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检测试卷
A.潮讯 萍藻 B.经历 景象 D.莱茵河 瘦削
六 年 级 语 文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C.断断续续 善哉
5.“藻”的意思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2分) A.植物
B.水
C.嘴巴
D.木头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号线考--第四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七、八单元)
- - -- - - -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 -- - - -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
- - - -- - - - --1.根据语境写词语。(6分)
- - - -- 名订máng gū niɑng( )对音乐执着的追求感动了贝多芬。他按姓--- --7. - - -起了qín jiàn( ),shùn jiān( ),音乐如同qīng
-- - - -- - - - -yōu( )的月光照进了她的心里,如同dàng yàng( )着碧
- - - -- - - -波的莱茵河从她的心里轻轻流过……这一美好的jīng lì( )她
-- - - -- 级---班-将终生难忘。
-- - -- - -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两个词语写一个句子。(4分)
-- - - -- - - -张( )李戴 囫囵吞( ) 波涛( )涌
- 装 -- - - -字正腔( ) 约定( )成 ( )经风霜
-- - - -- 校---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风怒号(háo)8.对下列戏曲术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入场券.(juàn) B.追悼.(diào) 泼剌.(cì) -------C.兄妹俩--.
(liǎng) 供.品(gòng) D.一匹.猹(pǐ) 驰骋.
(chěng)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9 / 10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值得) C.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拍手) D.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
(写字、画画) [易错]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小站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________。
(2)她________,顷刻写就一篇好文章。
(3)伯牙抚琴,高山流水,________,三月不知肉味。
(4)《草原》这篇散文行文自然顺畅,有如________。
A.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B.巧夺天工 余音绕梁 行云流水 妙笔生花
C.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余音绕梁 行云流水
D.巧夺天工 行云流水 余音绕梁 妙笔生花
( )。(2分) A.行当(角色的分工)
B.唱白脸(戏曲中画白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
C.亮相(戏曲中的表演动作)
D.跑龙套(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
9.下列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所宝以∕百数 B.处士∕笑而然∕之 C.此画斗∕牛也
D.一日∕曝书画
10.书法史上人们用“颜筋”形容( )的书法特点。(2分)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1.下列名句与“知音”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B.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C.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2.[易错]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鲁迅对阿累说:“我那本书是送给你的。” A.鲁迅对阿累说:“他那本书是送给阿累的。” B.鲁迅对阿累说,他那本书是送给阿累的。 C.鲁迅对阿累说,他那本书是送给你的。 D.鲁迅对阿累说,我那本书是送给你的。 13.下列课文是以事件为题的一项是( )。(2分) A.《狼牙山五壮士》 B.《伯牙鼓琴》 C.《灯光》
D.《青山不老》
14.[疑难]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A.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深入了解闰土的生活之后的感受。
B.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向往。
C.这句话说明作者和朋友生活空间有限,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孤
陋寡闻。
D.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院子的高墙的反感,因为院子的高墙挡住了
作者的视线。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6分)
(一)(16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小学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下表是这所小学的一份“课外阅读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 70分钟 50分钟 30分钟 经典读物在课外阅读中所占比例 20.1% 30.7% 60.5% 做读书笔记 22.4% 38.6% 63.5% 15.世界读书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学读书活动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下列哪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该小学四年级同学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 )(2分) A.极少
B.一小部分
C.一半
D.大部分
17.从表格第二、第三行提供的信息,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写两条即
可)(3分)
9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六年级同学课外阅读中,经典读物占60.5%,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关于课外阅读,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大家分享?请写出两条。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藤野先生(节选)(20分)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
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
9 / 10
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20.一位先生认为“我”住在原先那家客店不相宜,原因是( )。
(2分)
A.原先那家客店蚊子多。 B.原先那家客店包办囚人的饭食。 C.原先那家客店没有供暖设备,很冷。 D.“我”是位阔少,住原先那家客店与身份不符。 21.藤野先生作自我介绍时,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原因是
( )。(2分)
A.他们觉得藤野先生的长相滑稽。 B.他们觉得藤野先生的打扮很另类。 C.他们觉得藤野先生说话的声音古怪。
9 / 10
D.他们想起了藤野先生乘火车因衣着随便,被管车疑心为扒手的事。 2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句中“这样”指的是( )。(2分) A.藤野先生让“我”抄他的讲义。 B.“我”把抄的讲义送给藤野先生看。 C.“我”抄的讲义藤野先生看两三天还我。 D.“我”抄的讲义藤野先生批改得很认真。
23.读画线这段话,联系上下文,你觉得哪个词语概括藤野先生的特点
合适?( )(2分)
A.吹毛求疵 B.小题大做 C.治学严谨 D.固执己见 24.选文写了关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疑难]读了选文,藤野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6.生活、学习中,总有我们忘不了的人和事。在你的记忆里,谁让你
忘不了?请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你为什么忘不了他(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第四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七、八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盲姑娘 琴键 瞬间 清幽 荡漾 经历 2.冠 枣 汹 圆 俗 饱
示例:老渔夫驾着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出没,他那饱经风霜③藤野先生修正“我”画错的解剖图,并告诫“我”要照实物画。 25.示例:①藤野先生不讲究穿戴,用心研究学问。
②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 ③藤野先生治学严谨,严格要求学生。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的脸上显出刚毅和无所畏惧的神情。 3.D 4.A 5.A 6.D 7.C 8.B 9.D 10.C 11.D
12.B
13.B 14.D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5.4月23日 “好读书,读好书” 16.B
17.示例:①该小学中,四至六年级的同学随着年级的升高,用在课
外阅读上的时间逐渐减少。
②该小学中,四至六年级的同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品味不断提高。
18.示例:老师的正确引导。
19.示例:①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内容。
②阅读作品的“前言”“后记”有助于对作品的主要内容、线索等的把握。
(二)20.B 21.D 22.D
23.C
24.①藤野先生衣着随便,被误以为是扒手。
②藤野先生帮“我”添改讲义。
9 / 10
26.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