (风筝节) 见特色课程 5.17~6.6 (第十三、十四、十五周) 花花绿绿 2.感受“儿童节”的丰富,反映自己对色彩的认知情感,并促进自身多种能力的发展。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 6.7~6.13 (第十六周) 粽叶飘香 (端午节) 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1.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展幼儿的视、听、嗅、味、触摸等感知能力。 见特色课程 6.14~6.27 (第十七、十八周) 我有六个宝 2.在亲身活动中,让孩子们体会人人都有六个宝,六个宝贝都重要,从小会用六个宝,爱护六个宝,生活更精彩。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